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1 次) 时间:2001-10-28 21:34:41 来源:康丹 (康师傅) 原创-IT
教育——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
当我们在互联网上尽情冲浪、在移动中彼此用手机联络、被铺天盖地的各种媒体淹没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另外一些因缺乏获取信息手段和技能的“信息贫困者”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正在迅速地扩大。
上个世纪末叶开始的科技大飞跃,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把世界从工业时代推入了信息时代,并由此引发了人类社会各个层面的巨大变革。象人类史上历次时代革命都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又产生了诸多的负作用一样,信息革命的“孪生兄弟”——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在去年11月在文莱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八次非正式首脑会议上,从国家元首到政府官员都对这个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发达国家要保持信息优势,发展中国家要努力缩短与前者的差距,除了加大科技投入之外,双方都把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信息化视为“数字鸿沟”的最佳途径,是实现个人成功、提高民族素质和使国家跟上世界发展步伐的必要手段。
“数字鸿沟” 触目惊心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在线新闻中,把“数字鸿沟”解释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也就是指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在对包括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上存在着差异,并因此造成发展机遇和环境的巨大落差。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和现代通讯设备获取的信息量,要大大多于另外一个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获取的信息量;相应地,前者所得到的生存机会和空间也远远大于后者。
在世界范围内来看“数字鸿沟”尤为触目惊心。工业化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5%,却拥有全球88%的互联网用户;而在占世界人口1/5的南亚,能上网的人还不到1%。全球80%的人口没有电话,而纽约市的电话用户却超过了整个非洲大陆的数量,全非洲的计算机数量还没有曼哈顿多……
审视我国自身的情况,或许更有助于对“数字鸿沟”的理解。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去年年中,我国电脑拥有量为1590万台,排世界第8位,平均113人拥有一台电脑;电脑拥有量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国有1.641亿台,平均2人一台电脑,二者相差55倍。去年7月,美国上网人数已达到1.37亿人,而到去年年底,我国的网民数量才2250万人。截止到去年6月,美国已有95%的中小学和72%的教室与互联网相连,平均5个学生就拥有一台计算机;连泰国都提出,要在2002年让每一所乡村小学都连上互联网。而据1999年底的统计数据,我国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学校近6万所,尚不到学校总数的十分之一,能够连接互联网的学校更是少得可怜。
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尽管信息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目炫神迷的奇迹,但事实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从北京到上海,数字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娱乐、工作、甚至思维;可在风沙漫天的西部和贫穷闭塞的山区,生活与几年以前相比并没有多大的改观,在那里,收音机也许是人们最好的获取信息的工具。东部地区的学生们在和大洋彼岸的网友用英语聊天的时候,云贵高原上的孩子还在为凑不到足够的学费而发愁;大都市里的白领们通过电子商务完成上百万元交易的时候,贫困乡村的老农还在托人打听到哪里去买化肥和种子。对这些“信息贫困者”来说,“电脑”、“互联网”、“电子邮件”象天方夜潭一样陌生、神奇而又遥不可及。
“数字鸿沟”问题的严峻性并不仅仅在于它造成了差距,而是它可以使这种差距以几何倍数急剧地扩大。那些在“数字鸿沟”中处于劣势的一方,面临着被信息化社会抛弃的危险,如果不能尽快地消除这个鸿沟,他们就有可能成为“被世界遗忘的人”。
教育是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
应该说,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信息基础建设水平和相关设备的先进性上已经十分接近,造成“数字鸿沟”的原因在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较低的应用普及率和相对滞后的信息知识教育。尼葛洛庞蒂写的那本风靡世界的《数字化生存》,与其说描绘了一幅未来社会的奇妙图景,不如说是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在未来的信息社会里,不能使用数字化工具、不具有数字化思维方式的人,其生存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从现在开始的十年中,我国将有4亿多青少接受基础教育,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利用信息化手段,普及基础信息教育,扩大应用范围,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有信息,提高全民族的数字化生存能力,才能跨越“数字鸿沟”。
实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教育是使本国在信息时代保持强大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克林顿政府从1994年就提出了要让美国的每个教室、每所图书馆都实现联网的计划。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不久前发表的一份报告则认为,要想消除“数字鸿沟”,仅依靠资金和技术还远远不够。报告的作者之一凯利·罗宾逊说,“互联网的发展受到复杂的相互影响的驱动……也许,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教育。”
去年11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跨越数字鸿沟”高层研讨会上,我国经济学家、业界专家和企业家在“跨越鸿沟需要教育先行”上达成了共识。随后举行的“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态2001年中国高层年会”则进一步确定了教育在跨越“数字鸿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广计算机及网络教育。教育部在去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一场信息化教育的大潮扑面而来。
