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张小龙的幸福生活 - 新文章 - 陈迎炜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07 次) 时间:2000-07-24 10:08:06 来源:陈迎炜 (yingwei) 原创-IT

Foxmail3.1测试版出来了 ,Foxmail,这个被很多人喜欢而且一直在使用的自由软件,在被博大购买后3个月首次推出新版本,这被看作是共享软件变成商业软件后推出的第一个版本,也代表了中国共享软件在互联网时代的最新发展。而他的作者,一同去了博大的张小龙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Foxmail卖了1200万
程序员张小龙的幸福生活

陈迎炜

2000年4月18日,对埋头开发的程序员来说也许是应该庆祝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国内自由软件第一次有了市场价值–拥有200多万用户的Foxmail软件以1200万元人民币的标价被一家名为“博大”的公司买走,Foxmail软件的开发人张小龙也随即被任命为该公司副总裁,负责技术总监一职。
有人说张小龙是幸运的,因为他拿到了1200万,Foxmail终于有救了,很多像张小龙一样的软件程序员远远没有张小龙这么幸运。
然而也有人担心张小龙是签了个卖身契,买Foxmail不过是做“绣”,从发布会现场看,张小龙根本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于是有人说收编后的张小龙的下场估计最后和别的程序员像雷杨、高春晖等差不了多少。至于张小龙可能拥有股分,但股权在中国不过是驴子前面挂的一根萝卜。
于是人们开始谈程序员的幸运与不幸。

既然选择了,就没有必要想“假如没有会怎么样”

当记者通过Email找到张小龙时,他的平静令人吃惊,他既不兴奋也不沮丧,他只是说自己并不说看重所谓的话语权,他觉得加盟博大的“我”和以前的“我”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工作的环境和方式不同罢了。他表示选择博大不论是自己还是Foxmail都是一条比较满意的出路。“既然选择了一条路,就没有必要想‘假如没有博大会怎么样’。”
很多人问张小龙,你为什么不自己发展,他不这样想。他说,十几年写软件的日子,对程序人而言是寂寞的。“好几年我都习惯于晚上写程序白天睡觉,写Foxmail也没有一分钱的收益,很坚持下来全靠兴趣支撑。和很多程序员一样我同样面临如何发展下去的问题。但当一个人做很难做大时就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他以为也许因为自己一直将Foxmail定位在业余爱好上,所以放弃起来可能比别的开发员包袱更少一些,“就像我年初想出国一样,既然一条路走不通,就去尝试别的路。当时想放弃Foxmail,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我可以轻装上阵从别的路来发展。去年我还差点去了微软,主要就是想学学微软是怎样运做的。”
据说,早在1998年,金山公司的总经理雷军就看上了Foxmail,并动了心思要买。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合作成现在还深感后悔。张小龙说其实在博大之前也有一些公司找过他,加盟博大完全是一种机缘,在今年初的时候,投资者非常热衷互联网,如果没有互联网这股热浪,张小龙也许走的会是另一条路。

我曾幻想被风险投资相中,但他们过于精明

写程序的张小龙非常成功。1994年张小龙研究生毕业后到了一家软件公司,开始了做一名专业程序员的职业生涯。两年后公司解散了,张小龙开始写Foxmail。Foxmail的确好用,4年来超过200万的网民在使用它,一个免费软件有这么多人每天使用,真是个奇迹。但是张小龙就是程序员的张小龙,自己创业找管理人员、技术开发人员、市场推扩者等都不是他的专长。
一个软件在开发过程的前期和中期都不难,因为是靠兴趣与激情去做。但当软件被用户接受后,如何维持后续的开发就不容易了。因为软件升级的过程,缺乏创造激情,而是为了对用户负责,特别是免费软件,是从兴趣做起来的。因此到这个阶段,自然会想到要去寻求投资。张小龙开始为自己的软件找出路。
张小龙曾幻想能被风险投资相中,但一般来说,投资者都过于精明,他们会从回报上来考察,而不是从人的创造力上来考察。从回报上看的话,风险投资商更看重商业性公司而不是个人行为,因此个人开发的免费软件要寻求投资是不容易的,除非能先行将免费软件运做成商业公司。而优秀的程序员除非有互补的搭档,否则很难商业运作。
“我和博大的接触是一年前就开始了,倒不是为Foxmail,这只是其中一部分,他们想邀我加盟。但当时的博大规模还不大,我兴趣也不大。今年博大加大投资,而且能保证Foxmail的后续发展,我认为是时候与博大合作了。”

