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崇拜吗? - 第四种权力 - 电子情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8 次) 时间:2001-10-05 18:10:41 来源:电子情 (电子情) 原创-IT

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崇拜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崇拜,被认为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加速器。但是,一位青年朋友却告诉我,现代社会更崇尚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人性的充分张扬。每个人都可能是一部神话。这个时代又有谁真正值得我们崇拜呢?谁说我们一定要崇拜某个人?谁说我们一定依赖榜样的力量?

  

  主持:电子情(杭州简邦信息机构 昝爱宗)

  特邀:蓝墨水(杭州《都市快报》专刊中心主任 孙昌建)

     老  枪(《今日青年》杂志编辑部总监 范军)

  

    有些在上个世纪很有影响的人生词汇正在变得无足轻重,比如,崇拜,今天我们很少用这样庄严的词汇了

  

    电子情:在不久前对高中生进行的关于”你最欣赏(或崇拜)的人是谁”的一项调查显示,有2.8%的人欣赏、崇拜自己,选择率排在第六位。有的同学还表示,谁说我们一定要崇拜某个人?”现代社会更崇尚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人性的充分张扬。每个人都可能是一部神话”。有些在上个世纪很有影响的人生词汇正在变得无足轻重,比如,”崇拜”,今天我们很少用这样庄严的词汇了。这是一个进步吗?

    老枪:如果以经典解释作为标准加以衡量的话,我们这个时代无疑是大师缺席、英雄失语的时代。至少没有像孙中山、毛泽东那样活在民众心里的英雄。

    电子情:现在距离辛亥革命已经整整90年了,孙中山、陈独秀只是属于上个世纪的人物,他们的崇拜者都已经老了。

    蓝墨水:我周围的人都非常崇拜毛泽东。道理很简单,从1921到1949,28年的时间,一个新的国家就从共产党手里诞生了。如果从1935年遵义会议算起,才用了14年时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的地位,用现在官方的话说,叫实际上确立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而事实上只有到了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才成为党的领袖人物。当然朋友们谈论不会全说这些党史知识,我们大多谈的是他的气质,他的风度,谈他的诗写得好,书法好等等,包括他喜欢吃红烧肉都可以成为一种美谈……一旦有了细节,崇拜也就具体了,比如我们会说到泰森手臂上毛主席的画像,这可能是这位拳王力量的源泉,就像我们今天热炒齐·格瓦什一样。当然伟人也有毛病,但是伟人一出拳,三座大山就被打翻在地,这种时候说什么缺点,孰轻孰重,谁都心里有数。

    老枪:在眼前这个注重眼球经济的商业年代,大众英雄是张朝阳、柳传志们,他们的亲和力抑或对时代的影响力不容低估。这是一群活在传媒里、活在民众嘴上(当然不一定活在民众心里)的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与当今世界的诸多领域休戚相关。这些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时尚、军事等等。崇拜他们的大有人在,我是干传媒的,我知道崇拜他们的都是些什么人,这些人正年轻。

  

  我现在并不崇拜某个人,某个英雄。英雄们都是过眼云烟,都是风

  

    电子情:应该说今天的青年对崇拜一词持更多的谨慎态度。好像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需要崇拜英雄。虽然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不甘心做懦夫、弱者的人们。但21世纪的空气中弥漫着的是柔风和微尘、平庸和造作,人们逝去的梦中,丝毫没有英雄的影子。与其崇拜英雄,不如当痞子简单、容易。

    蓝墨水:崇拜有点像是崔健歌曲里的”无能的力量”。我经常在报刊上看到这样的说法:外国的孩子还是很崇拜他们的父亲的,而中国的孩子几乎很少有崇拜父亲的……我对这个说法没有发言权,不过据说这种说法来自于调查。至于我,我不崇拜父亲,也不崇拜英雄,也不崇拜自己,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崇拜自己的孩子?

    电子情:据香港城市大学岳晓东教授研究发现,香港和内地的中学生在选择偶像上存有颇大差异。前者崇拜所谓”三星”,即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后者则以政治家和英雄人物为主。在古代历史人物当中,名列前茅的包括诸葛亮、秦始皇和武则天,而在近代中国,大部分学生则认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较具创造力。岳晓东并引述西方国家的类似研究,指出欧美国家的学生在选择诸如最具天才的历史人物时,多数以音乐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为对象,政治人物反而较为次要。他说,从比较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类似研究显示,中国人看来较为崇拜政治上的权威人物,而心态上也以社会为重。

    蓝墨水:应该说这是一种长期的文化教育的结果,而且这种情况正在改变。王朔的流行就是对一个崇拜时代的终结。

    老枪:我在上个世纪挺欣赏王朔的,他是痞子,至少不是伪痞子。但是在这个新时代,我却把王朔彻底抛弃。王朔很势利,名利全收。他一直在浪尖上讨生活,也曾经纯情,也曾经煽情,但最终无情。他的个性一直很鲜明,即便是做秀也不做得拖泥带水。说王朔是英雄那是夸他有绿林好汉的豪气,跟旧传统决裂的姿态夸张、表情义愤填膺。但王朔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广度却影响不了其深度。当然也有可能”不是我不尖锐,实在是现实的皮太厚了。”

  

  空气中没有英雄的味道,倒是弥漫着懦夫们略带着点腥气的风和尘

  

