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灾难新闻的再思考(从新闻学角度看美国恐怖事件的报道) - 媒介观察 - 张小丑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74 次) 时间:2001-09-12 10:21:08 来源:张小丑 (张小丑) 原创-非IT

注:美国的悲剧事件,再次把灾难新闻的报道推倒了公众面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如何理性、平衡地给予报道,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大学时候有篇旧作,恰好与此论题相关,贴出来,供各位记者、编辑参考。请多指正。

对灾难新闻的再思考
文/张志安

【内容提要】本文从观念、报道、写作、机制等方面对灾难新闻在我国的现状和出路做初步探索。能够在坚持舆论导向为主体的前提下,对灾难新闻的价值认定、记者素质和采访条件的作用发挥、东西方取材和写作风格的比较等均做比较深刻的审视和思考。 系统探讨诸多灾难新闻的诸多方面中,还特别提出和强调了对受灾者精神心理的重视及为灾难新闻设立预案制度的观点。
【关键词】灾难新闻 灾难新闻预案机制 灾民社会心理

西方媒体历来重视负面报道,其新闻主题多由“反常”和“冲突”构成,因而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享有重要地位。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①由这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可见,灾难新闻中包含着诸多西方新闻价值的要素,因此大量灾难新闻的出现应该不足为怪。另外,西方记者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反映迅速、事实准确,不仅不隐瞒负面因素,而且还充分展示灾难细节,纵观普利策新闻奖历年获奖作品不难发现灾难新闻占有相当比重。

相比之下,我国新闻媒体历来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传播内容的主流,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动群众激情的新闻题材。我们的宣传理论认为,报道历史前进中的英雄主义和前进中的社会主义现实是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而暴露和批评是第二位的。这种对灾难新闻的极端处理在唐山大地震报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发生后的第一篇消息是新华社记者3天后发出的,且全文没有任何伤亡数字,也没有任何受损情况,只有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斗争的情景。这次地震的死亡人数直到十年后,由作家钱钢披露出来,这种令人吃惊的灾难新闻处理实际上违背了新闻真实性、时新性的原则②。今天,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新闻报道规律的支配以及政府支持、受众需要的推动,负面报道包括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隐瞒数字和拖延时间的做法已经被多数记者抛弃,我们看到无论是1998年的抗洪救灾报道还是1999年的烟台海难报道,新闻机构给予的充分报道已经基本及时地反映出灾难事件的全貌。

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国内新闻机构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仍抱有很强的畏惧态度,至少有很深的谨慎心理。灾难时间发生后,能够毫不犹豫地进行客观、迅速报道的新闻机构还不多,即使新闻机构一相情愿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能够见诸报端、荧屏的灾难新闻几乎凤毛麟角。应该承认,多数灾难新闻如飞机失事、强烈地震、爆炸事件的报道,我们仍然坚持着少报、不报、晚报的优先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放眼网络传播时代的社会特点和新闻潮流,笔者以为,对灾难新闻的再认识应该成为引起自上而下重视的问题。

观念上:克服怕灾畏难的传统思维,坚持客观报道、重视宣传效果

其实,无论从新闻价值还是读者需要来看,灾难事件都是具有很大新闻价值的报道题材。据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及报纸读者协会的联合调查,读者对天灾人祸的关心度仅次于国家大事或战争方面的报道③。西方学者认为,报纸刊载灾难新闻对政府部门也有监督作用,事故发生时警方行动迟缓就会受到批评。新华社记者郭玲春曾撰文赞扬路透社记者菲尔·戴维森采写的鲁伊斯火山大爆发的灾难性报道。1985年11月13日,当休眠近400年的鲁伊斯火山突然喷发,菲尔搭乘私人飞机次日赶到现场,写下题为《在遇难者和垂死者中度过的一夜》,该文描写翔实、真切感人。“客观的报道当然是新闻记者应该遵循的准则,其实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记者,出自他们笔下的纯客观报道是没有的。无一不在他们的笔下透露着记者本人的立场、观点、判断和好恶,只是更多时候要用巧妙的手法在字里行间藏匿起来而已。但是在特定环境里,记者本人直接站出来也未尝不可,用目击、用亲身感受、用直接叙述的方法传递新闻,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产生意料不到的强烈的宣传效果”④。 笔者以为,由郭玲春的这段话可以生发出对灾难新闻理解的两层基本思想:灾难新闻要坚持客观报道、灾难新闻也能实现宣传效果。

