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南风窗》的八个问题 - 媒介观察 - 张小丑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70 次) 时间:2001-10-27 15:06:57 来源:张小丑 (张小丑) 原创-IT

放大《南风窗》的八个问题

文/张志安

早在复旦读本科的时候,即仰慕系友秦朔和他主编的《南风窗》。可能因为学新闻的缘故,买报纸和杂志,对我来说象吸鸦片那样充满快感。经常买的报刊不外乎《21世纪经济报道》(自从免费邮寄后,停止再买,可惜总比外头慢一个星期)、《南方周末》、《视觉21》、《城市画报》、《经济观察报》、《三联生活周刊》等,遗憾的是,只买过极少的几本《南风窗》。购买欲的低下,既来自内容,也来自形式。

在网络公司工作时,跟翁宝打过交道,但他可能不记得我。我跟老潘一样,响应他在“评报论刊”坛子里的号召,昨天特地买了本新出炉的《南风窗》(2001/11上)。晚上仔细拜读了大部分文章,觉得这本杂志总体来说,可以打70分以上,没什么大毛病,“聚焦政经、相约成功”的定位基本明确地反映在内容和风格上。索性,就用放大镜挑点缺点,供编者参考吧。这种方式有点肢解的残酷,还望见谅。

缺点一:从“窗下人语”一个词读解出的矫情

报纸或杂志的刊首语是重要的脸面,做得好能体现编者的水平,做得差给读者第一印象就不好。在这方面,我曾经比较喜欢《南方周末》和《城市画报》。本期《南风窗》的“窗下人语”栏目说的是“中国的真正进步依赖于民主和法治的原则,落实成社会的制度基础”,读后感觉有所启发。但文中有两句话,用到了“执政党”这个词汇:“以及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决心与时俱进的一系列观念更新”、“与时俱进,实在应该成为包括执政党、政府在内的集体意识。”

我想,执政或者在野的概念来自西方的政党体制,两个名词相对并存使用,没有在野党也无所谓执政党。中国的政党体制是一党专政、多党协商,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其他民主党派起协商作用。因此,在国内,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区别并不存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党”普遍指中国共产党。作者撰写“窗下人语”时,有倡导民主的色彩和客观的笔调,然而使用“执政党”这样一个既无理论意义也无实际意义的词汇,我觉得,显得有点标榜独立立场和张扬民主的矫情。这种矫情也许只是作者的用词习惯,但作为刊首语来说,还是不够妥当。至少,没有必要。

一份好杂志的独立思想最终来自编辑方针体现下的报道内容,来自新闻或评论中渗透出蓬勃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学术的,或者现实的。而非使用那些富有民主色彩的词汇。我想,杂志的主编肯定给所有的编辑和记者强调过一种非常统一的立场和风格,这种风格可以只用几个词来概括,怎么明确都不为过。把一个群体的办新闻的思路集合到杂志的定位上来,委实不易。

缺点二、“独家策划”既不够“独家”,也没体现应有的策划水平

本期《南风窗》的“独家策划”做了11个版面,主题是大家都关注的“APEC*上海”,内容基本包括四部分:上海会议本身的介绍、上海的历史和近10年的蜕变、对原APEC高官的访谈以及东方希望董事长刘永行等“财经名流话上海”。

从“独家策划”的要求来打分,这次专题策划不及格。事实上,特派记者从上海发回的三篇报道中,一篇是关于APEC会议的综述稿,一篇是评价上海近10年蜕变发展的优势与隐患,另一篇是对部分财经名流的采访,请他们整体评价上海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机遇等。除记者从北京发回对APEC高官的访谈中,对“上海精神”的分析略有亮点外,其他文章均乏善可陈。题为《重返历史的轴心》的文章不过是对上海开埠以来历史的简单回顾,财经名流们对这个城市的点评,依然徘徊在强力政府、投资环境和城市文化等方面,老调重谈、无甚新意。邀请上海社科院一位作者撰写的《国际会都显雏形》稍微勾勒出APEC会议带来的生机,但怎么读,都象篇新闻随笔,而非专家评论。

作为普通读者的我,对本次“独家策划”的失望集中在三个方面:对APEC会议本身的报道缺乏真正独家的角度,也没有挖掘出独家的新闻,观点和事实都比较平淡;对上海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历程分析,没有强力结合APEC会议背景的时新性,也没有以新鲜视角重新审视的独特性,感觉放在这个或者下个关于上海的专题都无所谓;对专家的访谈文章没有找到最佳的人选,尤其是财经名流的评论实在可有可无,似乎只起到点普及上海特色的作用。

