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流 - IT文章 - 康丹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3 次) 时间:2001-10-30 00:00:12 来源:康丹 (康师傅) 原创-IT

数字电流

1831年10月17日,订书工出身的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成功地进行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第一次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产生了电流;随后,他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磁感应发电机,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170年后的今天,电力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独立工业门类,电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电力具有便于转换能源形式,能够高度集中和无限划分,清洁干净,可以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等特性,使电力发展和应用的程度,即一个国家的电气化程度成了衡量其现代化水平,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电,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甚至想象不到,没有电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同时,恐怕也很少有人意识到,现在用的电与过去有所不同了,我们通过各种导线和开关所使用的,是“数字电流”。
也许有点玄,但细想想也不无道理。在发电厂,生产自动化系统把水、火、风、核等能量转换为电能;输变电网络在计算机控制下,把电能输送到各个角落并处理成人们所需要的不同电压的电流;再通过供电收费系统把电卖给最终的用户……这中间又有由数不清的各种应用软件、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的“数字神经”,维持着庞大的电力系统及其各个局部的正常、高效运转。没有这些“神经”,就无法保证为用户提供不间断的、价格合理的电能和高质量的服务。所以,看不见的电流中混合着同样看不见的信息流,电,已经被数字化了。

MIS为什么

在以信息、电子、生物技术为代表的21世纪,电力仍发挥着其他能源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而且全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更大。没有电,所有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都是一堆废铁,再好的软件也将“英雄无用武之地”,Internet、电子商务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信息时代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品质的要求更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电力信息化与其说是电子信息技术驱动电力行业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的现代高科技行业转变,不如说是信息社会为了保证自己获得高速发展所必须的电能而进行的“后勤”保障工作。从长远来看,电力信息化的成败,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并非危言耸听。
我国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管理电网的输变电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应该对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作用,更何况输变电企业原本就是电力行业的一部分,它们身上的优势与不足、经验和问题往往都带有电力行业所独有的特征。
上海市电力公司所属的上海超高压输变电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超高压)是一家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大型国有企业,承担着上海地区500千伏、220千伏及部分110千伏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检修维护和更新改造工作。到去年年底,该公司下辖500千伏变电站5座、220千伏变电站36座,总计变电容量超过2000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27条,总长度1934公里。上海超高压电网(220千伏)年输出电量387亿千瓦时以上,占上海市年用电量的90%以上。
于1957年开始建设的上海超高压电网,如今已形成石洞口-黄渡-南桥-杨高-外高桥的环绕市区外围的500千伏双回路C型电网,外与江、浙、晥相联,并通过南桥-葛洲坝±500千伏直流线路将华东、华中两大电网联接起来。220千伏输变电网已形成市北、市南、市东等分网,并深入市中心腹地。在上海著名的人民广场地下的220千伏变电站是全国最大的地下变电站,南桥500千伏交直流变电站是全国变电容量最大的变电站,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交直流变电站。
由此看来,上海超高压算得上是超高压输变电的“老大”,而更引起人们兴趣的是,其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存在的问题,与整个电力行业十分吻合,但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又有独到之处。
电力工业的信息化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是应用信息技术较早的行业之一。从应用的过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60至70年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从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起步,首先应用在发电厂和变电站自动监测、监控方面。第二阶段是80至90年代的专项业务应用阶段,即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负荷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系统等应用开始深入广泛开展,某些应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管理信息系统刚刚起步,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教训。90年代后是第三阶段,信息技术从单一应用发展到了综合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实现管理信息化,建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其他专项应用系统也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上海超高压的信息化也走过了大致相同的道路,他们自主或合作开发了一些生产和管理软件,但这些系统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多的联系,信息无法充分共享。去年2月,他们通过招标,由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原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一个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
