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论:亚洲:继续打针、继续吃药(1999) - 冷眼观潮 - 单小海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0 次) 时间:2000-07-26 00:04:36 来源:单小海 (单小海) 原创-IT

亚洲:继续打针、继续吃药
单小海

小渊先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他现在已经死了)。在六月中旬举行的七国首脑会议上,这位在危机中艰难度日的首相不无欣慰地宣布,日本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达到1。9%,以年率计,增幅为7。9%。小渊表示,日本经济有信心在本财政年度内恢复增长。对一直在衰退的阴影中苦苦挣扎的日本来说,这的确可以算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日本央行的季度“短观”报告显示,该国商业信心第二季度继续改善。
99年,类似的“好消息”不断传来。日本的近邻南韩,在亚洲率先呈现复苏的迹象:失业下降、出口增长,首季经济增长高达4。6%,股市由年初至今升幅累计近五成,并在6月创下了八个多月来的新高;金融危机重灾区之一的印尼,99年经济亦开始反弹,首季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长1。34%;香港政府更是豪迈地宣称,将在今年的第三季度结束GDP的负增长;而在中国大陆,股市井喷、成交屡破天量,红火局面堪称激动人心。。。。。。
看起来,亚洲经济正在大步地走向复苏?
经济复苏意味着就业增加、收入增加,人们的口袋重新鼓胀起来。对亚洲国家及其民众来说,这正是他们所想要的——亚洲也的确需要好消息来振奋振奋了。但是

警惕“提前康复”的后遗症

今天,大家承认,亚洲经济危机的爆发有着内在的必然性。以出口为导向的东亚发展模式,在政企关系、银企关系、产业策略、企业发展策略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结构性问题。正是这些先天的缺陷和纠结的矛盾,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金融危机是亚洲经济痼疾的总爆发。
爆发是痛苦的,但爆发比沉疴不起要好。危机迫使这些年一路高歌猛进的亚洲重新思考和检讨自己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并使这些国家放慢步伐,着手改革他们的经济体制,着手调整产业结构等更根本的问题;对那些虚肿的大企业来说,危机正是进行方向调整、管理改革、技术革新的大好时机—–在低潮中,调整的阻力最小,成本最低,效果也可能最显著。
危机是除草剂,是企业加快优胜劣汰的好时机。那些浪费宝贵资源的企业更快地倒下,而着眼未来的优秀企业,在危机中能够更快速地成长;更有一大批的新兴企业,能够以比较小的进入成本,开始它们灵活的创业。从这个意义上,危机正是亚洲经济的一次绝好的调整契机。
在亚洲经济结构调整远没有到位之前,提前到来的种种“好消息”会不会使我们头脑发热、扔下药方,再次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所谓的上升行情中去?提前“康复”,是带给我们一个外强中干的巨人,还是会还给我们一个凤凰涅磐的亚洲?

发表于99年6月之《万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