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海信的IT思维(首发中国电子报) - IT观察 - 钟敏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10 次) 时间:2001-09-12 18:27:38 来源:钟敏 (钟敏) 原创-IT

专访:海信的IT思维

近日,记者在青岛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专访了海信计算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殷述军。

没有IT,海信就没有未来

记者:接触了一些IT企业,发现海信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企业,包括海信进军IT的进程也是默默运行的。请问海信如何考虑IT在整个公司中的战略地位?或者说IT在整个公司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殷述军:海信遵循三高战略:高科技、高品质和高水平服务,我们不仅通过宣传来发展自己,更是通过良好的口碑来发展自己。打一个比方,如果说海信是一个演员,那么她长相一般,也没有什么绯闻,但是演技非常好。

从目前来看,海信信息产业集团的三个组成公司(计算机公司、网络科技公司和数码科技公司)所创造的利润额占总公司不到20%,相对来说比较低,但是这不意味着海信IT的战略地位低。周厚健总裁曾经说过两句话,“海信IT做不大,海信也做不大。”

没有IT,海信就没有未来。从目前来看,海信正处于数字化家电阶段,在这之前有模拟家电阶段,而在这之后则有信息家电阶段。所有家电都会变成信息家电,家电将不存在。海信进军IT,并不是信息产业集团的三个组成公司进军IT,而是整个集团进军IT。

记者:海信目前并不是计算机厂商的领头羊,您如何看待目前海信在IT厂商中间的地位?

殷述军:可以说海信在家用电脑厂商的第二集团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请你注意这样一个数据,海信目前在二类和三类城市中发展很好,在大连、武汉等城市的销售都处于第一或者第二位,在青岛商场的占有率达到了70%,而目前二三类城市PC市场发展迅速。

这种情况与几年前的电视和空调市场非常类似。其实我并不看好专业IT厂商能够脱颖而出,关键看你怎样把握。

IT要借鉴家电业经验

记者:海信在进军IT领域过程中,感到最大的阻碍在什么地方?我们知道家电从业人员与IT从业者之间的理念有很大的差异。

殷述军:两者确实在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异,主要是定位在IT产业上要极力摆脱家电的影子,当然这是我们以前的观点,把所有家电的东西都否定了。但是现在我们意识到家电业有很多东西对IT产业的指导意义非常大。家电在渠道管理、消费者把握和终端开拓上都值得IT业学习。

应该看到的是家用PC发展还不到10年,而家电产业已经发展了30年。我们现在反而是借鉴家电的理念,当然这不是照搬,因为在一些领域如物流的控制上,IT就做得比家电好。把IT板块从家电中剥离出去是错误的,不能仅仅学到家电的缺陷,然后结合上IT的弱点。

至于目前海信在进军IT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远离IT中心,如北京;二是人才方面的弱势。不过我们将很快把市场部等几个部门搬到北京去。

记者:从1994年推出第一台海信PC以来,我注意到包括海飞系列、海景系列和最近的海腾在内,都带有浓厚的“家电图腾”,海信PC与海信的家电背景有一个什么程度的关联?

殷述军:在很多时候,家电企业更容易了解客户需求,家电企业做数据调研更加地深入,在海景系列推出以后,曾经遭到一些IT专业厂商的嘲笑,但是后来很多东西它们都借鉴了。我们的产品带有很深的家电烙印。

我们现在的产品反而将按钮减少了,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他们比较了解因特网。我们现在提供“一键服务”,能够帮助消费者导购、如何使用电脑、查询小问题、通过电子方式(如电子邮件)服务和上门服务,这样就使我们的服务量很低。

记者:家电厂商最擅长的除了渠道外,在服务方面对别的行业也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海信曾经提出过“家电式服务”,这个家电式服务,海信主要是从哪个方面入手?

殷述军:我们一直试图将IT与家电结合在一起,我们要澄清的概念是服务不等于维修,家电式服务不等于家电式维修,我们所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显示器不亮,就上门去维修,还包括很多内容。

海信的SMART E-HOME策略

记者:海信前不久提出了SMART E-HOME产品策略,这不禁令我想起了TCL的“HID”概念,现在很多家电厂商也都在关注这个市场,您能谈谈海信这个策略与其他厂商的差异吗?