上海超高压建设MIS,当然不只是为了把原来零散的应用软件简单地整合到一起,更不是赶时髦。因为他们目前并没有太大的经营压力,主要任务是保证超高压电网、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保证上海众多的工商企业、事业机关和1600万人的用电需要。现有的应用软件虽然各自为战,但也足以应付,还没有到没有MIS,电网就要停运的地步。
但既然做了MIS,就一定有明确的目的和充足的理由,一向以精明务实、有经济头脑著称的上海人,不会在一个华而不实的“摆设”上面花费过多的力气。
如果把注意力从上海超高压身上挪开,转而审视一下电力行业的情况,就会发现,上海超高压之所以建设MIS,是因为他们没有把眼光盯在自己的脚下,而是放得很长远。
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上海超高压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证了超高压电网的安全运行。一些老职工对设备情况了如指掌,有时甚至仅凭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十分微小的变化,就能准确地判断出问题所在,并采取正确的措施。担近年来,随着超高压电网的发展、更新和改造,新的设备大量投用,种类繁多,型号复杂,技术先进,往往是一种设备还没摸透,另一种设备又投用了。所以,靠经验管理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
电网越建越大,维护和管理也越来越难。管理者不可能把每个变电站、每根高压线塔、每台设备的情况都记得清清楚楚。超高压输变电网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靠手工作业或利用计算机简单地输入数据、打印报表,不但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没有一个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来采集、分析、处理各种复杂的数据,要实现对超高压电网的高效、科学管理将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另一方面,上海超高压与电力行业的其他公司一样,都置身于国家电力改革的巨大漩涡之中,根据改革的总体布署和发展趋势,他们必须确定在将来市场竞争中所要扮演的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
几乎从诞生的那一天起,电力的身上就印着垄断的胎记,国内国外,莫不如此。大多数的发达国家较早地发现了电力垄断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尝试了各种方法进行市场化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生产开始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但中国电力长期以来的政企不分、垄断经营,不但阻碍了电力工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极不协调。因此,中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开始了从未有过的一次深刻变革。
1997年1月16日,国家电力公司成立并开始运作,同时确定了“四步走”的改革框架。
第一步,从1997年1月成立国家电力公司到1998年3月撤销电力工业部,实行公司与电力部双轨运行过渡;
第二步,从1998年3月到2000年单轨运行,主要任务是政体分开,以省为实体,进行公司制改组,建立资本纽带关系,实现国家电力公司实体化;
第三步,从2001年到2010年,实现全国联网,网厂全部分开,放开发电市场,国家电力公司和各网省公司实现以经营电网为主,完全按企业法人经济实体运作;
第四步,从2010年开始,根据市场状况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发、输、配三个环节的分离,使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与国际先进体制接轨。
从国家电力公司的这“四步棋”中,上海超高压悟出了门道:在关键性的第三步,也就是21世纪前10年的电力发展中,电网是主角。因为电网是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机制的基础,是电力市场的载体。没有一个统一的互联电网,就不可能建立统一而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同时,加快电网建设和电网互联,也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自身的效益,使电力走上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超高压网架是电力进入市场的第一道大门和交易平台,而一但置身于市场环境中,上海超高压的工作重点就必然要由原来的单一安全生产转变为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全方位的综合发展,就不能不考虑投入产出比、成本和效益等现实的问题。而几十年来承袭下来的相对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电力市场化的要求,必须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管理水平,加快信息流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提高加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建设一套先进的MIS,正是实现这些目的的捷径。
做MIS,是未雨绸缪,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领导 职工 信息主管,一个都不能少

在大多数国有企业里,对某项工作的总结的一第条通常都是“领导重视”,有那么点八股文的味道。但在上海超高压,甚至整个电力行业中,领导,特别是决策层的“重视”,却是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这里所说的“重视”有三层含义:首先要对企业的MIS建设给予足够的关注,时时进行指导和督促,其直接的结果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搞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其次是要有行动上的“重视”,要为MIS建设提供必须的资金、配置得力的人员、设立专门的机构,尤其是要协调各部门的关系。MIS不是为了一时一事而进行的程序开发,而是建立涉及多部门的数据处理系统,只有将有关部门的有价值的数据都纳入到MIS中来,完成分析、汇总后,才能得到有意义的结果。而电力企业作为传统行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由于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各个部门几乎都是独立工作,一些中层领导干部的本位意识也非常强。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信息部门去调查需求、收集数据,特别是处理开发期间的需求调整,是既困难又漫长的事。但如果主要领导能明确的提出各部门配合信息化工作的要求,那么其他部门与信息部门的协作就会比较顺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会很高。
第三,企业的决策层要重视MIS的特点,也就是对MIS建设的规律性有正确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在电力行业刚刚开始做MIS的时候,许多企业的领导对信息管理系统持怀疑态度:花了大笔的钱搞了MIS,却没看到给企业带来多少直接的经济效益;“计算机不能上刺刀”,设备出了故障,线路有了问题还要靠人去解决,况且这么多年来没有计算机,运行管理也没出什么大漏子,MIS可有可无,上不上对企业影响不大。