坚持灾难性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应该成为我们新闻记者不容置疑的观念,这是尊重新闻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闻机构有责任客观、及时、准确地报道灾难事件的前因后果,报道社会各界抢灾救灾的措施进展。尤其是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对新闻信息传播的要求大大提高,封锁、延缓或改动新闻事实几乎寸步难行。简单说来,可以从几个方面理解:

从新闻价值规律的要素上看,灾难事件的具备的价值因素无须赘言;

从受众需要的程度上看,灾难事件往往成为读者迫不及待的关注热点,尤其是与灾难有直接、见解间接关系的人群非常渴望迅速了解灾难的细节。如台湾发生地震,大陆的台商、台属焦急万分,电话中断后只能从新闻报道中了解亲人受灾、财产受损的情况;

从媒介竞争的要求上看,灾难新闻无疑是提高记者报道水平、提高媒体声誉的重要途径。试想,如果灾难事件发生后,其他媒体大肆详尽地报道,哪家媒体不做任何新闻或只有点滴触及,读者对这种媒体传播信息的信任感必然陡降,媒体的竞争实力也大打折扣;

从信息传播的趋势上看,灾难新闻的报道也是正本清源的必然要求。今年2月24日,西南航空公司一家飞机在温州附近失事后,当地宣传部门出于谨慎没有允许新闻机构及时对外报道。孰料,事发当天就通过互联网被境外传媒广泛报道,但由于消息来源不清、失事情况不明和新闻管理给善后处理带来麻烦,导致不少媒体对事故原因报道发生不同程度失实,有的境外传媒还借机渲染、制造谣言。后来,虽经新华社等国内新闻媒体澄清事实,终归在宣传策略和灾难处理上带来诸多被动因素⑤;

从宣传效果的达成上看,全面、客观、积极的灾难新闻也是实现有效宣传效果的重要方面。灾难新闻往往能够凝聚公众注意力,团结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成功的灾难新闻报道能让读者认清形势、鼓舞斗志、唤起同情心、正义感,从而投身到抗灾减灾的工作中去。1998年抗洪救灾报道的整体成功,就是抓住灾难新闻契机、实现成功宣传的典例,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可以成为我们对灾难新闻报道的特色。

根据目前对灾难新闻的普遍认知心理,笔者需要指出:新闻管理部门、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都要努力克服怕灾畏难的传统思维习惯。综观我们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三种观念亟需改变:要抛弃“大灾大胜利、小灾小胜利”的主导观念。正面因素如政府及时抢救、群众顽强斗争的确需要充分报道,但也不能隐瞒灾难真相、受损程度、受灾原因等读者需要了解的负面因素。主旋律上的积极报道不能放弃,但决不能定性地认定任何灾难都可以“强拧成甜瓜”;要改变“多报领导、少报现场”的采写思维。多数灾难新闻无论从篇幅还是版面上看,领导活动过多、过频、过长,而受灾情况、抗灾斗争的现场特写太少、太短,这种有失偏颇的做法需要改变;要纠正“精神力量第一、物质条件第二”的非理性报道思想。我们的灾难新闻出于宣传考虑,容易陷入重精神轻物质的怪圈,过多强调精神的力量而忽视客观物质条件的重要,是缺乏理性思维、客观认知的表现。