跨越之桥如何构建
信息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面向21世纪,能够参与国际化竞争的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劳动者,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加速弥合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在具体实施上,应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探讨问题的能力。在结构上,应循序渐进地建立以校园网为基础,以城域网为核心,以远程教育和资源共享为手段的金字塔式的信息化教育体系。
由于我国的计算机普及率较低,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所以学校就成为大部分学生接触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校园网作为直接面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应用服务的平台,是整个信息化教育体系的基础。通过校园网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校务管理的网络化;教师可以将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进行组合和利用,充实教学内容,再通过校园多媒体点播系统(VOD)和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网上多媒体授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校园网可以学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获取并处理信息,解决各种问题的技巧和能力,这一点才是信息化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是教育作为跨越“数字鸿沟”桥梁的价值所在。
仅仅建设校园网,各种教育信息资源还是处于分散状态,不但会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且贫困、偏远地区的师生仍然无法应用信息化教育。这就要求在校园网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将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组建教育城域网,实现资源共享。城域网是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行业门户网站,是连接各类学校的信息共享中心,是一个地区向教师、学生、家长、教育机构及社会公众发布教育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进行远程教育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城域网是信息化教育的内容核心,只有利用城域网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教育受众范围,那些因地理、经济等原因造成校园网水平较低,甚至无力建设校园网的学校里的学生,才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城域网上的信息资源,真正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要构建好教育这座跨越“数字鸿沟”之桥,政府部门特别是各级教委的统筹指导非常重要,应由他们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划,然后有步骤地实施,并在宏观上对校园网和城域网加以管理。否则,各行其是,你打一根桩,我搭一块板,这样的“桥”怎么能跨越“数字鸿沟”呢?
问题,不容忽视
信息化教育带来诸多可喜变化的同时,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不但不能跨越“数字鸿沟”,反而会因为自身的原因人为地扩大这种差距。
对信息化教育的误解。许多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都简单地认为,信息化教育就是建校园网,搞资源共享。于是不顾实际情况,以行政命令要求所有的学校都要建校园网;开设城域网站,填塞各种信息,追求“大规模”和“上档次”,不仅造成了学校间的盲目攀比,而且因为校园网与城域网脱节,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基础建设上重硬轻软。片面追求硬件设备的一步到位和网络技术的先进性,不惜代价,贪大求全,而对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则不予重视。结果投入使用后因为软件应用滞后,“大马拉小车”,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国外在信息化教育的建设上,软件投入通常大于硬件投入,因为软件是信息技术的灵魂,没有软件的支持,硬件再先进也是一堆废铁。因此,基础建设必须对硬件和软件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使二者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技术上既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又不能过于超前,以免脱离主流技术和业界标准,给今后的应用和维护带来困难。
观念守旧。一些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十分严重,“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愿利用外部的优质资源,“远来的和尚”经念得再好也不听,封闭僵化,抱残守缺,什么都要自已干,却往往是事倍功半。有的学校为了节省资金,把项目交给没有信誉的小公司,不但软硬件配置上被打了折扣,后期的服务和维护也跟不上。甚至等发现问题前去理论时,对方已经人去屋空,不知所踪了。
还有的学校建立了计算机教室,但领导和教师担心设备损坏,非上课时间不对学生开放,使宝贵的软硬件资源形同虚设,学生们虽然在上课时学到了计算机知识,但课后却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根本达不到学习效果,更无法体验数字化学习的神奇和乐趣,这样的教学等于是做无用功。中国学生的聪明勤奋是举世公认的,对他们而言,更重要的也许不是在课堂上了解多少信息技术的理论,而是有多少接触计算机和网络,感受信息时代气息的机会。
软件和资源缺乏。缺少多样化、高质量的应用软件和全面、及时、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当前信息化教育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各个地区和各类学校对教育软件的要求千差万别,所以尽管科利华、金洪恩、翰林汇等著名公司开发了许多优秀的软件,但对于巨大的市场需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个性化教学的要求。与教育有关的信息资源多散布在各个商业网站中,给查询和利用带来了不便;由于起步较晚,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素材等极为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依靠教育行业自身的力量,另一方面也需要专业软件公司的大力配合。
