给数据存储用户提个醒 - 欢乐英雄 - 李力林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02 次) 时间:2001-11-02 16:07:30 来源:李力林 (鬼子) 原创-IT

数据存储业内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个老板为解决业务数据存储买了几台磁带机,每天由专人负责往磁带机上转移数据,需要调用数据时再从磁带机上人工转出。这个听起来有点像笑话的故事却让人有点笑不出来:面对今时今日数据的爆炸性增长,用户迫切需要加深对数据存储的认识,以便结合自身需要选择适合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看清自身需求
不同行业、不同业务数据规模的用户虽然对数据存储的需求特点各不相同,总体说来也不外乎缘于业务的增长、对大量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以及数据安全三个方面。
用户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首先缘于业务数据量的增长。目前全球数据量正以4—6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在国内,伴随着IT技术的普及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存储需求的发展速度接近30%,高于IT业的平均发展速度。
其次,一系列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如ERP、CRM、SCR等的实施使用户产生了强烈的数据整合的需求。这些先进的管理系统无一例外地要求对用户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深度统计分析,并相应发展起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新技术,加大了对数据存储的需求。
此外,从近来的NIMDA病毒泛滥、美国世贸中心事件中不难看到,企业对业务数据的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数据备份及容灾技术也是数据存储增长不可小视的组成部分。
只有在选择数据解决方案之前,看清自身存储需求增长的原由,分清对存储系统数据集中、数据交换、数据迁移、数据安全性等各方面性能的侧重,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真正符合自身业务需求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量体裁衣选择方案
当今数据存储主流技术无外乎存储区域网SAN和网络附属存储NAS两种体系结构。
SAN以数据为核心,可高速连接任意磁盘阵列、磁带等存储设备和相关服务器。采用光纤接口和光纤通道协议,使SAN具有高达200MBPS的带宽。SAN的高性能、高可维护性以及可扩展性,无疑是行业用户和大企业的首选。
就广大中小企业而言,SAN的存储性能固然完美,其高昂的成本却叫人望而兴叹。其关键组成中,以一台五个口的光纤交换机为例,目前价格约30——40万,一块光卡1万元左右。
相比较之下,NAS是物美价廉的选择。
NAS系统采用一个面向用户设计的、专门用于数据存储的简化操作系统,内置了与网络连接所需的协议,使整个系统的管理和设置较为简单。NAS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连接,无需服务器直接上网。由于免去光纤接入部分的成本,NAS系统的价格完全能够为广大中小企业所接受,其可靠性、可用性也足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
近年来,数据存储厂商在SAN、NAS基础上也不断开发出一些新的应用技术,如iSCSI技术、SoIP技术等,丰富了数据存储技术的多样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iSCSI是基于IP协议的技术标准,实现了SCSI和TCP/IP协议的连接,可以在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路由选择。iSCSI只需要不多的投资,就可以使以局域网为网络环境的用户,方便、快捷的对信息和数据进行交互式传输和管理。iSCSI使NAS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IP存储(SoIP)技术包含SAN间存储隧道和本地IP存储两大方向。存储隧道技术可以在异地SAN架构之间实现互联,从而实现远程数据备份,主要用于第三方城市的容灾解决方案。本地IP存储在SAN结构中以IP协议替代光纤通道协议,构建新型的IP-SAN,大大减少了光纤接入成本,还可有效利用原有的SCSI设备。
长远而言,融合SAN和NAS以降低存储成本是大方向,Compaq近日就推出一款融合SAN和NAS的解决方案。此外,厂商还推出一系列价格低廉、具备专项存储功能的解决方案,如邮件备份解决方案,满足中小企业用户的特定需求。未来中小企业无疑将拥有宽广的选择余地。
加强规划 循序渐进
转变认识 存储为先
由于国内数据存储市场刚刚全面启动,很多国内用户对数据存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的选择上仍存在盲目性,而实施时机也相对滞后,造成系统的低效率和资源浪费。
国内用户大部分是随着业务数据的自然增长或新增业务要求存储扩容时才被动考虑扩容。数据存储长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受到用户重视的往往是ERP、CRM等综合管理系统或者具体的业务功能实现。
随着业务数据的迅猛增长,数据存储在整个IT硬件开支中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目前国内用户数据存储设备开支占硬件开支的50%。换言之,数据存储已经占据IT系统的“半壁江山”,对整个IT系统能否高效、安全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再把数据存储放在最后考虑的从属地位,从计划管理角度看显然是不科学的做法。
事实上,在欧美很多企业的IT采购计划当中,是优先考虑数据存储的规模和设备选择,而后才确定具体的应用系统配置和软件选择的,与国内企业先上应用系统、再根据应用系统需要规划数据存储的做法刚好相反。

究其原因,国外企业的IT应用相对比较成熟,对综合管理系统及具体的业务功能系统有完备的统一规划,能够预先合理计划总体存储规模,统一安排。而国内企业则是因应市场竞争不断添加新的应用功能,并且往往要等到企业资金充裕、能够顾及IT建设时才会分期分批投入,缺乏长远的统一规划所至。
国内用户目前普遍存在数据分布零散、难于共享、不便管理等弊端。随着数据存储技术的成熟和存储成本的不断下降,建议国内用户转变认识,把数据存储放到IT系统建设的主导地位上来,改善数据存储跟着应用系统建设转的被动局面。

及早起步 循序渐进
相当一部分国内用户虽然开始意识到数据存储的重要,但限于资金实力的限制,加之没有充分意识到全面规划数据存储的迫切性,仍然对全面实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持观望态度。
对行业用户和大企业而言,现有业务数据规模已经相当庞大。中国加入世贸后,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借助IT技术导入先进的管理系统如ERP、CRM、SCR等,是保持高效运作和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相应地,对现有业务数据集中管理,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监控企业运行、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已经是形势所迫。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中小企业未来的市场竞争利器。中小企业必须跟上信息化步伐,才能保证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数据存储对中小企业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对国内用户来说,对现有数据集中管理应是规划管理数据存储的最佳切入点。行业用户和大企业可以采取SAN架构,虽然投资较大,但可以快速整合业务,使投资早日得到回报。中小企业可以先采用NAS架构做较小投资,为现有数据做备份,一方面保证不会因数据受损、丢失造成业务上的损害,同时为未来业务数据增长预留存储空间。当所有业务数据全部转移到NAS系统后,可以顺利过渡到全面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借助“外脑” 统一规划
传统企业对管理咨询非常倚重。今天,传统企业在“e化”进程中更离不开专业的IT咨询。随着IT技术的发展,IT咨询业也快速成长起来。2000年全球IT咨询业营业额达到190亿美元。
在国内,一些跨国咨询机构如麦肯锡、普华永道等带来了国外的先进IT咨询经验,IBM、HP等大的IT厂商也挟技术优势和多年业内经验试水IT咨询,而本土厂商和咨询机构如神州数码、汉普等自然不肯坐视“肥水外流”。
很多国内用户在IT建设上仍然带有早期行业用户“打补丁”的痕迹,缺乏统一的规划,随意性、盲目性较大。很多行业用户今天已经尝到在数据存储中分散建设的苦头,银行业高举起“大集中”的大旗,电信也于近期开始数据整合,足为信息化建设中后来者之戒。
由于企业自身IT技术、管理人员配置的局限性,借助IT咨询业的“外脑”,统一对数据存储规划布局,避免重蹈行业用户“重复建设”、“分散建设”的苦头,应该是一条捷径。
(已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