我庆幸的是30岁的时候我开始转型,而且转得很平滑

张小龙觉得自己是庆幸的,因为自己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环境中开始重新定位。“我从20岁就开始学写程序,然后一直非常投入地写了十年。这十年,一直非常着迷,乐而忘返。如果有一个理想的环境,我想我宁愿写一辈子程序。”但这样的环境很难找到,所以30岁的时候,张小龙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应该转型。“但我不会一下子转到职业经理人,我现在所做的,是组织和管理稍大规模的开发队伍。我很庆幸自己转型得很平滑,因为我自己开始意识到,与其我自己一个人写代码,不如我能够组织一大堆人来写,一个人毕竟写不过组织有效的一队人。”
大部分的中国程序员生活都比较艰苦,当记者问张小龙在博大的感受时,他很肯定地说,“我现在的工作状态是历来最好的,因为工作的动力很简单,在为公司出力,也在为提高自己的能力。”的确张小龙加盟博大后,至少能够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问题,至少能让他对生活没有太多顾虑,这是件好事。当然有得必有失,但他说自己不会为失去的挂念太多,“假如你为失去了月亮而哭泣,你也将失去太阳”。
程序员的转型往往是逼出来的,这其实反映了程序员不受重视的现象。王志东转型,也厉经坎坷,在张小龙看来是时间的磨练和灵活的思路起作用。“其实我认为程序员不一定非要转为经理人,因为分工应该是明确的,为什么不让高水平的经理人和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合作呢?”

在博大的日子,这种喜悦甚至超过了我一个人的喜悦

很多人问张小龙,在公司上班的改变是否很大。他说,“有些改变,但是连贯和延续的。”“因为和我以前在别的公司做的技术管理工作是类似的,只不过现在关于公司的产品战略和发展方向考虑得比以前更多些。”在博大的这三个月,张小龙几乎没时间自己写程序,“看到我们的开发团队能将Foxmail和其他面向市场的产品开发好,这种喜悦甚至超过了我独自一个人写出一个程序的喜悦。因为我经历过很孤独的开发的日子,现在我更希望我能力所能及地创建一个好的环境,让优秀的更年轻的开发人员发挥他们的才智。”
“因为写了十年程序,对我自己来说,我更希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商业头脑。所以我对朋友说,如果公司现在就上市了,我反会有些失望,因为我需要这个公司慢慢壮大的过程,我希望自己的能力与公司一起成长。”
张小龙加盟博大后,技术队伍已经由当时的十多个开发人员发展到现在有四十多开发人员,而且其中不乏高水平的开发人员,比如“汉神”的开发者和CTerm的开发者。对Foxmail,他们有更大的资源来开发,同时还投入更多的力量在其它面向市场的产品中,比如,开发Linux和NT下的邮件服务平台等等,这些工作,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张小龙很清楚这一点。
“现在Foxmail的升级比以前会快很多,7月17号发布了3.1 beta版,我们会在一个月内出正式版,而且会至少有中文简体,繁体,和英文版。”至于在互联网上拥有成千上万的使用者的自由软件如何走上商业化道路,是免费还是收费?是创业还是被收 购?是自由还是垄断?尽管Foxmail和张小龙的结局现在还难于预料,但不管他是成是败都会是所有中国的自由软件发展很好的借鉴。

看来大家还沉浸在过去中 - 东东包 - 2000-07-24 10:17:59

也许张小龙过去给人的程序员影响太深刻,所以现在他的角色转变成项目经理人的时候,居然还被叫作程序员不知道是一种意识上的悲哀还是心态上的不稳定呢?

Re:看来大家还沉浸在过去中 - 杜红超 - 2000-07-24 10:42:01

没错。如果程序员已经不再写程序了,就不能叫程序员了。 中国,程序员的命运无外乎如下几种: 1.永远当程序员:用齐秦的歌词说,“无所谓永远不永远”,程序员这个词在中国还没有出现多长时间,其工作工具就已经走过了汇编时代、Turbo X时代、Borland X时代、V X时代,而客户平台更是从DOS时代的混战到现在的Windows和Unix类平台的混战。从那个时候到这个时候,横跨若干代的程序员不多,周志农大概是为数不多的人至于,能永远做程序员吗?我怀疑。总有无法做、做不动的时候。 2.从程序员到策划人:以程序员的技术能力为基础,学习更多的关于管理、市场方面的知识,从事与程序员的工作特点相似的知识性工作。这也已经不是程序员了。 3.从程序员到技术管理人员:增强管理方面的能力,管新人、教新人。这是最有可能的出路。所谓的技术总监就是如此。 4.从程序员到经理人: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不仅是管理、市场,要走过以上三个阶段。雷军即是一个典型代表。 还有其他非常典型的出路吗?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