信息化教育方向上的偏差。信息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许多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上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课堂上所教的知识有些已经过时了,比如在WINDOWS操作系统占主流的今天,一些学校的学生还在学DOS。有的学校则把计算机语言和编程作为信息教学的主要内容。
传授过时的知识无异于误人子弟,而注重专业性的理论、技能训练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却不一定符合人材培养的规律。首先,应该认识到我们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并不是要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信息专家,而是让他们具备获取、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思维方式。其次,相当一部分人将来并非以程序员为职业,那么无论是当经理、演员,还是做记者、艺术家,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信息技术对他们事业的成功并无多大用处。
青少年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学习以及掌握能力是惊人的,而这种能力又是在实际应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许多高级的计算机专业人士都认为,应用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水平的最佳途径。脱离人们的周围环境,不考虑个体差别搞“一刀切”式的教学,单纯地进行信息理论的灌输和技能训练,无异于“揠苗助长”,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信息化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应用教育上,那些对信息技术兴趣特别浓厚,领悟力又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利用选修课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将其塑造成为专业人材。
教育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地改变。虽然许多学校都实施了信息化教育,但总的说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并没有使教师们的授课方式发生改变,他们当中的多数人仍在沿用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尽管在课堂上教师不再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而代之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演示,但学生们还是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利用摆在面前的计算机和网络与教师进行交互式的探讨,仍然很少得到独立思考和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机会。在这些学校里,信息化只意味着使用了高科技的教学工具,而教育模式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却依然如故。
教师的信息化程度整体偏低,专业人才缺乏。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队伍的信息化从总体上看处于较低的水平。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不愿到学校工作,即使暂时留在学校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有机会便远走高飞,致使教育系统内计算机专业人材极为匮乏,一些学校连设备的基本维护都难以进行。
目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大多从师范院校毕业,在校时基本没接触过计算机;工作后因为教学任务繁重,学校无法提供足够设备等原因,也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多数教师只能勉强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更不用说使用校园网的教学系统和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许多教师无奈地感叹:“我们学校计算机水平最差的学生都比我强。”信息化教师的缺乏,不但使校园网的强大功能得不到发挥,也无法进行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迅速加强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比硬件平台的建设更为迫切。
上面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信息化教育发展的瓶颈,不尽快突破这个瓶颈,跨越“数字鸿沟”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解决教育部门本身的问题,如端正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更新观念、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加速培养专业人才之外,选择合适的IT厂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已有诸如东大阿尔派、科利华、金洪恩、翰林汇、创智等著名公司提供了面向教育行业的解决方案,开发了众多的教育教学软件。其中,脱胎于东北大学的东大阿尔派以其在软件技术上的优势、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依托知名学府的背景,开发出了一系列的产品和在基础平台规划建设、软件开发应用、后期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解决方案,在教育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而科利华、翰林汇则凭借多年从事教育软件开发的经验,也推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教育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信息化上的距离还在进一步拉大,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信息化教育水平的要求极为迫切。而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如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开发出实用性强的产品,提供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案,也是摆在专业厂商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跨越“数字鸿沟”,任重而道远。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