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71 次) 时间:2001-09-25 12:22:46 来源:郑宏 (郑宏) 转载
“小灵通”的尴尬
旺旺
移动业务从中国电信剥离后,中国电信只能经营本地电话网。中国电信要发展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因此中国电信考虑引入无线市话“小灵通”,并将其作为发展本地电话业务的重要手段。
正当中国电信对“小灵通”满怀期望并开始大举推广“小灵通”之时,突然信息产业部发布文件,限制无线市话“小灵通”的发展。于是,一些地方对发展“小灵通”业务采取了低调处理。几个月之后,“禁令”风声一过,各地再次涌起推广“小灵通”业务的浪潮,而信息产业部并未对此做出积极反应。信息产业部对“小灵通”的态度发生了不易察觉的变化。
近日,信息产业部的一位负责人道出了他们对“小灵通”态度变化的前前后后。
这位负责人说,当时禁止推广“小灵通”,不给“小灵通”发放经营牌照,是因为考虑到可能给中国电信发放移动牌照。如果信息产业部同意中国电信经营“小灵通”业务,一旦中国电信拿到移动牌照提供移动服务之后,就会对“小灵通”业务造成影响,带来大量的国有资产闲置甚至浪费。
国家实施改革的目的是推动发展,企业改革的目的也一样,中国电信要发展靠什么?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短期内中国电信拿到移动牌照的可能性不大。同时,随着资费结构的调整,固定电话业务的增长势头已经不明显。国际国内长途电话竞争激烈,其价格下降迅速;初装费的取消导致本地电话收入下降。另外,互联网经济萎缩也使数据业务受到较大影响。中国电信这个50多万人的企业没有了增长点,怎么办?出于种种考虑,信息产业部也曾经企图给“小灵通”发放许可证,但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这个责任必须由中国电信来负。
如果让“小灵通”合法化,“小灵通”有实力与移动电话竞争吗?“小灵通”由于需要实现切换和漫游,技术复杂,初期组网费用以及未来维护费用并不低于移动通信系统,而服务和覆盖却难以与移动通信系统匹敌。随着市场的开放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GSM移动电话资费将会不断下调,而充分利用模拟蜂窝系统开展“本地通”业务也已经在福州等地相继实现,因此“小灵通”有可能失去资费优势,用户市场将难以保证,投资回收风险较大,初始投资难以按照预期回收。
给“小灵通”发放经营许可证,理所当然引起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坚决反对。他们指出,“小灵通”不属于固定电话,根据规定许可证不能由信息产业部来发放,要报经国务院批准。同时,如果中国电信获得“小灵通”的经营权,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股票将有可能大幅度下跌,将会造成国有资产的贬值,出于保护国有资产的考虑,最终“小灵通”的经营许可证没能发出。
目前,全国通信市场的整顿工作已经开始,中国电信“小灵通”成为业内公认的最严重的无证经营行为。要整顿“小灵通”的无证经营行为,可以采取两条措施,要么发放许可证,要么彻底取缔。许可证是不能发的,彻底取缔却也存在困难。全国“小灵通”用户已经达到200多万,这不是信息产业部一道命令就可以取消的。因为“小灵通”的几次定价都是临时的,为了让“小灵通”更加“合法”,信息产业部曾会同有关部门给它正式定价。然而按照国家有关程序规定,业务未被许可不能给予定价,正式定价也未能进行。
“许可证发放不了,定价定不了,整顿也整顿不了。”前面没有了路,后面也没有路,“小灵通”的路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