报道上:熟悉政策规定、培养无畏精神,提高职业素质、完善技术条件

灾难性新闻在报道上与突发性事件报道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根据我国特定的新闻环境和宣传特色,强调及时、准确报道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稳定的维护和宣传效应的达成。因此,报道方式上需要兼顾新闻宣传政策、政府部门导向,当然,记者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灵活优异的职业素质、完善先进的技术条件等均十分重要。

熟悉相关的政策规定 把握新闻的舆论导向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新闻媒体作为党和群众的耳目喉舌,担负者重要的宣传作用。灾难新闻多属突发性事件,其具有突发性、异常性、破坏性和紧迫性等特点,因此特别能够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强烈反响,也受到政府部门的特别重视。所以,灾难新闻对无论对新闻宣传部门舆论导向功能的发挥还是对社会稳定的维护、救灾措施的推进等都非常重要。我们对灾难新闻政策和规定的认识,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清醒认识灾难新闻与舆论导向的紧密联系。以1998年抗洪救灾宣传报道看, 《人民日报》在进行报道时作出安排:在编委会要求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强调抓好“两点”。一点是毫不走样地传达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另一点是贯彻以正面报道为主,坚持 团结、稳定、鼓劲的宣传报道方针,深入宣传中华民族在抗御特大洪水中表现的伟大精神和涌现出来的英模人物⑥。由此,该报的抗洪专题报道充分反映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同洪水进行殊死搏斗和伟大斗争;热情讴歌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抢险中发挥的砥柱中流的突击队作用;充分报道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全力支持抗洪抢险斗争的感人事迹,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另外,作为典型的突发和灾难事件的战争在我国更是显示媒体舆论导向和原则立场的报道。中国传媒的战事报道强调在国际上发挥影响力,树立自己的地位形象,必须坚持正确的报道方针,体现国家的立场、观点和原则。为此,有学者总结出战事报道的规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发挥七巨大的影响力。具体说来,要求旗帜鲜明的反对侵略、反对霸权,靠揭露侵略者的暴行来有力地引导舆论等⑦。所以,对于洪水、地震、战争等各类灾难新闻的报道,必须明确正面宣传、积极鼓动、舆论导向的宏观政策要求和报道方针,这样才不会缘木求鱼、失去根本。

其次,适度掌握灾难新闻的国情式报道方针。如针对灾难新闻的不同程度,分情况采取急报、缓报和不公开报的方针。笔者以为需要着重指出:大多数灾难事件应该可以公开报道,而且要急报快报,尽早让受知道、政府知道,以便引起关注、激发对策,这也是充分尊重新闻规律的体现。而有些灾难事件事关重大,情况暂时不命,也可以采取缓报和不公开报的做法,根据宣传部门的专门指示和宣传纪律,记者可考虑了解情况、推迟报道或写成内参等做法⑧。适度掌握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报道方针,希望记者能够灵活机动的随事而变、随时而变,既不拘泥于传统思维方式易于导致的过分谨慎习惯,又不致于因突任性的报道而发生失误。

最后,详细了解灾难新闻报道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各种天灾人祸的报道,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宣传部门总的原则,一是让公众知悉,二是必须真实准确及时。

《国务院关于加强抗灾救灾管理工作的通知》(1997年1月18日颁布实施)对灾害报道作出规定:“适时报道灾情和抗灾救灾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团结抗灾。要突出的报道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和救灾工作的关怀,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奋力抗灾、生产自救和各地区、各部门互相支援的先进事迹。公开报道灾情,要实事求是,有利于社会安定和抗灾救灾工作,防止产生消极影响。重大灾情的报道由新华社统一发稿,局部灾害一般只在当地报道。报道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应以主管部门核实的统计数字为准。凡公开报道要慎重,报道内容要按规定经有关部门审核。”

