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6 次) 时间:2001-10-29 21:04:06 来源:李影 (李影) 原创-IT
政策猛药能否催化上海软件出口?
李影
“以前只有启明一家参展,势单力薄形不成气候,这次电脑展上海去了10家软件出口企业助阵,加上天津展台、台湾展台,中国IT企业这么大规模地在日本亮相,前所未有。”10月12日,经过近半个月的“追截”,记者终于将刚从日本飞回不久的沈冲“逮”在了办公室。尽管中国软件产业真正“硬”起来还有待时日,但在亚洲最大的IT盛会日本World PC Expo 2001上看到越来越多的“Made in china”,作为浦东软件园软件出口中心负责人,经营者的本能使沈冲敏锐地察觉到脚下商机的变化,短短2天时间里,浦东软件园一行就拜访了6家日本企业。沈冲称,日本将成为上海软件出口企业理想的登陆地。
那么,现行的政策能否助他打赢这场“软件登陆战”?
“沙漠”能否变“绿洲”
政策使沙漠变成绿洲,嗷嗷待哺的中国软件企业一度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2000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投融资、税收、出口、知识产权保护、采购、收入分配机制等多方面,给软件产业以全方位的政策扶持。2000年12月,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对上海软件企业的财税、风险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吸引人才、鼓励软件出口等方面给予鼓励,从而为软件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然而就在软件企业欢欣鼓舞,奋力追寻曙光的路程中,却发现曙光依然难以触拥。
8月30日,在上海软件对外贸易联盟组织的“企业家论坛”上,几个急需落实的政策成为“众矢之的”:中小软件企业的担保和基金申请问题未真正解决;上海CMM认证资助额度至今尚未出台;软件企业审批时间过长,相关政策缺少详细的操作流程,例如软件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的登记、所需材料、审批部门、审批时间表等尚无细则,使一些企业迟迟拿不到审批文件……
此种尴尬,集成电路也未能幸免。
9月17日-18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集成电路行业工作会议上,尽快营造优越于美国和台湾的产业环境成为与会的100多家大小芯片厂商共同心声。
“这个文件弄2年,那个文件也要弄2年,等弄得差不多了,发展的契机也没有了。政府是要为企业服务的,不是管、卡、压。”复旦大学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头发花白的宗祥福教授接受采访时很是激动。他说:“18号文件迟迟不落实,说明阻力很大,根子还是在体制上。如果不能营造出优越于美国和台湾的产业环境,本土企业怎么能够更好发展?好的企业与资金又怎么能够进来?”他的说法代表了相当多企业的观点。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论是软件企业还是集成电路企业,反映出的问题远不止此,政府的服务效率与程度只是诸多问题之一,其它还包括增值税退税、海关通关等等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上海市信息办信息产业管理处副处长牛树国曾对外作了相应解释,在退税问题上,上海已经给16家联管单位发了通知,要求它们检查退税的落实情况。据了解,在海关通关问题上只能逐步缩短所需时间,跟国际靠拢。据了解,国际上一般通关需要3小时,而国内最快的城市上海,仍需要3天左右。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软件产业普遍存在“上宽下窄”的漏斗现象,即上头政策宽松,下头却由于牵扯到诸多部门间的政策衔接和细则落实问题,客观矛盾重重,因此推进速度往往没有企业想像中快。
政策开道,上海软件出口欲跳跃前行
9月3日,上海软件出口工作第二次会议上,副市长蒋以任正式下了“军令状”,上海软件出口要跳跃式发展,今年目标1亿美元,2005年达到5-6亿美元。为促使出口目标的实现,上海市政府特别成立了计算机软件出口领导小组。蒋以任亲任组长。外经贸委主任朱小明出任常务副组长。
分管外贸的蒋以任副市长透露,今年上海外贸出口工作形势严峻,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的主要途径是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这其间软件产品出口是主力军。
据记者了解,我国软件产业在过去10多年中主要定位在国内市场,但由于市场需求、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相对比较狭小。如今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浙江等地都掀起了出口热潮。北京软件出口产值一直占据半壁江山,居全国首位,而且增长势头持续、强劲。上海软件出口产值占12%,另外西安还专门成立了对日出口联盟。
从记者掌握的信息表明,上海软件产值每年均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率,2000年上海软件产业总产值达47.7亿元。历年来,上海开发的具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约200余项。从发展后劲看,上海软件出口有望成为“十五”期间上海软件产业的突破口,成为全国软件出口的领头羊。
蒋以任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培植有利于上海软件产业外向型发展的“土壤”。
