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企业与风险投资”同床异梦”?(首发中国电子报) - IT观察 - 钟敏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19 次) 时间:2001-10-13 00:36:20 来源:钟敏 (钟敏) 原创-IT

网络经济破灭,在使软件产业浮现水面的同时,也使风险投资(VC)对高新技术信心严重缺乏。对行业理解的偏差与误解,政策的不明朗,使得软件企业最需要资金的时候,风险投资商们选择了观望与等待。
软件企业与风险投资”同床异梦”
本报特派记者 钟敏
“中国的风险投资商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北京赛迪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马翚说。与国外风险投资商不同,国内风险投资公司只有几千万的规模,这使得它们在投资项目的时候多少显得捉襟见拙。
犹疑的VC(小标题)
当记者问来珠海参加本次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年会是否准备好投资项目的时候,几位风险投资商的一致回答是“NO”。已经投资了两家软件公司的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振清表示,先观望同行的做法再说。这是记者在风险投资商那儿获得的标准答案。
对目前二板市场的不明朗,使得这些投资商对自己的投资方向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一位来自上海的风险投资商表示,早在前年投资某家软件企业的时候,就做好了第二年上市套现的准备,而二板市场迟迟未定则把这种预期收益无限期延迟了。由于害怕这种另类“套牢”的遭遇,资金规模较小的国内风险投资商显得异常谨慎。
尽管18号文件的推行使得软件企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就风险投资本身而言,并没有形成有效的风险投资推行机制,如果建立好良好的风险投资发展环境,还需要很长的路走。
国家“投资基金法”起草小组组长王连洲认为,对于软件产业来说,资金会遭遇到法律制度上的障碍,主要是《公司法》、《证券法》等与创业投资的部分内容有冲突。“对于中国软件企业来说,3000万——5000万一步到位是比较困难的。无形资产不能超过20%,期权不能自由转让,这都阻碍风险投资的发展。”
其他的瓶颈还有消息披露不能做公开广告,基金要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等。政策的不明朗使得风险投资商在对待软件企业的时候,更多的是等待与观望。“我们主要是看一些成功软件企业是如何融资的。”一位风险投资者说。
如果说政策方面的因素使得风险投资者犹疑不定的话,那么这种犹疑不定更多地还在于风险投资商对软件行业的理解与业界的理解有不小的差距。“对于中国来说,软件行业已经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使得传统产业升级换代。”CCID研究部主任龚晓峰认为,由于软件本身是战略型产业,使得其所获得的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个“钱”的概念。
当然,风险投资家还必须面对另外一些问题,如软件公司工程管理极度复杂,客户需求不清晰而且总在变化,技术变化迅速,软件企业对新技术疲于奔命,而且软件企业项目总是延期,从而导致现金流环节出现问题,这一切就构成了软件企业发展的不可预期性。
资本:软件企业的双刃剑(小标题)
在风险投资商等待与观望的同时,软件企业对资本却已经开始迫不及待。
“我遇到一位年轻的软件人,他们的产品很好,但是帐面上的数字却正一步一步滑向负数。”浪潮齐鲁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CEO王柏华说。
在中国10000多家从事软件与服务业的企业中,拥有自主软件研发能力的软件企业约有5700家,其中70%的软件公司规模在50人以下,2000年中国软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只有6家。国内软件企业平均规模为30人。
一方面一些企业发愁找不到项目,而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则为流动资金而发愁。王连洲认为,软件生产从事的就是实体经济的生产,对于软件产业来说,风险投资是最为基础的助动器,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力量。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本启动,软件企业才难以规模化发展。
成熟的软件企业已经等不及二板市场的到来,从而纷纷选择了主板市场。尽管主板的要求非常地苛刻,如股本要求达到5000万,连续三年赢利,还有4要有1000人以上,三年内不能有违法行为,但是急需资金的软件企业已经顾不上了。在用友、金蝶成功上市以后,金山、瑞星等一批软件企业已经开始了上市前的辅导期。
而还没有达到如此规模的几千家软件企业,除了等待国家的软件政策以外,只有依靠风险投资。
然而,资本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资本本身就具有趋利性的特征,更何况投机意味颇浓的风险投资?
著名经济学家盛洪认为,包括软件在内的新经济虽然好,但是也会有一个过度投资阶段,因而对新经济的判断不能随着股市波动。“任何一个变革都会带来预期过热、投资过度。”盛洪说。
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使得软件产业浮现出来,但是这种变化在“成就”软件产业的同时,也打击了投资者对高新技术的信心。因为,资本对高科技企业的经营业绩会有放大的效果,这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而在另外一方面,资本又不太注重企业的战略计划。
而在另外一方面,盛洪认为,在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的对话过程中,由于货币资本具有可支付、抵押的特性,使得在经济萧条的过程中,货币资本占据了强势地位。王志东与新浪,王峻涛与8848,都是人力资本屈服货币资本的结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必然有可能对软件企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软件企业与资本融合之路在何方?(小标题)
“由于IT技术目前已经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没有突破性的技术革命,使得小企业越来越困难。”王柏华说,目前的状况是投资者突然发现,拿到钱不知道投到哪部分去。“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软件企业来讲,比较适合做产业投资,而不是风险投资。”
既然软件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已经成为软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软件企业进入门槛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软件企业与资本融合之路似乎在向联合与兼并的方向发展。
不久前,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75%的分额控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马赛克公司和投资了上海的一家无线互联网软件公司。用友已经花费3000万收购了一家做财务软件分析的公司,而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发展总监郑雨林透露,更大规模的并购将会在以后陆续发生。
有意思的是,软件企业的并购案主要是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展开的,就像亚信和齐鲁软件偏爱通信行业应用软件,用友青睐HR、CRM和ERP一样,并购的范围缩小在相关联的资源企业上。
“如果单纯讲二板的推出机制,这对软件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王柏华认为中国软件企业还很小弱小,风险投资仅仅把目光放在“套现”上,会把更大的风险留给后继者。那么这种情况下,这个软件企业就很难走远了。
在王柏华的战略中,小型的软件企业应该被兼并掉。“我们齐鲁软件应该成为一个平台,资本的平台、产品的平台和资源的平台。”王柏华表示,象浪潮齐鲁软件这样的大软件公司可以扮演基金代理人的角色,在保持自己主营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吸纳风险投资的资金,来完成小型软件企业的并购。
“我们好象面透明的玻璃,外面的东西都要接触。这样,阳光能够照进来,但是灰尘却被挡在外面了。”王柏华认为,齐鲁软件熟悉资本市场,也了解这个行业,如果能够搭建成一个资本的平台,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