由有关部门统一发布的法律、法规还包括:关于汛期。根据1991年《防汛条例》,新闻媒介应当及时报道防汛消息,而消息来源必须由政府防汛部门提供,当然包含了不得擅自报道不是政府部门正式发表的传闻的意思。同时,政府防汛部门也就负有及时向新闻媒介提供汛情的职责;关于核事故。《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1993年、行政法规)第二十八条规定:“有关核事故的新闻由国务院授权的单位统一发布。”授权单位一般就是新华社。1994年卫生部发布《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条例》(部门规章)规定:“核事故应急救援的有关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发布。”《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还规定在核事故应急响应过程中如有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等行为应予行政处分、治安管理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如关于地震及其预报。《防震减灾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全国性的地震长期预报核地震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发布。《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发布地震预报。”在地震发生后,政府还负有向社会公告的义务。《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地震灾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告震情和灾情。”这些规定对于新闻媒介当然具有约束力。〈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以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⑨新闻宣传部门应当实事求是地进行地震知识和地震工作地宣传报道。涉及地震短期和临震预报水平的宣传报道,在发表前应征得国家或省级地震部门的同意。新闻记者应该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收集和学习有关灾害信息传播和新闻报道的法规,以便在工作中遵循规定和法律。

具备勇往直前的精神 培养百折不挠的智慧

新闻记者是一种艰苦的职业,也是危险的职业。哪里有新闻发生,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从事灾难新闻报道记者的身上体现地犹为突出。非突发性的事件记者可以按部就班、从容不迫,而突发的灾难性事件因其紧迫性、异常性、破坏性等特点对记者的精神信念形成挑战。笔者以为,记者面临灾难事件时所虚具备的这种无畏精神,其内涵包括两方面:将身死置之肚外、临危不惧的胆识以及敢于排除万难、亲临现场的信念。

在炮火硝烟中笔录历史的真实、在肆虐洪水中记下壮观的时刻、在烈火蔓延中传递救灾的动况……我们看到,在灾难现场战斗着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不惧为难、使命至上的典型和事例屡见不鲜。1999年9月,《新民晚报》两位记者杨展业和唐宁随上海电影代表团赴台采访。21日凌晨,他们突然从剧烈震荡中惊醒,台湾发生百年未遇的大地震。作为新闻记者的本能,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祖国大陆。此后的五天四夜,余震随时发生,“站在卫生间门框下,感觉就像站在行使的公共汽车里。说实话,当时不害怕是不现实的,我们不知道余震会持续多久,也许只要再过几秒钟,这座已经裂缝四起的大楼就会轰然倒塌,我们难以想象自己会是如何死法。然而只要不死,我们的笔就不会放下。”⑩两位记者真实的情感,透露出为事业无怨无悔的献身精神,叫人钦佩动容。在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中牺牲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社记者许杏虎身上,这种无畏无惧、视死如归的精神更加放射出永恒的光芒。

灾难新闻报道因其事发突然、破坏严重、关乎稳定等特性,受到普通受众的关注,更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出于保证救灾措施顺利执行、事件原因未明前避免误传等原因给新闻记者的采访造成很多障碍。为使采访成功进行,记者必须具备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勇气和智慧。试举几例:1999年2月24日,西南航空公司一家飞机在温州失事后,浙江分社记者张和平接到消息立即赶往事故现场。闯过警戒路口后,进入警戒中心区,在距离目标点300米处时被武警拦住。此时已是深夜,他到指挥中心了解情况,站在阳台上,突然看见楼下的路边黑压压地开过一队人,他立即判断;肯定是去事故现场的,于是迅速下楼,乘着夜色混进队伍。原来他们是刚从北京赶来的国务院联合调查组,靠这样蒙混过关他也总算进入现场,采写出成功的新闻报道11。震惊世人的重庆虹桥垮塌事件发生后,新华社重庆分社两位记者前往报道,谁知报道刚开始,就受到当地县领导的消息封锁和采访冻结。1月8日上午,记者接到遇难家属举报,事故死亡人数大大超过县里通报的数字,还说看见晚上成车的尸体被拉入殡仪馆。为弄清真相,记者决定实地调查,但按规定只准死者亲属进去。两位记者灵机一动,在那位遇难者亲属的帮助下,臂带黑纱、一脸哀容,装成遇难者亲属混入殡仪馆。惨不忍睹的场面让记者摸清了这次事故的真实死亡人数12。