由于软件出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因此上海市将建立健全有关委办局的联合工作机制,成立的领导小组将定期召开会议,解决问题,同时敦促上海信息办主抓软件出口。
众所周知,爱尔兰软件出口以开发设计为主,印度软件出口以接包为主,而上海软件出口尚未现成特色。蒋以任认为,研究确定上海软件出口的产品特色、市场定位、方式定位、地位作用等至关重要。在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再按时间节点加以推进,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蒋以任表示,上海将加快拟定有关配套的政策措施,在经营权审批、税收、融资、海外设点等方面给予企业充分优惠。同时,加强现有软件出口企业的整合,重点扶持一批旗舰企业,出口200万美元以上的都属试点单位。此外由外经贸委牵头研究软件体系认证,包括贷款和贴息、软件出口基金等;对开拓软件市场的展销、推销活动,政府给予适当补助;适当降低企业以及软件对外贸易联盟在海外设立营业窗口的门槛等等。
据悉,通过一系列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政策,未来3年内,上海市软件对外贸易联盟57家出口企业将有一半以上通过ISO认证,更有一批企业拿到CMM国际通行证。
日本,上海软件出口高地
日本是全球第二大软件生产国和消费国,有软件从业人员约42.8万。目前,中日软件业的合作主要体现在软件接发包领域。尤其上海,凭借人文环境和人才资源,已成为日本发包业务的腹地。
据了解,上海与日本软件业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刚从日本考察归来的沈冲告诉记者,日本经济近几年虽然比较低迷,但软件产值增长很快,需求空间巨大。同时日本软件开发技术水平很高,软件文档管理非常严谨,开发过程质量管理在世界首屈一指。对上海软件企业而言,不仅可以借鉴日本软件项目管理的模式,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还可以引进日本的先进软件技术,共同开发中国软件市场。
据介绍,目前上海与日本软件业合作多采用以下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合资经营模式。如上海软件出口“老大哥”启明软件有限公司即是和日本NTT-Data株式会社合资的软件企业,主要从事对日软件接发包业务。1989年,启明公司员工才24人,年营业额为104万元,发展到2000年年底,员工规模增长了近10倍,达210人,年营业额更是增长近50倍,突破5000万元大关。
第二种是合作共建软件园模式。由日本Original Soft、东芝、日立等大公司组成的日本企业集团与托普软件集团,在上海市南汇县建立号称日本在中国最大的软件园区。园区占地4.4万平方米,总投资额高达10亿日元。
第三种是组建贸易联盟与日本软件业合作的模式。近年来,以上海为首的软件对外贸易联盟在中国各大城市风起云涌,并且大部分看好日本市场。这种“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参与合作”的新组织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由此诞生了一批像浦东软件园、启明软件、交大欧姆龙等具有潜力的软件出口企业。
9月19日在日本举办的World PC Expo 2001展会上,浦东软件园“借台唱戏”向日本软件企业广发“英雄帖”,收到了热烈反响。参展人员回国后,接洽合作的越洋电话就接二连三地打过来了。总经理胡鋐亮认为浦东软件园已经成为国际软件业合作的基地,日本的Core、Sony,美国的微软、印度的Infosys、NIIT等已经或正在园区设立分公司或研发中心。此外,由浦东软件园2000年4月发动组织的上海软件对外贸易联盟亦已成为中日软件业交流的纽带。联盟现拥有骨干出口企业57家,软件开发技术人员5000人。2000年联盟成员营业额达到25亿元。成立至今,联盟及部分成员和日本贸易振兴会、日本日立株式会社代表团、日本经济新闻社等机构开展了业务往来和技术交流。
打造软件出口名牌
据沈冲介绍,上海和日本软件业合作由来已久,且合作业绩远大于美国、欧洲等地,但目前总体规模还小。因此在不放弃美国市场的前提下,把日本市场作足作大,实实在在切下一块属于自己的蛋糕,是企业毋容错失的良机。同时,浦东软件园总经理胡鋐亮也对中国企业如何更好赢取日本软件接发包业务,打造出口名牌产品提出独到见解。
一要提高中日软件业接发包合作的层次。过去中国软件企业接包的项目不少是科技含量低的源代码程序编写,甚至数据录入。目前,中国有很强的软件企业群体及软件开发队伍,完全可以做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中美软件业接发包的合作已出现良好势头。
二要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中国目前具有自主软件研发能力的软件企业约5700家,但大部分是小打小闹。上海软件对外贸易联盟的组建,目的是统一品牌,资产整合,迅速在上海建成一批大型的软件工厂。中国政府决定在国内打造10-15家大型软件学院,大批培养软件技术人才,给出口企业壮大发展夯实基础。
三要相互设点,加强往来。中国软件企业在日本设点可以直接进入日本市场,同企业面对面沟通,减少环节,促进中国对日本的软件出口。
四要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日本一直领跑数字化家电等电器的技术水平,其嵌入式软件和游戏软件也都风靡全球,很受中国消费者青睐。中国人口众多,信息家电市场潜力巨大,嵌入式软件势必将成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中的一道亮点。因此中日软件企业可以携手开发嵌入式软件、信息家电等应用性软件,可以共同研制开发以汉字双字节为主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工具软件,从而带头打出中日软件业合作的拳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