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7 次) 时间:2001-09-28 23:10:48 来源:田瑾 (田瑾) 原创-IT
(1)三成企业占四成生产总值 产业环境盼早日得到优化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强势突现
本报讯 (记者 田瑾)用IC卡打电话约个朋友,出门坐车使用交通“一卡通”,付费时掏出银行卡……这些上海人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镜头”都和集成电路(俗称芯片)息息相关。9月17日至18日,全国集成电路行业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集成”了全国100多家大小芯片企业,其中上海企业就占了3成,约50家。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会上透露,未来5年我国信息产业有望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达7%,为集成电路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市场。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半导体集成电路市场,总需求约为500亿美元,大约每年需要进口680亿块集成电路,相当于目前生产能力总和的近20倍。
据了解,2000年上海集成电路总产值为50亿元人民币,占到全国总产值的40%。而且上海现有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集成电路及相关企业已有100家,总投资约52.9亿元,初步构成了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
相对于北京和广州,集成电路产业是上海的强势产业。为保持领先,记者了解到,在未来5年,上海的计划是投资1500亿元发展信息产业,其中近半数都将投入到集成电路产业中,达700至750亿元。
(2)我们等得太久了
业界呼吁尽快营造优越于美国和台湾的产业环境
本报讯 (记者 田瑾)“这个文件弄2年,那个文件也要弄2年,等弄得差不多了,发展的契机也没有了。政府是要为企业服务的,不是管、卡、压。”
复旦大学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头发花白的宗祥福教授一讲开来就有些激动,他说,“18号文件迟迟不落实,说明阻力很大,根子还是在体制上。如果不能营造出优越于美国和台湾的产业环境,本土企业怎么能够更好发展?好的企业与资金又怎么能够进来?”
宗教授是在全国集成电路行业工作会议分组讨论会上说这番话的。他的说法代表了相当多企业的观点。企业反映出的问题远不止此,政府的服务效率与程度只是诸多问题之一,其它还包括“到底是根据工艺还是别的什么认定来开发票?”等等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这次集成电路行业会倒是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等对话平台,企业与政府代表各自畅所欲言,寻求互相理解与支持。归纳起来,企业反映出的实际问题大致集中到2个方面:一,增值税退税问题;二,海关通关问题。
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测试部经理鲍国良、上海华旭微电子公司总工程师方立明、上海宏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鼎等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这些问题。
政府代表方面,信息产业部产品司IC处的处长徐小田、上海市信息办信息产业管理处的副处长牛树国分别针对这2个方面的问题作了相应解释。牛树国说,在退税问题上,已经给16家联管单位发了通知,要求它们检查退税的落实情况。
徐小田也承认,在海关通关问题上只能逐步缩短所需时间,跟国际靠拢。据了解,国际上一般通关需要3小时,而国内最快的城市上海,也需要3天左右。“这是3天与3小时的差距。”徐最后说。
(3)信息产业部官员透露:优惠政策只等国务院批准
田瑾
在会议接近尾声时,记者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信息产业部官员处了解到,现有的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对原有的相关优惠政策将在这次“补充”文件中更加优惠。
具体情况,这位负责人只透露了3条——
其一,现有第41条,“……2010年前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率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新的集成电路和扩大再生产。”其中超过6%才即征即退的“门槛”,在补充文件中将降至3%。
其二,第42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按鼓励外商对能源、交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一)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二)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微米。”其中80亿元与0.25微米的尺度都有放宽。不过当记者追问放到何种具体尺度时,这位负责人笑而不答。
其三,第48条,“境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设计的集成电路,如在境内确实无法生产,可在国外生产芯片,其加工合同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后,进口时按优惠暂定税率征收关税。”这个按优惠暂定税率来征收的关税今年是3%。据透露,在中国加入WTO后,将逐步过渡到零关税;此外,现存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是17%,将降至6%。
据了解,以上面3条为代表的补充优惠政策已经基本确定,只等国务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