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翻书之朱学勤:在世纪末重返常识 - 自言自语 - 单小海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2 次) 时间:2000-07-25 22:33:20 来源:单小海 (单小海) 原创-IT

在世纪末重返常识
                 单小海
    
  沪上学者朱学勤,以他的新著《被遗忘和被批评的》,向九十年代的知识界发言,呼唤“常识与记忆”。我个人认为,在世纪末的背景下,这不啻是一声震聋发聩的呐喊。
  朱学勤先生在深入反省今日学术的缺失与顽弊的基础上,以“常识和记忆”为武器,揭露出学术面具下某些知识分子的真实嘴脸,对今日学界泛滥的精神矮化和人格萎顿现象作无情的鞭鞑。他进而大胆指出:常识缺席的“学术”,只是皇帝的新衣,只是“一袭爬满虱子的华贵的袍子”。这样清醒的反省和深刻的批判,既需要学养,更需要胆识,需要勇气。 
  应该指出的是,这一批判思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久远的传统。甚至正是从时下学界讥评最甚的五四一代学人身上,我们恰恰可以感受到这传统直撼人心的力量。只是在今天,在九十年代“为学术而学术”的喧嚣中,这一传统被渐渐忽略,终至遗忘。
在我看来,常识与记忆,前者尤其重要。“因为常识能唤醒记忆”,而在记忆支撑下的常识,才能够穿透种种主义和话语的迷雾,从学术和学术之外的社会变迁来考察当下思潮的生成,即所谓跳出“学术”谈学术。只有这样,才有资格谈学术,才能指望真正触摸到学术的脊梁。
  具体到方法,最关键也是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不避浅陋,引进常识”。因为诚如朱学勤所言,在如今,“大概只有常识以及常识所唤起的记忆,才是澄清符号浑水的矾”,而我更斗胆前进一步:也只有如此,才是澄清学术浑水的矾。君不见,多少披学术外衣的大言,正是在常识的映照下颓然倒地,暴露出卑下委琐的真颜。
  要言之,考察今日中国学术的真实情境,就必须绕开“学术规范”之类口号的表面,从背后看它的主体精神取向和社会、时代话语环境。非如此,就既难以理解纷乱喧闹的学界风潮,又无法续接真正的学术魂脉。
  其实,“常识”之为常识,就在于它不仅是平头百姓严肃生活的必须,同样也是学者的安身立命之处。离开了常识,奢谈什么“为学术而学术”,只能是自蔽欺人;背离常识的高头讲章,只能是小圈子里过于亢奋的话语分泌,充其量只是一堆没有灵魂的精神膺品。这样哄抬起来的什么“学术繁荣”,究竟有几分价值,老实说,我是颇为怀疑的。
  当然,我是向来不相信中国的学者会天真到不知常识的地步:从根子上讲,他们大多来自平民阶层,都喝过光可鉴人的稀粥,啃过六十年代的窝窝头,并非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贵族后裔,尽管有学术新星不时地打个响亮的“巴黎奶油嗝”,我们却不幸从那股洋酸里闻出了地瓜味。因此,他们身上常识的缺乏,只能理解为一种主动的回避、有意的遗忘,一种为生存和功名计的策略。“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常识缺乏,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良知的缺乏。而这,正是躲闪在九十年代知识界诸多怪现状背后的可怕的真实。高擎“常识”火炬,来观照当下某些人歌之咏之的“学术繁荣”,我们要说,如果这也能称作繁荣,只能是虚假的“繁荣”、可悲的“繁荣”。
  从更深一层来讲,“常识”而待“引进”,正道出了今日学术的苍白与虚肿。中国学术走到二十世纪末,却又折回呼唤常识的阶段,中国学人理应为之脸红。而朱学勤甚至因为呼唤常识而受到某些所谓学者的非难和诟病,更从反面衬映出我们这个时代学术的大悲哀。
  聊以自慰的是,常识毕竟已有人呼唤,真话终究会被人喊出。

                      

2/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