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06 次) 时间:2001-10-21 11:57:52 来源:孙善清 (卖柑者) 原创-IT
论坛是伴随着中国的互联网一起长大的。当网络的概念对普通人还象月宫里的嫦娥一般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时,中国的互联网先行者们已经利用一种叫BBS的东西大逞口舌之辩了。那时的BBS是一种贵族化的东西。说它贵族化,一方面是因为登录BBS要有复杂的操作知识,更重要的是,使用者口袋里要有憋得必欲找地方狂泻的金钱(想想看,每小时十几元的网费,对于只有穷爸爸而没有富爸爸、却又不幸年纪青青的中国毛头小伙子们来讲,可不是小数目)。
后来,随着钱的增多,情况渐渐变了。一些在国外混过几年的留学生们编个计划从老外那里弄来一大笔钱,开始办起了形形色色的网站;一个叫比尔·盖茨的老外编了个叫“浏览器”的东西,鼠标一点沟通无穷,使BBS从技术的客厅搬进了百姓的场院;更重要的是,一批小毛头的爸爸们开始涨工资了,小毛头们开始能买得起电脑上得起网,而恰恰在此时,良心发现的电信们开始降价……
如今的人们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BBS了。因为,当初“水木清华”培养出来的那批家伙差不多都已经变成了新经济的大腕,至不济,也已经做到什么软件公司硬件公司或者不软不硬公司的CEO了。他们要忙着领导中国新经济的潮流,忙着挣钱,对他们来说,目前重要的是做,而不是说,所以他们也不再需要那个BBS。而新长大的一代们看到的BBS则变成了拥有更为民族化名字的“论坛”!
中国第一批互联网的先行者们,第一次在中国人面前表演了什么叫互联网,什么叫新经济,当然,还有什么叫论坛。他们有的做软件,有的倒硬件,还有的匆匆地翻译理论,他们热烈地探讨着技术怎么样才能让我们在一夜之间赶英超美。突然间,他们成功了,眨眼的功夫,大大小小的网站迫不及待地从地下冒了出来。我更愿意把这批先行者们称为中国互联网的“先烈”,一方面是基于他们开辟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是这条道路,却没有让他们走到底。失败就象成功那样来得出人意料,先烈们从从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中亮相登场,又在凄凄惶惶中铩羽凋零,其间也就一年多的时间。真真是兴也勃焉,亡也忽焉!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和先烈们一起悄无声响的,还有论坛。
先烈们在开风气之先的BBS上热切地交流着。他们相信,“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互联网上人人平等,谁都有说话的权利。然而事实上,他们如此笃信的论坛言论平等,在网上却并没有实现。这不是说有人剥夺了“小狗”发言的权利。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上网,也并不是所有上网的人都愿意和他们一样讨论。据调查,令某些人引以为豪的两千多万网民,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集中在城市中经济条件较好的群落中。在这些群落中,学生又占了绝对的比例。思想这种东西往往与胡子成正比,而令人难过的是,胡子长的人却大部分没有上网!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网民没有思想,恰恰相反,互联网并不缺思想,一批批的网民们用互联网搅动着种种新的思潮,只不过,这些思想往往属于业内的精英。这样一来,从一开始,论坛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被业内人士垄断了。
依赖于业内人士的论坛,必然要随着业内人士的变动而变动。在前年到去年初那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产业的各路人马云集互联网,他们是传统中的精英,他们在论坛里纵横捭阖跃马扬鞭。用“火火的网站火火的论坛”来形容那时论坛的情形是再贴切不过。可惜好景不长,网站们很快就缩水挤泡,裁员成了网站发展的主旋律,如大潮般涌来的人才,又如大潮般退去。曾经高朋满座,转眼人去楼空。虽然各个论坛的版主们仍希望人气哄哄,但各个论坛仍日渐冷落。对精英们来说,如今当务之急是找工作,重新定位,而不是聚在论坛里空谈,谈得口干舌噪的嘴巴,现在要吃饭了。对网站们来讲,注意力日渐贬值,人多人少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论坛有一个孪生兄弟叫聊天室,这哥俩虽然长相类似,骨子里却大相径庭。聊天室不需要太多的思想,甚至有时在聊天室里思想纯属多余。聊天室充满着情感的倾泻与交流的渴望,这倒很对了中国独生子女们的脾味。于是一个地方聊腻了,换个站再聊;一个名字用俗了,换个名字再吹;甚至一间屋子不够,多开几个房间,群聊不解瘾,换成QQ单独聊。大人要挣钱,孩子要考试,每个人都象拉满的弓,迫切需要聊天室来放松。因为聊天室不需要精英的支撑,所以聊天室仍旧火爆。网民既在,聊天室不倒。
