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2 次) 时间:2001-10-11 00:40:42 来源:一窗八桥 (一屋八桥) 原创-IT
挺进世界杯:体育媒体大打出手(二)
人才大战各有一手
为了应付扩版增刊的需要,早在十强赛开打前一个月,三大体育报纸便在人才的争夺上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传闻三个月酬金高达160万元的李响加盟《体坛周报》是这场竞争的焦点。此前,作为《足球》记者的李响几乎垄断了来自米卢的新闻源。有业内人士甚至极其尖刻地指出,如果《足球》没有李响,发行量将至少下降一半,如果再没有李承鹏,《足球》就可以宣告寿终正寝。尽管这话说得有点过头,但李响对《足球》的影响竟然排在中国数一数二的体育记者大腕——李承鹏的前面,确实说明李响对于十强赛期间的体育媒体竞争局面将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失去了李响之后,《足球》并没有坐以待毙,很快就推出了另一位美女记者——贾岩峰继续跟综来自米卢的新闻,并从资金实力不如自己的同城兄弟——《南方体育》挖走了以有“中国狗仔队队长”之称的秦云等数位骨干。
刚刚创办才一年多的《南方体育》在人才争夺上显然无法与《体坛周报》、《足球》等至少也有十多年积累的报纸在资金上比拼。但他却利用自身已有的影响和其似乎必将是中国未来第一大体育专业报纸的发展态势,吸引了中国另一位与米卢关系甚好的体育新闻界大佬——董路作为其特约记者,并在十强赛之前推出《米卢是谁》长篇连载。
新闻是体育报纸竞争的根本,就象产品质量一样,体坛周报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通过高薪挖脚的方式确定了其在中国体育报刊中的强大新闻优势,同时也为竞争对手筑起了极高的新闻生产成本,让后来者要想超越必须付出比自己更多的财力、物力。
尽管体育媒体人才的竞争已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但目前来看,除了去年《体坛周报》曾经以高薪挖走《南方体育》一位美编之外,主要还是集中在新闻采编人才上。相信随着体育媒体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广告、发行等其他人才的争夺也必将在不久的将来趋向火暴。
内容风格大比拼
《南方体育》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跃升为中国体育报纸三强之一,与以往所有体育报纸完全不同的内容定位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许多读者反映,以前他们看《足球》,1995——1997年期间开始逐渐从《足球》转到《体坛周报》,而如今很多人已开始转看《南方体育》。目前,《南方体育》和《体坛周报》的关系就象1995——1997年期间《体坛周报》和《足球》的关系一样。如果《体坛周报》再不在内容上进行改良,就象《体坛周报》取代《足球》成为中国体育报刊老大一样,同样的事情再发生在《体坛周报》和《南方体育》之间就决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作为十多家杂志总代理的天意华公司总经理周穗青是一位资深球迷,他看体育报的习惯就经历了上述过程。现在他一般会同时买《体坛周报》和《南方体育》两份报纸。当问到他如果只能在两者之间选择其一时,他犹豫了好几分钟才说道,还是买《体坛周报》的可能性大一些,因为他是专业球迷,对专业的东西要求比较多,而在这一点上,《南方体育》至少目前还无法和《体坛周报》相比。同时,他还说道,在中国就是经常看体育报纸的人,象他这样专业的都不是很多。周穗青喜欢《南方体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文风不拘一格,不象《体坛周报》、《足球》那样象教科书一样的说教。
《南方体育》公开打出的旗帜,如“体育娱乐化”,“坚定不移地以有趣抵抗无趣”、“中国第一份雅皮风格的体育报纸”将他们想办什么样的报纸表露得十分清楚。当然就象周穗青说的那样,《南方体育》在专业上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但他毕竟只是一个满周岁没多久的孩子。事实上,《南方体育》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并从今年开始着手从各个方面大力改进,只是因为经济实力远不如人,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超越。