事实上,本次APEC 会议报道中,有不少新闻亮点,也有媒体策划出优秀的专题。比如,对台湾代表缺席会议,《南方周末》发表的评论;对9.11恐怖事件后,严峻安全形势下会议的安全防范措施;对科技武装APEC会议,新华社做的报道;对APEC会议后上海创造的旅游商机、电信线路改善等影响经济、生活的益处;对本次会议放在中国上海召开“重振经济信心”的里程碑意义等。

定位于“聚焦政经”的《南风窗》没有抓住APEC会议的好机会,把“独家策划”作到真正的独家委实遗憾。如果我是策划人,除了基本的会议情况介绍外,一定要求记者没有新角度不写,没有新材料不做,没有新观点不谈。事实证明,新闻永远都有,关键看有没有发现的眼睛。退一万步,即使要再次关注上海,也不妨从志愿者的角度看上海年轻人的精神,从安全保卫的角度看上海与中央的协作,从会议组织的繁复程度看上海政府的组织,另外,也可从上海老百姓的角度看会议带来的生活实惠。不知然否?

缺点三、广告作为杂志内容的风格不协调和品位不高雅

虽然一般来讲,读者对广告的阅读倾向总比不上新闻内容,因此,广告的存在更多意义上是经营的需要,而非内容的需要。但这样的观念已然过时,读一本杂志,就是认识一个朋友,除了言谈举止、相貌外形、气质内涵外,小的细节也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改句老古话,就是“大行也顾细谨”。有品牌意识的策划人,会把广告同样作为杂志重要的内容组成,来综合协调广告与新闻的风格,来尽可能的成全两者的气质融合。

改版后的这期《南风窗》的广告,不算精品,没能和杂志的精品定位相吻合。突出表现在:1、一上来的7个版广告过于集中,没能适当地分散在新闻里,既让读者感觉有点难以接受,也未必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2、不少广告的内容和版式不符合杂志的风格。比如欧派橱柜的广告、美心门招商的广告等。此外,“百万能量援助计划”的广告(P67)是竖立长条的版式,而广告文字阅读需要将杂志旋转90度,不太方便。

这样的缺憾应该来自编辑部和广告部的独立运作。从保证杂志新闻的客观、真实上,我们非常倡导编辑与广告的分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个部门对广告作为内容和形式意义上沟通。如果编辑部或者总编能给广告部门接受的广告做个形象和产品的定位,或许能起到不错的协调作用。当然,有资格这样做的媒体,前提是有充分的广告投放,有足够的资本来挑选,对很多难以为继的媒体,接受广告必然饥不择食。我记得,《南风窗》改版时,曾经提过广告充裕的情况,倘若真是这样,建议不妨对广告部的选择标准,做些细致的规划和要求。

好的广告既能赏心悦目,也能传递服务,同时又与媒体的整体品牌和风格吻合。

缺点四、新闻照片完全依赖通讯社造成的视觉性差距

对一本杂志尤其是彩色杂志来说,图片当然是文字以外非常重要的内容组成。翻完这期《南风窗》,我有些担忧。因为杂志里的图片几乎全部来自法新社和新华社。看得出,编辑挑选照片时花了不少功夫,眼光也比较独到,可惜,没有自产的图片,杂志的视觉效果总要打点折扣。

这个毛病可能突出表现在:1、某些照片可能跟其他杂志选用的冲突,出现重复而缺乏新意。2、编辑部策划的选题需要搭配的照片,质量比较粗糙。参看本期杂志,对几位财经名流的采访,他们的照片可能出自文字记者手中,人物形象比较呆板,照片缺乏动感和活力。其他反映APEC会议的照片,也都比较普通。整本杂志,似乎没看到出自“摄影记者”之手的照片,不禁有些纳闷。按常理来说,《南风窗》肯定有记者的摄影记者,奇怪的是,这期杂志怎么没露面?

