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1 次) 时间:2001-10-10 09:18:09 来源:烟花 (烟花) 原创-IT
浪漫之夏
——侧记首届“中华杯”多媒体作品大奖赛
早上我醒来的时候,发现置身于雅鲁藏布江的大峡谷中,各个层带的美丽植物环绕在我的周围。我向它们扑去,它们却像水中的涟漪般散开。层层细波把我带入江南水乡,同里的美妙风景还没看够,一股强劲的力量又把我拉入了南京博物馆的虚拟现实中。我就像是在另一个世界旅行,从恐龙到大熊猫再到古老的中国龙,看到云南的民族绚烂、看到壮族的依依风情,还看到了龙门的巍巍石佛。风光未消,身边就又跳起了各民族的舞蹈,唱起了京剧,皮影戏也演了起来。正迷惑间,忽然就掉进了数学的迷宫,为解不惑,间或翻了一下《十万个为什么》,发现那么多的问题也不过是放在了一个小小的光盘中,于是感慨数字化为传播带来的便利与革命……
看了以上一段文字,千万别以为我是在呓语,那是我观看首届“中华杯”多媒体作品大奖赛作品演示时的感受。
首届“中华杯”多媒体作品大奖赛同时是第九届“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国际大奖赛的中国赛区比赛。“莫必斯”来自于浪漫的法国,因而就像我引文中描述的那样,带上些许浪漫情怀也丝毫不为过。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整个大赛作品演示过程虽然竞争十分激烈,但从头到尾却都是活泼与浪漫的。
印象
——“就像是在看电影”
8月20日,复赛的作品演示被安排在北京广播学院的多功能厅。
9月5日和6日,决赛的作品演示被安排在北京科技会堂演播厅。
两次的安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安排在像电影院的环境中:中间用一个投影仪与计算机接驳,投到舞台正中的屏幕上,两旁是大型的扩音设备环绕,下面宽厚舒服的座椅上坐满了观众。
也许是组织者要有意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气氛,评委们也坐在下面的观众席中,分成两排集中坐着,后面则是许多赶来观摩的专家。演示时,大家很放松地看着,被声音、图像以及解说所吸引。当记者感叹这次比赛演示组织出色的时候,一位年纪大一点的评委从记者前面回过身来,说:“就像是在看电影,是吧?”
“深有感触!”旁边的许多人都附和着。看来多媒体电子出版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丰富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有机结合,电影化的形式正是多媒体吸引人的力量之一。
除了演示场景气氛的渲染,从本次大赛作品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来看,不少作品中也都运用了影视技术与影视的表现手法,如《再现世界》中的几个3D处理影视镜头,《自由与荣耀》中的片头片尾动画,还有很多作品中大量运用了蒙太奇、光影效果等手法,都在影视处理上下了很多功夫来吸引消费者,而这些影视画面更是使本次大赛给人留下了看电影的深刻印象。
作品
——技术的进步
本次大奖赛的技术进步是值得一提的,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虚拟现实技术(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它是开放的、可扩展的、工业标准的景象描述语言,用于在Internet中描述3D景象或世界)的进步。
作品《华夏瑰宝》,整体就是用虚拟现实来架构的。它把整个南京博物馆虚拟了下来,大到南京博物馆的外观建筑,小到里面的一件展品。移动鼠标,你就可以在南京博物馆的任何一幢建筑,任何一个展室中移动,如果对某一件展品感兴趣,马上可以点击放大观看。可以说,是把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了极致。这部作品的设计师动情地对记者说:“我们可是拍了四万多幅照片,从中精选了三千多幅,才完成这部作品的,照片的拍摄和剪贴工作都快把我们累死了,但看到今天的成绩,我觉得是值得的。”