但过了不久,他们就体会到了信息化的好处,有了MIS,对企业的整体情况把握得更及时、更准确,还大大降低了工作的强度和复杂程度。更重要的是,实行信息化管理后,许多漏洞被堵住了,事故的概率比以前低了很多,这对企业来说也是效益所在。可随后一些领导对MIS的看法又跑到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只要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就可以解决MIS建设的一切问题,没有认识到MIS建设的渐进性特征,以为通过一次性的突击式开发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所以他们往往对MIS寄予“厚望”,提出一些过于“超前”的要求,令开发商和本企业的信息部门无所适从;而一但MIS不能实现某种需求,又会认为是开发时考虑不周或技术水平低,这也给开发商和技术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上海超高压的决策层在确定MIS系统的目标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建立一个技术先进,实用性强,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主线,涵盖检修、运行、基建和多种经营等主营业务,具备综合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及资源共享,规范企业管理”。
2000年9月,新上任的总经理沈兆新就盯住了正在开发之中的MIS,不管大会小会,有机会就讲信息化,要求公司各部门全力配合信息化工作。他还亲自落实了MIS项目的建设资金,加强了计算机室的技术力量,并指定专人负责MIS工作。尤为难得的是,沈兆新在当总经理之前,曾主持过一个专项业务的MIS系统建设,对MIS的特性十分了解,所以他要求主管信息化的技术人员既要有全局观念,又要仔细研究局部的需求,把握好先进性和实用性两个基本点。在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上海超高压的MIS建设进行得比较顺利。
基层职工是最直接应用MIS的群体,绝大部分非实时化的数据要靠他们来采集并输入到MIS的数据库中;而把MIS的功能转化为生产力的也是他们。所以,职工对于MIS能否成功地推广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由于电力行业长期的垄断经营,整体上比较封闭,所以电力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虽然很高,但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素质却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程度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差。另一方面,MIS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他们早已熟悉和习惯的操作方式、工作流程,特别是在MIS系统与实际工作磨合的阶段,由于功能还有待完善,一些新出现的需求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这样就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MIS的应用。
上海超高压为了能让职工们接受新的管理方式,一方面组织培训,转变职工的观念,培养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能,另一方面,在开发前对实际工作的流程作尽可能细致的需求分析和论证,然后又将开发出来的功能模块在实践中反复检验,避免正式投用后因存在缺陷而给职工的工作带来麻烦。这样,职工们就不会由于仓促接触一个完全陌生的管理手段而感到手足无措。当职工们体会到信息化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的种种方便时,使用管理信息系统也就逐渐从例行公事变成了自觉的行动,再接下来,MIS的推广应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所谓的信息主管,在电力行业中通常就是一个单位主要负责信息化工作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他们所担当的是一个多重的角色:既是MIS的主要规划者和实施者,又是决策层的参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MIS系统建设的好坏,与他们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对信息主管的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当高,他们不但要精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还要熟悉硬件和软件的性能、特点、价格、服务及发展趋势;不仅要对本企业的业务烂熟于胸,还要具备基本的管理知识,同时又要有与决策者、职工、各业务部门和软件开发商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上海超高压计算机室的技术人员史强说,企业的信息主管不只是应用软件的开发者和维护者,还必须对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及其在未来的发展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如何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科学化管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才能在制定MIS系统规划时为决策层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在建设MIS之前已经开发并投入应用的软件,信息主管要考虑在MIS开发时对其进行整合;对一些实用性不强,其数据对MIS系统而言价值不大的独立软件,则尽量不开发。事实上,上海超高压曾有过几个开发应用软件的计划,但都由于计算机技术人员提出异议而放弃了。
史强认为,信息主管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因为企业的决策者不可能都是信息技术的专家,有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开发;过多地考虑价格因素,忽视开发商实力的误区。所以在软、硬件的配置,合作伙伴的选择等关键环节上,信息主管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提出合理的方案。由于电力系统,特别是超高压网架具有大区互联、要保证安全运行的特殊性,所以对信息系统及其中的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及服务的要求都高于一般传统行业的标准。所以,上海超高压在硬件配置上注重稳定可靠,在功能上适度超前,在软件开发商的选择上,更是下了一番力气。小公司的技术力量薄弱,服务没有保证,开发出来的MIS系统往往问题一大堆,影响了推广和应用,电力企业在这方面的教训不少。因此,史强认为软件开发商必须选择那些实力雄厚,有完善的服务体系的大公司,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为电力行业开发应用软件的成功经验,一则可以检验开发商的真正实力,二则输变电公司的业务大体相似,在别的企业已经成功应用的软件模块,只要按照上海超高压的具体情况和特殊需求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后就能使用,可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经过认真的考察、比较,上海超高压最终选择了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来开发自己的MIS系统,从目前试运行的情况来看,上海超高压对这套MIS系统很满意。
由此可见,领导、职工、信息主管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是三位一体的关系,缺一不可。

孤岛问题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经过了一段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企业自已动手或请软件开发商来陆续做了一些应用软件;由于电力行业的国企性质,还有些应用软件是由行业统一开发并以行政命令的手段要求使用的。这些软件大多只应用在某个部门或某种相对独立的业务中,系统分散,信息不能共享。一些搞信息化的专家形象地把这些彼此不相关联的计算机系统称为“信息孤岛”。
对“信息孤岛”现象,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持批评态度,认为这是在信息化建设中缺乏全局观念的结果,导致重复开发造成了浪费,而各个“孤岛”的整合又为建设完整的MIS带来了困难。
“信息孤岛”真的一无是处吗?