〈体坛周报〉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新闻信息量上,而这一点短期内其他的报纸都不可能超越。〈南方体育〉若真的想在明年世界杯期间取代〈体坛周报〉成为中国体育专业报纸龙头老大,不进行大手笔操作,在新闻源的争夺上与其尽快缩短差距,只能是痴人说梦。除了在十强赛开打之前,挖到李响等一批各有所长的编辑记者之外,《体坛周报》在其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构建起一个遍及世界各地的新闻供给网络。李响等人的加盟只是进一步加强了他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并不给竞争对手任何可能对自己构成足够威胁的机会。作为老大,《体坛周报》自然不愿屈膝向小弟——《南方体育》学习。尽管许多读者因此都骂《体坛周报》太沉稳没有一点年轻人的气息,但作为一个真正的球迷,目前你还非买他不可,因为只有他能提供足够多、足够详细的体育资讯。为了保证每期报纸均有足够多信息量,《体坛周报》的版面从来都是密密麻麻,图片、标题、头版导读都很小,和《南方体育》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足球》涉及的面相对《体坛周报》和《南方体育》来说本来就要窄很多。20余年的历史又成为了其难以挣脱的鞍绊。一手将《足球》做大的体育新闻界老前辈——曾担任该报十多年总编辑职务的老严就是当着现时《足球》的有关人员,也都毫不客气地说,都20年了,还是和以前一样做报纸,不被淘太才怪!20年来就是叙事方式也都一直没有太大改变,《足球》自然很难再受到口味早已一变再变的读者追捧。《足球》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如果再不改进就很可能被切底淘汰的世界杯出线年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一年前还在不断利用深圳平安“七君子事件”将自己打扮成正义化身的《足球》自从在自己的报纸上向平安道歉之后,也开始有了调侃的成分和不那么严肃的内容经常穿插在报纸版面当中,以满足读者新的阅读需求,但仍脱不了一以惯之的习惯。就是今年改革之后的报纸,也时不时可以看到类似于“米卢笑了笑说道”等象小学生写作文一样的叙事方式。
趣味化不如《南方体育》坚定不移,新闻量不如《体坛周报》门路之广,曾经如日中天无人可比的《足球》在内容风格上的不伦不类,注定其至少暂时还无法重振昔日雄风。落后就要挨打!如果再不进行切底的改革,〈足球〉在失去老大的地位之后再沦落为排在〈南方体育〉后面的老三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后续部分还有“经营策略大相径庭”、“促销策略各出奇招”、“广告究竟是坟墓还是宝藏”、“体育媒体何去何从”、“谁会笑到最后”等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交流方式:email:[email protected] qq: 54661213
文章评论: 挺进世界杯:体育媒体大打出手(二) - 摩天居士 - 2001-10-11 09:16:36
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最终在这个圈子里混得好的,必然是能写出优秀内容的作者。竞争越激烈,从长远看内容就越重要。我估计,李响只是第一个例子,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足球》实在可惜,记得92、93年我是最爱看《足球》的。当时我还年轻,总觉得一个破球怎么能写那么多?可《足球》能让我几乎篇篇爱看,我觉得非常很神奇!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94年初我给《足球》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预言巴西将夺取冠军,德国不足虑,一篇是赞扬米卢,并希望中国聘请他当教练。可惜两篇文章都石沉大海。 记者们,写手们,连续写出几篇好文章,就能逐渐吃香了!最近在IT媒体界有一匹黑马,他就是《计算机世界》的记者孙小羽,只是最近十几天看不到他的文章了。我估计他岁数不大。 内容为王!
