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的意义 - 冷眼观潮 - 单小海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1 次) 时间:2000-07-25 23:32:14 来源:单小海 (单小海) 原创-IT

序:《白领》的意义
单小海

首先必须提及的,是一本叫作《万科》周刊的企业刊物。在这本刊物里,剑走偏锋的经济评论、入骨入肺的管理论断、以及一些颇为感性的都市散文,诸如此类的文字以一种随意的姿势组合和呈现,构成这个喧闹时代的一个小小的剖片。而经过一年的累积、沉淀,和几个年轻人在这个岁末的忙乎,集成了这套名为《白领:1999》的小书。
流失是理所当然的,活泼的、放松的、原生态的,这些《万科》周刊的特质在修剪、汇编成册后显然有所流失,象生动的表情在面对镜头时的骤然生硬,象时光流走余下珊瑚的骨骼。

对《万科》周刊的读者来说,《白领》并不是一个陌生的称谓。在93年的夏天,在99年的春天,我们已经印制过两套相同性质的册子。今天,我们继续集结这一年的文字,并给“白领”这个名词加上年份的后缀,既是表达对自我传统的肯定,也是延续我们对这个时代和这一群人的观察和记录。
当然,今天,“白领”这词儿听起来颇有可疑。比如说,有的人就宁愿把这群人指称为“中产阶级”———后者听起来显然更具有学术意味。但是,根据我的经验,指望为一个形成中的事物寻找最契合的命名,结果往往都将被证明是一场徒劳。好象是叶芝说过:“那时候,海水还没有形成蔚蓝和思想”。
那么,在《万科》周刊眼里,“白领”这两个简单的汉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正如我反复诠释过的那样,作为动词的“白领”,首先应该是一种现实的理想主义态度:思考,但不故作高深;追求,然而并不偏执;幽默,但决不流于油滑;勇于自嘲,但反对消解一切;有激情,同时拒绝狂躁;有立场,仍然宽容地对待别人的选择。不一定得是交响乐,不一定得是进行曲,在这个众声喧哗的年头,《万科》周刊只想唱一支属于自己群落的歌。

《万科》周刊创刊于92年的春天。最早,和所有企业内部读物一样,它只是作为它的母体———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份周报,担负着上传下达的任务。但是在之后的岁月里,在王石、在六任主编和编辑同人的努力下,它渐渐生成了超越企业单体的视野,并被赋与了相对独立的品格。
乍看上去似乎有点矛盾,《万科》周刊的品格与它背后的万科公司是如此地密不可分:15年来,万科的理想是在中国成就稳健的新兴企业,与之相应的,《万科》周刊给自己的定位是“企业视角、人文情怀”,它的理想,是成为中国新兴企业的公器和助推器。
正是《万科》周刊的内部身份使这一梦想成为可能。因为“内部”,我们能够更真切地关注那些真正的问题;因为“内部”,我们能够更贴近地去体味和考察企业的运作;因为“内部”,我们能够不计功利地去思考企业的将来。
有意思的是,曾经有人抱怨《万科》周刊的特殊角色。或许是因为急于获得主流话语的承认,所以他把这份刊物称作一个“怪胎”。但是恰恰相反,正是《万科》周刊的这种特殊身份吸引了我。“边缘”使我们得以摆脱意识形态的侵蚀,躲开大众话语的强行复写。不再是隔靴搔痒的高谈阔论,不再是云里雾里的信口雌黄,而是对企业运作和经济生活的一份同情心,一份平常心。
中国的企业正在成长,未来中国的面目正在为这些经济力量决定和改变。鼓呼也好,反对也好,每一个人都不应该对这一切无动于衷。因为,我们的生长不在时代之外。也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一个舞台,这样的一份经历,殊可宝贵。

98年的春天,我说,选择一座城市,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感谢深圳,在我最彷徨的时候接纳了我,使得我当初对它的主观排斥一拳落空;感谢万科,它接受了这个激烈的青年,并慷慨地给他观察和融入新鲜沸腾的生活的窗口,以及,自由。
踏着大地行走,在边缘歌唱,这就是我在新世纪的梦想。

http://www.vank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