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发明商品化的关键 - IT部落 - 狼主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2 次) 时间:2001-09-21 15:35:18 来源:狼主 (狼主) 原创-IT

  贵刊曾经刊发了长沙松郁郁先生《莫让发明成为尘封的记忆》一文,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发明商品化的问题。但笔者认为,发明商品化的任务不应落在发明人身上,关键在于建设一条开放、高效、通畅的转化渠道。
  传统商业模式一般为:厂商——销售渠道——消费者,这实质上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商品在其中只是充当了一个价值载体的角色,其本身并不能创造任何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其消费动机;而发明商品化模式为:发明者(科研人员)——转化渠道——厂商——销售渠道——消费者。很显然,在发明商品化的过程中,发明或科研成果的转化渠道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厂商购买某项发明的原因在于它所具有的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即潜在的投资价值。因此,发明商品化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价值增值过程,发明者在其中只是充当了一个“价值源”的角色,而其发明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其转化渠道的通畅与否。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发明专利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专利局的“专利”,而专利局事务性的特点决定了它不会在发明专利的推广应用上狠下功夫。因此,打破专利局对发明专利的垄断地位,将发明专利更大程度地推向市场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探讨尝试:
  1.实施连锁代理制。连锁代理模式具有覆盖面广、容易协调等优点,可以借鉴北京连邦软件公司的模式。连邦软件作为全国最大的软件连锁代理商,通过其在全国数百家专卖店的连锁经营,创造了软件销售的奇迹。但与其销售业绩相比,更为重要的是连邦软件在国内软件业中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无疑大大有利于软件业的发展。发明专利的商品化,同属知识产权范畴,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2.借鉴电子商务模式,建立网络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化来实现和促进发明的商品化,不仅是一条可行的渠道,而且可以为此类网络公司带来丰厚可观的利润。目前国内已出现了从事此类业务的机构,如深圳的生物引擎公司,这家公司建立的Bio-engine网站,立足生物行业,为生物科研机构和厂商等建立了一个高效、快速的交流平台,并向电子商务方向发展。在这个“平台”上,一方面发明者或科研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到市场需求动态,并依此确定或调整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众多厂商也可随时了解到前沿科技信息,并择优采用先进适用的发明或科研成果,这样,该“平台”就真正起到了联结发明者与厂商之间关系的纽带作用。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希望这一社会课题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注:本文已发表于《销售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