培养优异的职业素质 配备先进的技术条件

灾难新闻报道对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在动态变化的局势中、在情感四溢的氛围中、在生命威胁的情境中,记者要善于凭借敏锐的新闻触觉采集最具价值的新闻素材,凭借扎实的采访技能捕捉生动鲜活的现场细节,凭借多年积累的报道经验提升灾难报道的思想深度,这些都决非易事。因此,从事灾难新闻报道的记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水平。功底扎实、技术过硬、嗅觉敏锐、反应迅捷、体力充沛等都是灾难新闻报道中记者必须具备的“武艺”。新华社记者黄文谈起战地摄影记者的感受时也提到:“健康的身体状况和随时随地的可以休息的能力是保持体力、连续工作的前提。而良好的身体状态是在战地采访时保持反映迅速、动作敏捷所必需的” 13。灾难新闻报道还要求记者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水平。只要了解一些黄文的工作经验,我们就能明白这个道理:“在战区使用的车辆上要贴明新闻工作者标志;每天采访结束后,要为次日的采访加满汽油;开车和乘车时不系安全带,尽量坐在汽车前排;对于行程中遇到的路人,无论认识与否,先主动打招呼;在冲突双方控制区内进行摄影采访时,必须征求被摄影者的许可,免得由于莽撞导致包括生命危险在内的任何意外……”

另外,在灾难事件采访过程中,优化采访的技术装备和条件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各类交通工具如汽车、船只、摩托乃至飞机,各类通讯工具如电话、手机乃至卫星传真设备,各类摄像摄影器材如数码相机、轻便优质的摄像机、简单有效的胶片冲洗设备,各类安全保障物品如救生艇、防弹衣、求救信号弹等,对采访能够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战地摄影记者为例,除常规摄影器材外,各种通讯手段包括当地普通电话网、因特网、自带无线电话和卫星电话,手电、多用军刀、电热器和巧克力等都是适应战地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资。其实,良好的技术装备既是帮助记者完成报道任务的前提,也是保障记者人身安全的要素。近来,国内不少新闻单位尤其是电视媒体,如上海东方电视台等先后购买或租赁直升飞机用来采访,对增强新闻时效、提高节目质量、改善采访条件大有裨益。湖南经济电视台启用电视新闻采访专用直升机后,在一系列重大战役性报道中以新闻的快、新、活受到受众青睐。特别是在抗洪抢险的灾害报道中发挥出技术条件优越带来的新闻质量提高的优势14。

明确记者的角色定位 理解灾民的受创心理

灾难事件发生过程中,严重的破坏、伤亡乃至毁灭都营造出极度悲惨的场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明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新闻专家指出,采访灾难事件的记者不可能没有感情,但要避免出现情绪错位。如何控制自我的情绪,保证采访的正常进行,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都是记者在灾难现场应该注意的。另外,对灾难受创者及其家属的采访应该考虑新闻心理学、精神心理学等诸多因素,理解灾民、救灾者的心理,采取适当的提问方式,而不致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再伤害。

台湾大地震后,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专门召开研讨会,探讨如何采访灾难受创者及其家属,与会专家多为精神、心理几社工等专业背景的学者。他们认为,台湾记者对地震的报道虽然积极主动,但在采访灾民时或因不了解灾难儿童及成人身心受创者的深中影响,造成受创者及成人身心二度伤害。有学者举例,记者问一个失去父母的小孩:你爸妈死了,你心情如何?你将来怎么办?还有记者访问灾民,诱导灾民抱怨房产建筑商在建筑材料中使用沙拉油桶,而其实沙拉油桶在台湾作为减轻重量或装饰可以使用,记者的报道一定程度上促使灾民不当的情绪抱怨加剧15。由此,专家指出,灾难发生后灾民的心理创伤发展类型各不相同,对受难者应保持同情理性的哀伤,或观察周围者的情绪,而非急速地引导其改变对灾害原因的认定。对受伤或获救者,应该让对方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受到最好的照顾,而非采取压迫式的提问。