上海超高压也造了好多这样的“孤岛”。在做MIS前,公司本部建有一个主干采用光纤、有一百多个接点的快速以太网,另外还有3个独立的局域网;财务、人事、办公自动化、缺陷、行政、生技、检修、变电站等基层部门和单位也都在使用一些应用软件。但史强和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总工程师倪振华对这些“信息孤岛”看法却与“流行观点”不同,他们认为“信息孤岛”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为MIS的建设和成功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孤岛”的出现符合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律性。从整个行业来看,电力企业信息化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其中第一步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通过生产一线的信息系统采集各种生产信息。在生产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之后,才能进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实际上,上海超高压的“孤岛”基本都集中在基层生产管理的第一线,而现在的MIS正是在这些为实现生产自动化目的而开发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
考察一个行业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不能不考虑其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客观环境。史强认为,只有那些新成立的管理规范的企业或已经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彻底且成功的改革的企业,同时内部员工文化层次较高,已经习惯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工作,才有可能、有条件在一开始就上一套完整的MIS系统。而电力行业是老牌的传统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又受到信息产业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所以开始的时候考虑做一些最实用,最需要的应用软件,这无可非议。特别是在几年以前,国企经营管理不规范,职工的信息化素质不高,还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让他们一下子就使用并接受一套完整的MIS系统是有困难的。但是,坐着傻等也不行,而是要以已经具备的能力,在有长远规划的前提下运用信息化手段尽可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如果因为怕形成“信息孤岛”而什么都不做,只等条件成熟时一蹴而就,恐怕困难要更大,而且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无法得到较快的提高。事实上,上海超高压的 “信息孤岛”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强化科学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从领导到职工都对这一点表示肯定。
“信息孤岛”在提高电力企业人员的信息化素质方面功不可没。首先是计算机技术人员,通过开发小型局域网和应用软件,积累了经验,对如何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和更加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其次就是使领导和职工学习到了基本的计算机技能,体会到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尤其是接受了信息化工作方式,而这一切又是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史强说:“观念的改变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对MIS系统来说,最有价值的是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关的数据,可以说没有数据,也就没有MIS,数据不完整或不规范,都会对MIS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平时没有数据的积累,完全靠开发MIS时再去采集,将是一项极为繁琐、耗时的工作,并且会存在大量的错误和漏洞。而“信息孤岛”恰恰起到了“提前”采集、整理数据的作用,各个“孤岛”上的数据,都与生产管理实际进行了长时间的磨合,已经相当成熟。建设MIS时,只要把这些数据搬到公用数据库中,就可以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出错率。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孤岛”不但不是浪费,还是节约的好办法。上海超高压原有的绝大部分应用软件的数据都纳入了新的MIS系统之中,原来的程序则基本放弃。所以说,数据积累就是“孤岛”最大的价值所在,至于构成“孤岛”的程序,因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以光荣地“退休”了。
史强打了个形象的比方:MIS系统就像是大陆,有些“孤岛”有整合的价值,便与“大陆”结为一体。但MIS并不是要把所有能用程序实现的功能都做进来,因此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的“孤岛”都改造成“大陆”,所以,有些“孤岛”还要存在。一些有行业标准的软件系统必须独立运行,但其数据又是MIS所需要的,就通过接口与MIS相连,这等于是在“大陆”和“孤岛”之间建造了一座桥梁;而有些系统,与企业总体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决策关系不大,但对一个部门或基层单位却有一定价值,还能继续发挥作用,那么就不妨让其继续“孤”下去。史强举例说,一个变电站的职工考勤系统对上海超高压公司的战略决策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但变电站的管理却很需要,那就让这个系统单独地运行下去好了,对基层来说,这并不是件坏事。