也许数据最有说服力。笔者对学校一个网络机房的抽查发现,50台机器中,35人在聊天,或在聊天室,或用QQ单独交流;另外有14人在玩联机游戏。抛开一台机器损坏,聊天者竟然占到网络使用者的71%强。
另一个数据更有代表性。7月30日下午3时30分,在OICQ上共建有4139多个聊天室,聊天总人数为33857人。其中“自建聊天室”栏目建有2888个聊天室,总人数达到12326人,聊天室数和聊天人数为最高;另外,除联合聊天室外,“水晶之恋”栏目人数为最多,14个聊天室中总人数为1685人。
对比强烈的是某知名网站的论坛,4个始建于去年8月份的论坛中,贴子数最多的一个为5000多篇,平均每天约15贴。截止7月30日下午3时30分,该论坛新贴子数量为10贴。而有意思的是,10贴中,刨去相同作者,发贴者仅为5人。翻看该论坛近斯贴子,作者也大都为这几人——论坛变成了几个人的小聊天室,哥儿几个自吹自拉自弹自唱地“卡拉永远OK”,不由让人哑然失笑。从论坛内容来看,尤其是一些号称比较专业、比较正经的坛子里,与正题无关的内容也日益增多。
回想当初论坛的热火朝天,真让人感慨万千:“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突然想起《桃花扇》中几句,用来说如今的论坛,倒是十分确切:
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转载请与作者联系:[email protected]
文章评论:没落的论坛>>>这位“孙善清”兄显然没去过真正的论坛 - tears - 2001-10-21 17:12:38
孙的文章在这里: http://www.donews.com/donews/article/1/17352.html 拜托,看看真正的专业论坛是否如你所述吧: 比如ABBS:http://www.abbs.com.cn/cgi-bin/bbs/forum.cgi 比如闪客帝国或者蓝色理想。 再看看这篇文章的后面几段: http://www.abbs.com.cn/news/read.php?cate=3&recid=1470 …… 在很多人的眼中,论坛(BBS)几乎与聊天室没有太大的分别,“灌水”与“拍砖”几乎成了论坛生活的主题。闲逛之后,“没有实际价值”成为许多光顾论坛的网友的结论。或许只有到了ABBS,他们的这一切推断才会变得过于武断。论坛不仅将永远是ABBS的核心,也将永远是未来建筑的策源地、建筑人的聚集地。 每一个ABBS的网友都是网站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同时每个人都从中受益,想来这才是真正适合网站运转的模式吧。 谁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RE:文章评论:没落的论坛>>>这位“孙善清”兄显然没去过真正的论坛 - FJLIANG - 2001-10-22 11:08:43
【(FJLIANG)回复(tears)的大作】 由于整体网站人气的下降和论坛定位不当的问题,论坛也经历着一个决策期,不过一些确实可以解决问题的专业论坛顶住了这种威胁,例如世界经理人文摘的经理人论坛。 其次,我曾经做过论坛经营的研究,如实现线上和网下的结合,真正为参与论坛者提供收益的机会,论坛甚至可以赢利,详见“如何提高高技术含量网络论坛的人气和效果”网址:http://www.donews.com/donews/article/1/16691.html
RE:文章评论:没落的论坛>>>这位“孙善清”兄显然没去过真正的论坛 - 卖柑者 - 2001-10-22 11:54:28
【(卖柑者)回复(tears)的大作】 吹尽狂沙始见金。剩下的是金子,但金子的出现,却正意味着沙子时代的没落。
RE:文章评论:没落的论坛>>>这位“孙善清”兄显然没去过真正的论坛 - 庄稼 - 2001-10-22 13:28:48
【(庄稼)回复(tears)的大作】 好的论坛当然是有的(比如你举的例,我自己的也可以算一个:http://www.myf1.net/bbs/index.asp?boardid=1,每天帖子1000左右),但孙说的也是有道理,从普遍来看,人气旺的论坛好象是真的越来越少了。
RE:文章评论:没落的论坛>>>这位“孙善清”兄显然没去过真正的论坛 - tears - 2001-10-22 17:30:28
:【 在FJLIANG(付亮)的大作中提到:】 :论坛甚至可以赢利,详见“如何提高高技术含量网络论坛的人气和效果”网址 : ...... 论坛可以赢利毫不奇怪,特别对于那些行业领先的论坛。而且赢利的方式相当多,比如培训、出版、特别会员等等。这在部分优秀论坛已经是现实了。 而《没落的论坛》中所指的,其实是所谓“公众留言板”,谈不上“论坛”
文章评论:没落的论坛 - 流星一派 - 2001-10-22 11:14:34
兄弟,只能说你去的地方太少,孤漏寡文,当然这本身也说明你并不比网吧里的人高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