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人走向没落? - 杂题 - 雍弘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28 次) 时间:2001-10-18 22:16:43 来源:雍弘 (雍弘) 原创-非IT

技术工人走向没落?

新疆有近两成的企业工人根本不能胜任引进高新技术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任务,河北的这个比例是一成;内蒙古有近四成的企业呼吁“紧缺高级工”;与此同时,吉林与河北的中高级技术工人流失严重﹍﹍
这是最近一些省区企业调查队的调查结果。调查还说,一方面是技术工人素质偏低,与企业预期十五期间对技术工人的要求差距较大;一方面是技术骨干流失,企业难于留住人才。这两个趋势严重地削弱了企业的发展能力。
显然,目前的技术工人现状不容乐观。
纵观企业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五个技术等级及其文化素质比例,也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多数地区的企业中高级技师和技师的平均比例不到5%,高级工不到30%。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技术工人的平均比例不到1%,大专、高职学历不到6%——这些几年前的统计数字,仍然没有在最近的调查报告中有所突破。
这种现状,与国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和趋势明显不相适应。因为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是建立在工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而高水平的技术工人稀少、中低水平的技术工人为主的等级结构,正在成为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而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企业从认识上、从调整培训管理方向、从进行分配改革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从认识上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企业和职工树立信心面向未来。不可否认,相当一部分工人对企业缺乏信心而出现“混世”思想,是产生整体素质提高迟滞的一个原因;也不可否认,企业生产经营普遍短期行为导致缺乏稳定的技术钻研氛围,是技术人才难以脱应颖而出甚至人才流失的环境因素。目前,国内的技术工种已经高度细化为2万多个,而各个工种的科技含量也日益增强。这种现实和变化表明,如果不掌握至少一门专长几乎难有立足之地。
对企业而言,没有长远眼光和技术人才储备意味着没有未来;对工人而言,丧失进取精神的结果是被市场淘汰。
从分配上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企业拿出厚待骨干技工的政策。收入偏差、住房条件差、工作环境不好,是造成“蓝领能人”逐年流失的原因。因此在分配措施上,企业要对能够创造较大价值的技术工人“偏心眼”。许多企业的实践证明,经济上的厚待政策十分有效。哪里有高薪,哪里就会产生优秀的技术工人,哪里的技术工人水平就会整体提高。
从管理上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企业调整培训制度安排。迫于失业和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工人渴望接受再次充电和增长本领的机会。这种势头需要企业因势利导,做出适应企业发展方向的科学完整的培训计划。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旧的劳动工具已经被高新科技取代了,因此对于传统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等活动必须进行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改革;培训的方向不仅要造就一大批有较强的单一专业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还要着眼于培养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的“技能——智能混合型”技术工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持久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