数字电网

电流1秒钟可以环绕地球7周半,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使用的,都是刚刚从发电机里“出锅”的“新鲜生猛”的电流。因为传输环节是电源和用户之间的纽带,所以电网的数字化水平直接影响着电流的数字化质量。
数字电网包括控制电网运行的生产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但我们在这里要提及的数字电网,特指MIS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它能更直观、更形象地描述数字电网的特性。
电网控制的最大特点是实时性和系统性,现在的电网越连越大,已经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南方6大电网,而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的工作布署,5年之内要初步形成全国的大电网。即使单单从目前的一个独立的电网来看,其地域跨度之广、分布空间之大、设备种类之繁多复杂、技术工艺之先进都是前所未有的。管理这样的一个电网,靠过去那种看电网结构图的方式显然不行了。
“GIS是现代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使企业管理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上海超高压MIS开发现场,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开发人员李凌一边演示正在试运行的地理信息系统,一边这样说。
数字电网是实际电网的计算机仿真。随着鼠标的点击,上海超高压纵横千里的超高压输变电网被浓缩在小小的一方屏幕上,电网的走向、地理位置清清楚楚。如果想知道超高压电网中任何一条线路或电线杆塔的详细资料,只需用鼠标在相应的图形上轻轻一点,所有的数据便跃然屏上。
说穿了,数字电网是将实际电网上分散的信息数据,放在MIS系统中集中共享,使物理形态的电网有了一种数字化的表达方式,以图形的信息而非传统的数据、表格的方式来描述电网的运行和变化。这对电网的管理、维护、特别是故障抢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过去,如果电网线路出现故障,只能判断一个大致的范围,抢修工作人员得开上车,带着抢修设备、工具和备件满山遍野地跑,对这个范围内的每条电线和每座杆塔挨个“过筛子”,效率之低令职工倍感头痛。有了GIS 以后,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可以大大缩小故障区域的判定范围,甚至可以准确到两座杆塔之间;同时,因为可以迅速查到故障位置的全部资料,所以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选择抢修设备和材料也可以“对症下药”了。这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做GIS是一个巨大的软件工程,但上海超高压的GIS却相对比较轻松。史强告诉我们,在东软开发GIS系统之前,他们就做过一个GIS了。当时,还没有建设MIS的规划,开发商所提供的GIS的功能和水平也与史强所了解到的成熟的GIS相去甚远,与目前东软开发的与MIS融为一体的GIS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上海超高压经过认真研究后还是决定做,一来生产和管理急需这样一套地理信息系统。二来开发商按其软件功能报出的开发费用较低,但大量的地理信息和电网资料数据的调查、采集、录入,与开发一个成熟完整的GIS是完全一样的,这些信息数据可以在将来建设MIS时整体移植过去。第三,MIS要由一家开发商独立完成,提前让别人来做一个很好的GIS系统有可能对MIS系统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带来影响,而且费用也较高。
正如上海超高压所愿,东软在为他们开发GIS系统时,前一个GIS的数据都被利用起来,省去了一般GIS开发前期浩繁的工作。史强说,如果等到做MIS时再从头开始搞GIS,开发过程至少要延长两三个月。
现在,几乎所有的电力企业都认识到了用GIS构建数字电网的重要性,但真正了解GIS的企业却并不多。开发GIS必须有电子地图作为底图,可一些企业还不知电子地图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个企业一听说要电子地图,便把墙上挂的地图取了下来,“把这个地图扫一下,存到电脑里,不就有电子地图了吗”;还有的企业平时对信息化重视不够,电网的基础数据资料分散破碎,也要大干快上搞数字电网,以免“跟不上潮流”。这些情况常常令开发商哭笑不得。
李凌说,GIS功能强大,但企业对GIS的建设要有清醒的认识。首先要有高质量的电子地图,其次要有完整的信息数据,第三还要注重实际应用,不能为了赶时髦或应付上级任务而盲目上项目。实际上,的确有些企业仅仅为了门面或希望能够在各种各样的评比、达标中过关而开发GIS系统,事过之后便束之高阁,数字电网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看来,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是掏一笔钱,找几家公司做集成和开发那么简单。
中国电力的信息化与电力行业一样,正在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巨大变革。为了使电力这个经过几十年奋斗,创造了辉煌业绩的老行业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信息化还将担负更大的责任和面临更多的挑战。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