    电子情:在今天,青年们的崇拜对象已经由真实人物改成了卡通人物,似乎神话更容易使他们激动。他们甚至以不知道伟大人物为荣,更不愿意日后自己沦落到充当伟大人物的地步。现在的青年,无论出身平民,还是官宦贵族,多是西装革履,喜欢自作多情,打情骂俏,听西洋乐,看西洋画,吃洋快餐,而不管是真懂还是假懂,真好吃还是假好吃,真有情趣还是装蒜装惯了,一概嬉皮士、雅皮士了。他们还去欧洲游历,不过老是标榜花的是自己的钱,然后就天天拿着西餐叉子切牛排,想着网上哪个美眉好泡,心中追求的是著名的新四大理想。

    蓝墨水:一个人被崇拜有很多因素,在一个提倡纵欲的社会里,纵欲的人是会受到崇拜的。而且这个人最好往往是个有激情的人,激情并非要写诗,可以演说等。所以说这个时代崇拜一词更多地用追星来代替。而星呢,又是有缺点的,这一点我们大家心里都清楚。比如我们追某一颗星,但又不避讳星的毛病,这就比较理智和成熟了。哪一个名人没有一点问题呢,你没有,狗仔队也要为你找一点出来。由于追歌星影星等,使得我们的崇拜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而且仅仅是为了一种好玩儿。多元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特别是文化上的多元。我觉得这是好事,可以避免盲目和单调。

    老枪:成也崇拜,败也崇拜。我知道,在IT英雄疯狂的去年,一鸣惊人的张朝阳走上了浪尖。没准一个出租汽车司机也会带着很是熟络的口吻说:”张朝阳?不就那个麻省小子,全球50名嘛。我载过他。”当然,这样的说法你可以看作是民间语文。不过,在报章杂志上看到的张朝阳永远是意气风发、干得很好的成功形象;在各式各样的公开场合看到的张朝阳永远干练,虽然仍不擅言辞,但看得到他的进步;在小型聚会中的张朝阳出言谨慎,让人感觉到他的过分的自我保护;在迪厅和长安街上的狂放奔驰,又让人觉得他有太多的压力需要缓解。可以说,无论是张朝阳本身,还是他所从事的行业,都赋予媒体太多的想像和炒作空间。所以《时代》周刊会选他为”全球数字英雄50人”,《亚洲周刊》也买他的账,让他上封面。无论公众还是媒体,不去崇拜他,还去崇拜谁?有时候为了崇拜,即使没有值得崇拜的人,也要造出一个来,对社会进步无害,为什么非说不呢?

    电子情:崇拜成为笑谈,尤其是在网上,且听听网上盛行的猪类人物、公子哥大老爷、小姐和少爷的四大理想吧:猪类人物的四大理想是:”四周围栏都倒掉,天上纷纷掉饲料,天下屠夫都死掉,世界人民信佛教”;公子哥、大老爷的四大理想是:”钞票多得不想要,不同美女任我抱,世界各地到处跑,不用干活光睡觉”;小姐的四大理想是:”男人头壳都坏掉,每天给我送钞票,还要排队任我挑,自己一直不会老”;少爷的四大理想则更绝:”天上纷纷掉钞票,美男个个都死掉,美女脑子都锈掉,哭着喊着要我泡”–这几个段子你若不信,试着问您身边的爷,看他不乐得咧歪嘴才怪呢?

    蓝墨水:说崇拜总是有一种五体投地的感觉,在数字化时代,还有一点点盲目性和搞笑,崇拜总是就一种精神偶像说的,就像上一代的人对保尔。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那么这个世界也就太平多了。当尼采说上帝死了的时候,我们有些人也是人云亦云的,这就有点危险了。事实上我们心中没有上帝,我们曾经努力寻找,后来就不找了。后来各式各样的英雄都出来了,比如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网络英雄们,从政府官员到中学生,我发现他们都把比尔·盖茨、张朝阳的名字挂在口上。

    老枪:现在的社会是追求与制造科技的社会,讲究生活与享受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崇拜人物吗?不,我们已经不需要了。今天,我们崇拜的是造福平民百姓的科技,是给平民百姓能够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

  

  榜样的力量毕竟是外在的,只有来源于自己的自信才是真正的动力

  

    电子情:为什么不崇拜自己呢?自己走江湖,崇拜自己,笑傲自己,这都是因为老话”时无英雄,舍我其谁”的最真切的含义了。

    老枪:是的,崇拜自己最现实。榜样的力量毕竟是外在的,只有来源于自己的自信才是真正的动力。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日益功利、肌肉日益萎缩的时代,一个人尝试着战胜自己,成就自己,不也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吗?我只崇拜自己。有人说这是狂妄无知,我不在乎,我只是在走自己的路,不管那么多,狂妄无知又没有危害社会,就当是有益于这个社会好了。

    蓝墨水:记得《国际歌》中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这也正是我想说的。鲁迅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我想说这种推测应该推广到人身上。每个人都有局限性,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制于环境,人的理性并不是生而完备的,个人智慧总是有限的,不必指责现在的网上一代。与其指责现在的年轻人,不如指责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精神,大家都在挣扎,谁都不想沉沦。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要做出选择比前人难得多了。封建时代读书中举是惟一的出路,学子们只能孜孜以求;只有我们,眼前的路实在太多了,选择也就显得那么艰难,这需要时间。在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迷惘或错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也有人选择放弃,随波逐流,但是我相信–至少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走对的。

    电子情:崇拜不崇拜是自己的事,自己随意就行了–这或许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答案,或许没有什么答案。但不能不说,这只是我们的一种说法,来自内心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