RE:文章评论: 挺进世界杯:体育媒体大打出手(二) - 咸鱼 - 2001-10-11 16:11:33
哪里能看到你所提的记者的文章? :【 在摩天居士(入云龙)的大作中提到:】 : 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最终在这个圈子里混得好的,必然是能写出优秀内容的作者。竞争越激烈,从长远看内容就越重要。我估计,李响只是第一个例子,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 : 《足球》实在可惜,记得92、93年我是最爱看《足球》的。当时我还年轻,总觉得一个破球怎么能写那么多?可《足球》能让我几乎篇篇爱看,我觉得非常很神奇!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94年初我给《足球》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预言巴西将夺取冠军,德国不足虑,一篇是赞扬米卢,并希望中国聘请他当教练。可惜两篇文章都石沉大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好,我是咸鱼 http://www.softuser.com
RE:文章评论: 挺进世界杯:体育媒体大打出手(二) - 摩天居士 - 2001-10-11 18:09:07
【(摩天居士)回复(咸鱼)的大作】 孙小羽的文章donews里就有,李响的文章可到www.sportsweekly.com.cn上看,现在就有!
RE:文章评论: 挺进世界杯:体育媒体大打出手(二) - 稻草人(可可) - 2001-10-12 00:54:26
【(稻草人(可可))回复(摩天居士)的大作】 但是我认为首先要有工作平台
RE:文章评论: 挺进世界杯:体育媒体大打出手(二) - 摩天居士 - 2001-10-12 11:34:26
【(摩天居士)回复(稻草人(可可))的大作】 1、再明显不过了,我不想再多解释。 2、如果我们和巴西队比赛,我相信巴西队会发怵,而我们则毫无心理负担。杨晨过去踢甲A的时候我见过,当时他是希望之星,但打甲A动作僵硬,不敢过人,只是国安替补。其实杨晨的身体条件很好,到了德国之后自然没有心理负担了,于是就发挥出来了。至于以前杨晨替中国队打进的球,大部分进的都很艰难,而且面对印泥、柬埔寨这样的八流球队如果再不进球还当什么前锋?进得多才能说优秀,进个平均数只能说他一般,可他现在连一般都不是。即使在德国,如果他一个赛季不进几个球,估计连替补也打不上了。进球是前锋的职责。杨晨的心理素质其实不行,技术也不出众,就是身体条件好。 当时宣传杨晨,原因之一是他还能进几个球,原因之二是郝海东缺阵,原因之三是杨晨在德国踢球,而且帅气。 3、马明宇根本不行,可惜现在找不到一个比彭伟国更强的中场。 4、你知道专业球员的水平吗?职业球员在带球时可以不看球,但一定要眼观六路。别说当时于根伟和杨晨站一条水平线上,即使稍在他身后,杨晨也能看见或感觉到。所以我坚信杨晨看见了于根伟,否则他不可能看见远点,就是在胡传。 十强赛开始前有人采访杨晨,请他谈谈对郝海东的看法。杨晨说:“郝海东是国内最优秀的前锋,我会和他配合好的。”这是什么语气?杨晨还特意强调“国内”!以示不包括他。当时杨晨在德国表现一般,而郝海东在甲A频频进球,至今都是中国第一前锋,杨晨的口气未免太大。 我过去也喜欢杨晨,因为他帅,身体条件好,谦虚,但有点名气之后就开始目中无人了,自以为是中国第一前锋。和郝海东相比,他的身体条件当然更好一些,但心理素质、足球意识都远不如郝海东。加上这次在十强赛上的平庸表现,尤其是最后一场球的那个丑陋表演,我对杨晨不再看好。虽然今后打比赛他仍有可能上场,尤其是他具有对抗欧洲球员的身体条件,完全可能以正选参加世界杯(那时估计他没有心理负担了),但杨晨绝不是一个一流的前锋。 至于于根伟说的那番话,当时并没有提到前锋的名字。但于根伟既能打前卫也能打前锋,而且更是前锋,对卡塔尔队时他不就是替补前锋吗?你的忘性是不是有点大呀? 我知道大多数人都喜欢杨晨,而且现在国家队战绩优秀,没人愿意出来说不好听的话。可我不喜欢虚假的圆满。
RE:文章评论: 挺进世界杯:体育媒体大打出手(二) - 摩天居士 - 2001-10-12 11:37:09
【(摩天居士)回复(可可)的大作】 发错地方了,sorry! 不错,是要有工作平台。如果暂时没有,确实不太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