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07 次) 时间:2001-10-22 19:43:51 来源:付亮 (fjliang) 原创-IT
《京华时报》到今天发行了148期了,到年底,还将过两个槛,11月份的订阅和年底突破200期。现在各报纸的订阅战已经打得热火朝天,但与各种背景的人员聊天时,大家都说不喜欢看《京华时报》,更有甚者,认为《京华时报》离想象的差得太远了。据说《京华时报》的投资方和管理方也对它的现状非常不满。那么《京华时报》的问题在什么?应该如何改进呢?《京华时报》聚集了大量的报界精英,本不该我说什么,但如果办得不好,沦为一般,将是令人非常心痛的一件事,这里我仅从经营运作和普通读者的身份,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京华时报》从创刊到现在,按管理学的看法,已经顺利度过了进入期和高速发展期,现在处于由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而又恰逢2002年度的报刊征订期,因此如何度过这段时间对《京华时报》的未来非常重要,能否成功挤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把持的北京市主流大众刊物,可能就在此一举。
在进入期和高速发展期,《京华时报》做得非常成功。通过充分利用资金和背景的优势,通过高密度的广告轰炸和建立覆盖整个北京的规模非常大的发行队伍,成功进入北京市场,很快又达到了30万份/日的发行量(《京华时报》数据),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但在进入报刊征订期以来,《京华时报》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首先是报刊栏目策划问题。在8开的小报上采用了连续排版的母子页标题的形式,再加上栏目,分得很细,但也造成了零乱的特点,读者很难找到需要的内容(除非按顺序每页看下去)。有些栏目和页标题非常难以令普通人理解。
建议:(一)逐渐将归类、栏目简单化、通俗化,以利于读者寻找。(二)改变报纸一起连续排版的方式,将大类别单独排版(当然要凑成4的倍数),分别折叠,以利于读者选择。
其次是报刊内容问题。(一)每页报纸都密密麻麻排了非常多的文字,甚至有的页面连一个图形也没有,有的页面还采用了只有在大报上才好用的版块划分,这样读者读报的感觉就剩下一个累了。(二)虽然《京华时报》有很好的背景和众多资深新闻人,但选自其他刊物的内容太多,独家或特色明显的深入分析又太少。(三)部分文章题目让人费解,更增加了阅读难度。
建议:(一)简化版式,增加图形,增大文章内容,减少无意义文章数量,(二)增加独家资料和深入分析,(三)文章题目尽量平民化。
再次是宣传策划问题。《京华时报》是投入广告量非常大的一份报纸,但有操之过急的问题。在报纸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条件下,就大量要求广告收益,甚至实现收支平衡,这是不现实的,而造成的结果是出现大量低假位、低档次的广告,却很少有大的、知名厂家做广告,这将对报纸的定位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处理不当,将降低《京华时报》的定位,而一旦定位过低就很难再提高上来。
建议:(一)在内容较少时,可精选后固定出比较少的版面,以提高形象,(二)推出一些热点的多版专题,以吸引高素质读者,(三)控制广告数量,提供优惠广告价格或广告组合,争取大的知名厂家广告。
最后还有发行问题。虽然目前《京华时报》的发行和《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的发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通过赠送礼品赢来的低端读者(由于目前报纸形象太底),对明年增加高端广告数量,并没有太多的益处,而且将加大总发行成本。
建议;(一)尽快改进报纸,提高报纸的可读性,(二)吸引高端读者的加入。以外,应尽快提高发行队伍的效率,通过代理其他报纸发行等方式扩展经营领域,以降低发行成本。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由于时间紧张,各问题大都没有举例,但确实都是经过和朋友一起分析出来的。这些仅是本人从局外人的角度,对《京华时报》的分析,由于对《京华时报》的实际运作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可能有不合理的地方,望《京华时报》的朋友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