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封面:坏账魔术2 - 新财富的文章 - 张信东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67 次) 时间:2001-11-01 11:09:38 来源:张信东 (老编辑老张) 原创-IT

坏帐规模

到2001年上半年,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接收工作基本完成,接收金额共达1.4万亿元人民币。如图1。

目前参与者之一是国有独资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由财政部各出资100亿元设立,定向接收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垄断了不良资产的一级市场(其中“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面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面向“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面向“中国银行”,“中国资长城产管理公司”面向“中国农业银行”);

另一类参与者,如“中国诚通控股公司”等,通过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不良资产,介入二级市场。

据报道,在国家经贸委推荐的601户计划债转股企业中,已有580多户企业与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签定了协议,总金额3409亿元。如图2-1、图2-2。

在处理手段上,一种是利用证券市场泡沫,通过剥离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注入优质资产,恢复其融资能力。这种模式现金回收率较高,但在1.4万亿不良资产中,上市公司所占比例毕竟是少数。多数不良资产的处理则是通过缩水、出售和改造的方式进行,这类模式多采取批量处理,现金回收率不高(如图2-3)。

然而,前一种作法却常常会发生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有些重组甚至与盛行一时的“庄家”行为无异。而后一种作法则要在回收时间或回收比例上做出牺牲。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资产管理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参与的三个典型重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