《中国青年报》《财经时报》《城市画报》等都有非常优秀的摄影记者,好的摄影作品与好的文字作品相宜生辉。有时候,好的图片能对文字起到很强的烘托作用,作为图片自身传递的视觉效果和画面信息,甚至会比文字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南风窗》的独家摄影作品,一定要有,而且要好。

缺点五、两个失误体现出新闻校对和把关中的纰漏

这个毛病挑得似乎有点“落井下石”,《南风窗》绝不会每期都出现错别字的低级错误。但碰巧的是,这期杂志里就有两处对上期杂志中错别字的更正。

一是“双周*反馈”中的读者来信,指出2001年第9期的两个错别字。读者的话很令人感动:“这种瑕疵是忠贞不渝地爱她的人所不愿看到的。我一直希望,她能成为一份负有特殊使命和神圣职责的杂志,而不是赚钱的工具”。二是“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栏目中的一个“更正”:“本刊上期《新加坡经验之于中国》一文最后一段,因编辑疏忽,出现不应有的失误,特向李光耀先生和作者庄礼伟先生致歉。”

对那位读者的话,我很能理解,但不完全认同。媒体要生存,首先必须经营,经营则就需要赚足够的钱养活自己。杂志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但这种精神并不神圣也不高尚,而是好的杂志应该追求的共性。这种精神,读者也许可以觉得崇高,作为编者,应该感到朴实和真诚。

体现到一个错别字的问题,虽然在所难免,也要有严格的校对机制和追惩方法。我看,负主要责任的不是“疏忽”的编辑,而是总编辑,但要受到处罚的则是执行校对的编辑和负责最后审阅的发稿总编。对错别字的补救,多数报社采取刊登读者来信,找一小块地方做个更正,或者扣点奖金稿费,实际上都不能真正克服错别字。或许,让对此负责的编者直接以真名道歉或更正更为奏效。毕竟少几个钱,找块版面道歉,都比不得个人的名誉更重要。

消灭一个错别字,也许就意味着机制的调整和负责的精神。好杂志应该有追求完美的激情,包括对错别字的预防和打击力度,也得体现出这种一以贯之的认真。

缺点六、若干新闻报道中存在新闻强、评论弱的倾向

这点,我想就一篇题为《李响转会》的文章,谈点对《南风窗》新闻作品和风格定位的看法。我理解中的政经类的周刊,新闻的特色应该包括:

1、敏感的。杂志的新闻嗅觉发达,能捕捉到最时新的题材,能代替读者关注政治和经济的鼻子和眼睛,如果某种程度上发挥嘴巴的作用则更佳。

2、深刻的。作为周刊来说,新闻的时效性不是第一位的,挖掘新闻背后的本质内涵并赋予独到的评论,是编辑和记者努力的方向。

3、服务的。读者对内容的需要有两个层次,一则对新闻的“需求”,二则对内容的“欲求”。要让读者产生需要的同时,产生依赖,得借助我们的内容创造价值。这个价值就是服务,服务于他们对事件和社会的认识,服务于他们的自我成长和追求进步的渴望。《南风窗》的后半句定位“相约成功”,话说得宽泛了点,但也正体现出创造价值的希望。

4、真诚的。杂志跟人一样,只有真诚的人才能感染别人,只有真诚的杂志才能感染读者。这个真诚,既是对内容准确、精确的要求,也是对评论精要、精辟的要求。做到这点,看起来容易,其实需要积累,需要境界。简单来说,如果编辑记者能够对自己说:我的文章没有任何失实,没有任何废话,讲的事情很客观,说的评论很诚恳,我看,就很不错。

《李响转会》一文选择报道的事实本身很生动,内容也不错。遗憾的是作者选择的角度所做的评论。分析这个事件成因的评论中,有三个段落讲得都是中国人才流动机制的变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计划转向市场,以此结合文章副标题《从体育媒体“挖角”看中国新青年的工作价值观》。社会转型,人才流动机制变化,现代青年的从业观更注重自我价值实现……这些,都是讲了好多遍的话题,牵上李响转会的事情,再来重复一遍,是否真有意义?至少,无形中降低了作品应有的价值。报道这个事件靠认真即可,而分析这个事件需要思考。