殷述军:其实我们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在我们的产品策略中,PC将来是家庭的一个信息控制中心。

以冰箱为例,并不是说在冰箱上加一个显示屏幕就说它是信息家电,这其实没有把握客户需求。消费者需要了解的是冰箱的库存情况、状态信息、信号源情况,我们可以把这些信息连接到PC上,让PC来管理这些家电,当然PC还能够担当定时控制、呼叫中心和语音等功能。2000年底海信已经做到能够控制冰箱、音响和门键和煤气等的安全控制。这也是海景二代的出发点。目前我们能通过海腾一拖多再加上一个1000元左右的装置就能够在电视上完成所有PC的功能。

在将来,加一个移动设备,就能在移动设备上完成所有PC功能,这儿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移动设备就能变成一个公共的显示平台。海腾一拖多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东西,PC变成了Server,一步步走向了E-HOME。

记者: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家电与PC的不兼容问题?

殷述军:不同PC与家电厂商之间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研究怎样利用信息技术去整合家电。海信的技术中心正研究家电与PC的协议问题,海信已经与一些厂商去共同制定这样一个标准,将来很可能是开放。

在这些厂商中,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厂商、外设、家电厂商,还包括布线厂商,所以很可能是一个非官方的标准。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多厂商的响应。

记者:英特尔提出了“延伸的PC”概念,海信与这个概念是否具有关联性?

殷述军:与英特尔确实有很大的关联性,我们在与他们接触的时候,发现两者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包括IBM的“普遍计算”,都是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联。我们非常认同英特尔的这个概念,但是我们延伸地更多,因为我们包括家电在内。

从现在的实施效果来看,一拖多必须要有功能强大的电脑,一拖多在赛扬和奔腾3上奔跑海腾很吃力,奔腾4就比较合适了。

微利时代锻炼“体力”

记者:早在1998年,海信就意识到PC进入到了一个微利的时代,是什么因素促使海信继续在这个领域加大投入,还在今年成立了信息产业集团?

殷述军:我们做IT并不仅仅局限于PC,也不仅仅局限于IT,因为我们是专业的信息设备制造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我们是利用信息板块来推动家电板块。

记者:今年有一种感觉,好像是远离舆论中心后海信又杀回来了,您能具体谈谈吗?

殷述军:我们觉得在市场上投入大一点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如果三年持续投入,但是业绩还没有增长就显得不正常了,所以要进行调整。我们2000年同比增长率(比1999年)接近了90%,但是市场推广费用并没有太大的增长。我们觉得宣传市场方面的投入只是一个方面,从去年我们开始进行调整,今年找到了方向就是:E—HOME,估计今年的预算与去年差异不大,但是有效性会更好一点。营业额同比增长1—6月份超过了30%,毛利率比去年高了接近1%。

记者:但是今年IT的大环境并不是很好。

殷述军:过冬天的时候就是练体力的时候,所以口碑很重要。我们打的不是价格战,而是价值战。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海信在山东省一年不打广告,销量肯定不会下来,这就是口碑的力量。

海信IT化脚步
1996年9月28日,青岛保税区海信计算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6年10月22日,海信第一台电脑——“挑战”系列问世。
1997年12月15日,推出万元奔腾II电脑——“金箭”,成为国内首家奔腾II电脑的生产厂商。
1999年6月,推出被誉为“全球第一台Hi—Fi电脑”的“海飞”系列产品。  1999年9月16日,发布“i—Device(Internet接入设备)”互联网发展战略,立志成为国内领先的家庭信息消费与企业In t e r ne t方案的提供商。
1999年12月6日,率先以网络概念发布“海景”系列因特网电脑,成为国内网络PC领域的先行军之一。
2000年1月,发布e—book笔记本电脑,正式进军国内笔记本市场。 2000年7月29日,投资20亿元、占地1200亩的海信信息产业园在青岛经济开发区开始破土动工,标志着面向信息服务业的整体转型全面开始。
2000年10月,发布“商e”系列服务器及行业解决方案,正式进入国内服务器市场。
2000年11月,发布第二代因特网电脑——“海景二代”,以全面实现家庭智能化和网络化为出发点提出“构筑中国.ne t家庭”的宏伟构想。
2000年12月,成为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与银盐胶卷相比,在图像清晰度上毫不逊色的300万像素时代的到来,使得各厂家为了向消费者宣传其产品性能,不得不寻找像素以外的新型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