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和网络 - 海贝评网 - godchild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15 次) 时间:2000-07-25 17:44:18 来源:godchild (godchild) 原创-IT

今天是北京今年第三次温度达到了40摄氏度,也是2000世界电子商务与网络博览会开幕的第一天,应参展的朋友之请,我顶着炎炎烈日大汗淋漓地来到了国际展览中心。
如以往任何一个展览一样,我首先看到、也首先被关注的是在门口兜售门票的倒爷,听着他们吆喝着“电子商务”,我仿佛置身于中国的硅谷,只是地上少了些印刷或是精美或是粗糙的传单。尽管大家说起来电子商务和网络展时往往都带着不屑的神情,展厅里仍是磨肩擦锺,每个展台前也总是络绎不绝的人流。
在我个人看来,此次参展的公司质量还算不错,每一类都有名气不小的公司,例如基础设施方面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IT厂商方面的摩托罗拉和惠普,软件方面的长天,安全方面的绿色兵团和信安世纪,以及DOTCOM公司SOHU、e龙和赛龙。不过,在这些公司里面,我最关注的一个公司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B2C的后来者。
这家网站是由一家邮购公司投资建设的,因为我原来学的是零售,所以我对这家公司早有耳闻,对于目录邮购商进入网络零售,我一直认为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在我看来,就目前而言,网络在零售方面的应用和直邮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更好的掌握市场动态,只不过网络先天的优势决定了它可以在这些方面做的更好,例如,一本16开,印刷比较精美的商品目录的成本(加上邮寄成本)平均要5元人民币左右,一家规模差不多的邮购公司一年就要发出至少500万本,仅此一项费用就高达2500以上,而利用网络这笔费用就完全可以节省下来。此外,网络相对目录直邮来说范围更广、交互性更强,这也是电子商务的优势所在。
在此之前,我知道美国有一家做的非常成功的邮购直邮公司QVC,大概是在去年他们进入了网络市场,尽管他们从未象亚马逊这些DOTCOM公司一样在树立品牌方面进行广告攻势,但是,凭借他们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他们的网上业务开展的非常顺利。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把商品销售给消费者,无论目录还是网络,都只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言。大概在两个月前,我曾经和国内一家著名的专注于营运资源的网络公司的朋友进行过探讨,我就问他们公司为什么不考虑结合目录方式开拓市场,因为除了QVC以外,我还了解到澳大利亚有一家非常大的营运资源供应商目录直邮业务开展的非常成功。当时,我朋友所在的这家公司在全国三个城市共有2000多家客户,每天约有10到20万的入帐,他们计划在今年实现1个亿的营业收入,从而实现盈亏平衡。我当时的疑问是,营运资源的利润率都不是很高,我自己估计他们的交易佣金能有10%就算不错了,在这个比例下,他们一年的收入也不过500万左右,以这个收入支持他们的数百名员工和三个城市的物流中心以及其他开支在我看来是根本不够的。当时我这位朋友没有回答我,他只是告诉我,他们认为目录是要被淘汰的,他们是不会采用的。
不可否认,当网络接入设备极大地普及以后,目录一定会退出历史舞台,不过我相信,就目前而言,目录还有很大的生存空间。首先,目录可以覆盖到网络无法延伸到的空间,毕竟我们的网民还有限,网络应用水平还很低;其次,目录是可以保存的,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随时得到。记得在我学《广告学》比较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等媒介的优劣时,纸面媒介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保存。这也是目前目录相对网络的一个优势,毕竟我们还不太可能应用移动上网;第三点,目录相对网络更容易建立商誉和品牌。就使用经验来说,目录直邮一般给人的感觉比较真实,不象在网上买东西让人那么不放心。中央二台曾经对国内的网上书店进行过一次调查,发现所列书目中竟然有70%——80%是缺货的,这对于直邮来说是不会出现的。而且,目前的网络零售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管理方面还比较欠缺,而目录直邮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已经在这些方面积累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所以,我个人认为,目录和网络的结合将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B2C,B2B 等概念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无论是我做电子商务的朋友,还是做投资的朋友都告诉我,这些名称只不过是用来对付华尔街的,华尔街不占有,但是拥有这个世界,他们玩的是资本。而对于从商者来说,重要的是赚实实在在的钱,君子不言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电子商务也是商,做电子商务就是经商,我们要尽可能地多想着如何赚钱,无论是用鼠标,还是水泥,也无论它是目录还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