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84 次) 时间:2000-07-26 00:45:47 来源:单小海 (单小海) 原创-IT
人人哥伦布 事事茫茫然
林行止先生(香港著名政经评论家)
现在众口一词说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万众一心地为它的未来描绘出一幅绚烂的远景,可是,对它如何创造财富?怎样改变未来(生活及商业方式)?大家似乎朦朦胧胧茫茫然。
和其他行业一样,互联网的建立亦需要巨额资金,这即是说,在它能够顺利远作并录得业绩(绝大部分亏损和偶见与投资额不相称的低微利润)之前,资本性投资十分庞大,甚且可说是个无底深潭,
互联网对资金的需求,使不其然想起十五世纪哥伦布四出游说国家君王融资其探险的旧事,表面上,互联网和哥伦布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它们有相通之处。在集资方面,现在比十五世纪财富只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上容易,如今资本市场十分成熟,加上藏富于民,而此富大部分来自股票升值,意味人们“食髓知味”,对“有前途”行业的股票兴趣甚浓,因此令大部分草创的互联网公司不悉没有“第一注资本”(通常来自双亲或喜作渔翁撒网式投资的富翁富婆),加以“内部资源”丰富(来自姨妈姑姐及朋友同窗)”,“外部资源”如风险资金亦不匮乏,当一切就绪之后,还有纳斯特和创业板,可说资金供应源源不绝,只要有好意念(特别是好口才——,乐于投入的资金真是取之不竭,投资在互联网和赞助哥伦布的海外探险,抽丝剥茧观其本质,两者几乎同出一辙。
哥伦布欲落实其探险计划的先决条件是集资造船(船是资本财即固定投资),这便是启动任何工商业活动的资本性投资。不过,包括哥伦布本人在内,谁都不知道这种资本性投资能否获得合理回报,而他的船队(第二次出发时船只十七艘男性船员一千二百余名)能否如其所言成功抵达印度?究竟有多少船只能够安全抵达“印度”?航程多远耗时多久?以至船队能否经得起狂风巨浪?在在都是未知之数。这种不明朗的情况有二种必然后果,其一是集资不易;其一是如果哥伦布把船队上市,其股价必受探险航程将面对众多不可知风险而且成效未卜的影响而激升急跌!
现在人们都知道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资助哥伦布的探险活动,对他此前与乃弟一共花了七年时间四出奔走向葡萄牙和英国国王以及无数王公贵胃推销其计划但均无所获的情况则不大清楚;哥伦布艰巨的集资过程,说明对这项绘声绘影想像力丰富(也许用“天花乱坠”及“车天笃地”形容更恰当)的计划,听得津津有味者多但肯投资者者少(当年没有OPM这回事,所有投资均是投资者自掏腰包的“真金白银”),所以如此,主因并非这些欧洲君王贵族地主出于资财,而是他们看不到什么时候才有回报,经济效益毫无着落,准投资者(当年称为赞助者)遂纷纷打退堂鼓。法国国王查尔斯八世最初态度冷淡,并无举,后来表示愿意考虑,这才激起其“死敌”西班牙女王“融资”此项史无疥例的海上探险!
有创意有干劲的网络创业者,在传媒一窝蜂起哄、分析者一致叫好下,一如前述,获得融资问题不大,投资者狂热与兴奋形成的市场风气——投资网络是进步、不敢沾手是落后的象征——意味有意投入此行业的资金多不胜数,令创业资金成本日低,这对必须在固定资本财上投下巨资的互联网业帮助极大;当然,并非所有人都盲目看好此种前景未卜的行业,众多“价值投资者”(对有关投资回报斤斤计较的投资者)如股神毕非德对此便疑虑多多,对有人“不理性亢奋”地把股价炒高至下三重天大不以为然。事实上,这种优虑绝非多余,尚幸股市未因此掉头下挫,不然互联网公司的巨额固定资本性投资便融资无门。
投资界对互联网疯狂心态促致股市起狂潮,但它何时降温、退潮?答案是在其开花结果时!哥伦布船队误入“歧途”,找不到印度而去了他索性名之为西印度的加勒比海群岛巴哈马以至北美,带回的货物不论丰薄,意味人们的幻想开始消失,当投资者只数并估计这批货物的价值和市价时,一切回归现实,这不是说这些“洋货”不值钱,而是说所值与人们一厢情愿的想像大有距离。哥伦布的四次航程花了不知多少钱,有史家甚且说融资其海外探险活动令西班牙变成外强中干终于中落,当然,哥伦布取终为其主要投资者拓展了版图,令西班牙女王威声远播对人类历史贡献更大,亦使伊莎贝拉名垂青史),亦引起绵延数目年西方列强掠夺海外殖民地的箅腥战争,但实际经济收益不大!当前的互联网狂热会否陷此窠臼?现在断言为时尚早,不过,如今的情况和十五世纪皇室融资哥伦布探险颇为相似。当前的投资者(包括相当部分的经营者)只知互联网前途无限,但对其做什么生活?能否成功?若成功会带来什么商业效益?虽有天马行空式的幻想,但只有非常模湖的期待——这和当年西班牙女皇对哥伦布海外探险的态度毫无二致。
融资互联网,由于金额属天文数字,我们不得不检讨其对货币政策会有什么影响?由于现在无头绪,意味投入的资金在现阶段完全没有生产力,就投资角度看,开拓互联网业务的投资有如掷进深不可测的黑洞,必须持续投入才可望有收成,但长此下去,把资金投入没有效益的行业,意味货币供应大增长率生产力未能同当上扬,通货膨胀压力肯定增强,投资者绝不能等闲视之。
选自《万科周刊》352期(2000年3月)
好文章! - 左轻侯 - 2000-07-26 16:27:11
读之有不寒而栗之感
Re:好文章! - 兔兔(=^^=) - 2000-07-26 18:03:46
跟风:也愣了一下,比的好
Re:好文章! - 浩子 - 2000-07-27 09:49:58
写的好,我看现在咱们谩骂的文章很多,真正说道点子上的文章却太少!
可怕的是,这是林先生今年2月写的文章 - 单小海 - 2000-07-27 14:10:10
林行止先生在香港写评论,他写的东西和咱们的所谓“互联网评论家”放在一起,高下立判,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 可怕的是,这是林先生今年2月写的文章,可是这半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尽管很多人自吹说是‘一日千里’),好象都是在印证他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