《老舍先生》同样对老舍先生的故居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让人宛若置身其中,亲眼目睹曾经是老舍先生身边的大小事物。值得一提的是,《老舍先生》的制作单位清华同方光盘中心就是上届“莫必斯”获奖作品《布达拉宫》的制作单位,在《布达拉宫》中率先使用虚拟现实,结果收到奇效而获奖。而《老舍先生》的虚拟现实技术却是在《布达拉宫》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技术的进步不光表现在虚拟现实上,《十万个为什么》将300万字集于一身,还配备了4260个关键字检索、120多个动画、40多小时声音,将这么大的内容量放到了一张光盘上,其中运用了层层压缩技术,令人叹为观止。《数字圆明园》将已经湮没的圆明园重新仿真,3D化,重现在我们面前,播放时的风景是把圆明园从空中俯瞰,巍巍壮观。
——人性化的进步
“科技以人为本”,不单是一句广告词,它已经深入人心,在此次大奖赛的评审过程中也体现了由纯粹重科技到兼顾人性化的转变。
《国粹——京剧》和《中国红》都采取了功能键的方式,两个作品的功能键一个是隐藏的,一个是浮现的,使得读者能够运用快速指令完成操作。《中国皮影戏》也做了一个可以轻易拉出的主界面,读者可以轻易到达任何一个想要去的部分。而且大部分参赛还都有历史功能,读者可以方便地回到以前看到地界面。
《和谐的家园》独具匠心,把Windows操作系统中常用的“开始”按钮放到了光盘中,使得读者能够随时变换自己的方位。而且为了不影响读者观看光盘中那些珍贵的图片,把一些文字介绍设为隐藏,细微之处体现人性化的关怀。
《壮族》则干脆做出一个精美的壮族村寨动画图像,让读者了解壮族的生活,而且任何有关壮族的资料都和这个村寨紧密相连。
《海外华商》吸收了大量国外光盘的特点,采用FLASH技术制作,层层路径都显示在页面中,文字和图片的跳动让人看上去就很舒服。
《拇指姑娘的虫虫世界》为了体现其面对儿童的人性化,所有的帮助通过拇指姑娘的语言来表示;讲拇指姑娘的故事时,采用童声朗读;介绍各种昆虫时,通过一段动画来先吸引住儿童,完全体现了其对儿童的人性化设计。
像上面方便读者的人性化设计的地方还很多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花絮
——动人的解说
有一段演示的解说非常动人,也是本次大奖赛最重要的一个花絮。这段演讲是由清华同方光盘的许老师讲演的《老舍先生》,作为光盘本身从内容到表现形式各个方面并不算是最优秀的,但是,肯定是给观众印象最深刻的,这就得益于解说本身。
解说在《老舍先生》悠扬而又有点悲呛的音乐中展开,配合许老师有点沙哑的声音,诉说了老舍先生从年少到求学、出国、回国再到遇难的全过程,为我们再次展现了一个伟大人生的完美历程。开始解说的时候,下面还有一点杂声,但慢慢地,全场寂静了下来,到解说完成,整个演示厅寂静无声好长时间,这时,有一个评委说,“有没有有关老舍先生遇难那一段的细致介绍?给放一下吧”,于是出现了臧克家老先生声泪俱下的回忆场景,当时是全场为之震动,眼泪在好多人的眼眶中打转。
——认真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最是忙碌,他们细心地安排着演示秩序。每次一个参赛单位演示时,马上就要让下一个单位在旁边准备;有的参赛单位自带电脑,有的则没有,但演示顺序却是预先排好的,所以就会经常看见工作人员在一个演示完成后忙碌地把投影仪接驳到另外一台电脑上。由于工作人员的认真安排,一整天的演示几乎是完美的。
参加演示的单位工作人员也十分认真,记者就看到一位来自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为了做好下午第二个出场演示的准备,中午别人休息的时候就搬着电脑等候在演示厅旁,准备提前进场调试。那天很热,为了保持解说的权威性他却戴着领带,这种敬业的精神很让人感动。
——浪漫的结尾
在复赛时还有一个浪漫的结尾。
《拇指姑娘的虫虫世界》是最后一个演示的作品,当它演示完成后,主持人上台宣布:“今天的作品演示到这里顺利结束了!”话音未落,忽然响起胜利的凯旋声,投影屏幕上的动画中跳出了一批小虫子来吹奏欢快的音乐,惹得满场观众大笑。
当时的情况是演示人员不小心动了下鼠标,而恰好就到了吹奏凯旋曲的场景,巧合造就浪漫,因此,这次大奖赛的复赛演示也就有了一个浪漫的结尾。
输入需设置字体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