这篇报道其实是新闻述评,有采访内容,也有背景材料,还有分析评论。类似的体裁,当“新闻+评论”出现“新闻强、评论弱”的时候,不如索性把新闻做得更强,把评论忍痛放弃。如果没有独到、精辟的评论,就把新闻事实挖掘地再细节些,再深刻些。比如,《李响转会》一文中,关于李响转会到《体坛周报》要跟以前曾经攻击过她的记者做同事,如何相处的问题,值得再多问些。我想,这个事件真要分析,也有不少角度可做,比如跟体育产业的勃兴大有关系,跟报业竞争的态势和媒介管理的权力大有关系。甚至,采访几个同行记者的意见与《体坛周报》、《足球》报主编的评价,或许更有启发性。
对这篇稿子的挑剔,是想表达我作为读者的要求:看好的新闻,读好的评论。对记者来说,写每篇稿子都做到这样的程度,可能过于苛刻,为此,建议《南风窗》编辑部可否设立“选题竞争”的机制。对重要的选题,不要由主编安排记者去采访,而是由记者提出对这个选题的报道思路,哪怕是很简单的几行字也可,挑选出最好的计划,参考同事的建议,总结出最佳的报道方式。然后,由提出核心思路的记者去采访。这种机制,既能集中集体的智慧,还能促进记者的思考和内部的竞争。

缺点七、缺乏与读者紧密的互动和对作者的品牌包装

网络媒体优越于传统媒体的一个特点,即互动性强。我注意了下,本期《南风窗》杂志,只有一位发自纽约的专栏作者王茁在文末留了Email地址,其他的编辑和记者都没有留这种联系办法。虽然,可以找到编辑部的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我觉得远不够。给编辑部写信,可以反映读者对杂志整体的意见,而给作者和编辑写信,可以促进读者和他们的直接沟通,探讨文章的角度、写法、观点,或者直接给某个栏目编辑投稿,都更方便化、个性化。

我想,相比给不知道收信人具体是谁的邮件,我们可能更愿意给明确的收件人发信,针对性强,回复效率也更高。比如,我这样的好事者,对《李响转会》文章的个人看法,就可以直接发给作者。这样做的好处,增进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激发了读者的参与热情,也促使记者从反馈信息中得到的启示和提高。也许,时刻面临读者的挑剔,也有利于记者写稿子、编辑审稿子的自我要求呢。因此,我建议,每个作者在文末留下可以公开的信箱,与读者进行保持密切、真诚的交流。

此外,由留信箱的专栏作者,又想到了对记者个人的品牌宣传问题。多数人知道《南风窗》有秦朔,有“窗下人语”,似乎很少知道其他名记和名专栏。如果能挑选若干已经成熟的记者,让他们在编辑部的共同支持下负责个专栏,也许可以造就出新的“窗下人语”和新的“秦朔”。一枝独秀不是春,《南风窗》这样的好杂志还要培育更多的好作者和好专栏。名牌记者和名专栏,也是名杂志的标志之一。当然,这些名记和名专栏,都得给读者留下找毛病的联系办法,比如Email。

缺点八、版式美工存在缺憾,且尚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跟其他杂志比较起来,《南风窗》的版式和美工还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本期杂志有几个小毛病,比如报眉是基本统一的,但也有个别有变化,但变化的时候,没有处理好。P68页《走向世界二百年》,“南风窗”三个字被黑色图片掩盖,似有若无;P79页“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栏目名称用的是绿底白字,掩隐在图片中,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忽略。这样的处理,没有把栏目名表现出来,过于模糊。当页左下角,由于“更正”的格式,留出4-5行,1栏半的空白,也挺突兀。

在这个注重形象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修饰边幅,竞争中的杂志更该如此吧。

***
老实说,买了这期《南风窗》后,我决定下期还买。总体来说,这本杂志很不错,政治和经济都是我们关系的,成功也是我们所渴望的,没有理由忽略“聚焦政经、相约成功”的《南风窗》。我们买它,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相信它会越来越好!

文章评论:放大《南风窗》的八个问题 - 小刀马 - 2001-10-27 17:50:18

小丑现在看问题越来越敏锐了。有几个问题我是同意的,尤其是编作者的邮箱之说,现在比较有名的杂志都已经实施了,这样非常方便而且更具有亲和力。

RE:文章评论:放大《南风窗》的八个问题 - 张小丑 - 2001-10-27 20:19:19

【(张小丑)回复(小刀马)的大作】 好久没看着小刀兄,借此机会,问个好。:)

RE:文章评论:放大《南风窗》的八个问题 - 拿摩翁 - 2001-10-28 00:51:55

小丑好久没有拿放大镜了噢,以前的话我还记得, 偏光镜里看大人物,放大镜里看小人物,这次换了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