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论: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1999) - 冷眼观潮 - 单小海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8 次) 时间:2000-07-25 23:50:22 来源:单小海 (单小海) 原创-IT

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单小海

看起来,这个初夏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彩电降价了。在传媒的爆炒下,降价的始作俑者长虹自然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热闹下面是泡沫

传媒把注意力从意识形态转向经济、转向企业,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仅就降价这个话题,其实并没有太多值得讨论的意义。据披露,长虹雄心万丈的“垄断彩管”已经被市场证明是一次错误的决策,目前长虹电视整机库存达300万台,彩管100万支,积压资金逾80亿。所以我非常同意某学者的判断:是次长虹降价,是彩电行业重复建设引致生产过剩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巨量的资源被投向低层次的重复建设,形成了惊人的资产沉淀,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艰难进程中,这些沉淀资产自然要求被释放、被消化。正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年此起彼伏的“降价”声浪。
但是话说回来,降价也好,涨价也好,都应该只是企业根据市场和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的战术选择,传媒没有过分介入的必要。道理非常简单:作为一家企业,长虹最终必须面对的是市场、是消费者,而不是新闻媒介。
很遗憾,我在这里说的只是“应该”。实际上,大家都明白,中国的市场经济还远远没有发育成熟,中国的企业更没有真正树立起着眼未来、着眼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就以民族彩电业为例,现有的主要产品技术含量并不高,更何况大屏幕显象管、机芯等核心技术都得仰人鼻息,铸造民族彩电业的核心优势刻不容缓。但现实是,即使是以彩电业“老大”自居的长虹,在这方面也鲜有动作。所以我们看到,一旦遇上什么市场变化,这行业“老大”的第一反应仍然是“降价!”———这可能也是它手里攥着的最后一张王牌了。

长虹,你以为你是谁?

值得玩味的是,抨击同行仍然是长虹向传媒发言的浓墨重彩的章节。“长虹企业策划部部长”义正词严地痛斥彩电市场的“贴牌大军”,指责他们扰乱了彩电行业的正常秩序,并宣称长虹发动价格战是为了给“正规的彩电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在一个局外人耳里,这话怎么听怎么不是味儿。这长虹怎么一发话就俨然一副行业护法的口吻,全忘了自己只是参与市场竞争的诸多企业中的一员,并不比别家多出什么神圣的权利,更没有被授予行业管理甚或执法的特权。
当然,这调子我们并不陌生。长虹素以“老大”自居,“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其总经理倪润峰颇喜欢用的一个词就是“清理门户”。就在几个月前,倪解释自己囤积彩管的动机时,也是大谈什么“对付不要命的”等等等等,让人恍惚以为面对的是一位江湖上的绿林好汉,而不是一位现代的企业经理。这种话语习惯后面隐藏的思维取向和行为定势,离市场经济有多远?
看来,长虹虽然是股份制企业,是上市公司,但它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却时时露出计划经济的尾巴。要建成真正的现代企业,要冲击“世界500强”,长虹的路还很长很长。

机票何时再打折?

这边,彩电降价了;那边,大家都盼着机票的价格也能够降下来。这个“大家”,指的是自己掏腰包的乘客和自个管发工资的航空公司,不包括“国家民航总局”。因为正是后者于年初下达紧急通知,从2月1日起,各航空公司机票一律不许打折,所谓的“机票价格大战”于是偃旗息鼓。
但是航空公司的日子因此好过起来了吗?4月,客运量居全国第一的南方航空公司公布的年报显示,该公司98年度录得5。43亿的亏损,打破了H股亏损记录。南航向以行业佼佼者著称,改革步伐迈得最早、经营透明度最高,可以说,它的5亿亏损只是众多航空企业惊人亏损的冰山一角。
航空公司为什么亏损?报纸给我们列举了种种原因:航线过剩啦,运力过剩啦,经营粗放啦,等等等等。但是在种种原因的背后,有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航空公司仍然没有摆脱过份浓重的行政色彩,导致没有也不能真正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运作,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就以机票打折事来说,在国际上,机票价格都是允许浮动的,不同的机型,不同的航空公司,不同的起飞时间,甚至不同的购票时间都会有不同的价格。同理,在中国,在机票价格超出市场接受的情况下,该不该打折,该打几折,应该是由市场来确定,由航空公司自己决定,而不是由“民航总局”来一刀切。
事实表明,机票不许打折,航空公司的竞争力却大大地打了折扣。这已经被许多航空公司列为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虹老想把不该自己管的事揽上身,航空公司却是没法把自己的问题自己扛。对比之下,令人感慨。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步入了第二十一个年头,市场经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从所谓的行业自律价,到机票的不准打折,再到今天新一轮的彩电战,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问题,越来越大的阻力。尤其是企业与行政的关系长期以来暧昧不明,实现有效分离对双方都可能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
在新一轮的彩电价格战中,再一次听到了类似“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限产限销”的鼓吹。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企业可能免不了躲回政府羽翼下的软弱,而政府也可能按捺不住干预的冲动。但是无论代价多大,只有把自己的问题都自己扛,只有把自己的命运真正交给市场,中国的企业才有明天。

发表于99年4月《万科周刊》,《南方周末》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