写作上:掌握多种体裁的写作方法,因时制宜地运用各类报道形式

成功的采访是成功写作的一半。灾难事件的现场采访如果顺利进行,新闻写作主要记者善于选择素材、选择角度、选择时机的结果。笔者在此不做更多思考,仅就两个现象做简单评述。

由于我国新闻体制的特殊要求,灾难新闻报道遵循舆论导向为主的原则,自然形成了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并驾齐驱的体裁格局。“新闻报道是主体、是基础,新闻评论是旗帜、是灵魂。对重大灾害报道中,新闻报道主要发挥‘叙述’功能即报道事实本身;新闻评论是针对最具新闻价值的事件来发言。”在抗洪救灾报道中,各报纸都配合新闻主体,精心撰写新闻评论,充分展示旗帜、灵魂的作用16。笔者希望强调,新闻评论在灾害报道中确实能够起到振奋精神、团结斗志、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但新闻事实的报道始终应该是重中之中。新闻单位仍需把灾难事实的生动记录、典型任务的忠实展现、救灾效果的具体程度、灾害原因的切实调查作为主体进行报道。否则,仍会陷入空说教、大套话的陈规旧俗。

另外,对中外灾难报道的比较也是颇有意思的专题。面对同样性质的灾难事件,中外记者的报道内容、写作风格截然不同。报道内容上,西方记者注重仔细描摹事实,表现灾难的惨烈、人们的痛苦、悲剧的处境和斗争的勇气,以此唤起读者的同情。而中国记者受“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观念影响,很少突出毁灭感、绝望感,而注重表现英勇斗争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气概;在写作风格上,西方记者多客观描述而少抒情性细节,作者的恐惧、绝望和怜悯藏在字里行间。而中国记者强烈追求主题鲜明前提下的情景合一、激情奔涌17。依笔者看来,这既是政治制度、社会心理和文化环境对记者思维长期熏陶的产物,更是现今时代国家利益、集团利益和新闻生存环境对记者报道作品直接施压的体现。何况,东西方在新闻报道和倾向上的分水岭主要集中于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不过西方记者在新闻写作方面还有诸多可供借鉴的地方,翻阅普立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即有深刻感受。

机制上:建议设立完善的预案制度,及时有效地应对灾难新闻事件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灾难新闻事件作为重大性突发事件将成为传媒追逐的热点。在把握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如何快速、有效、真实、准确的报道灾难事件并非单靠记者和新闻单位努力就能达成的问题。实际上,面对重大灾难事件,除按规定少报、晚报、不报或阻挠报道外,多数情况下似乎并没有共识的方式或协调的机制,因此建立灾难新闻报道的预案制度成为可能。从地方上而言,各地可以建立重大灾难事件应变领导小组,又各地新闻主管部门、当地政府机构和主要新闻传媒达成协调性意见。在事件发生后,各方的主动而非被动地紧急处理、应对,既保证新闻记者迅速深入事故现场调查采访,率先掌握整个事件的一手材料,为接下去的新闻报道打下基础;又保证救灾抢险措施能够顺利地推进实施,并在新闻报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有专家建议可建立“突发性事件预案制度”,其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具有同样的指导作用。根据世界各地积累的灾难新闻处理的经验,可以分政治、经济、自然等若干方面做些预案,一旦灾难发生即可视不同情况、不同程度来确定报道的时机、基调、范围、方式等。有针对性、灵活性的灾难事件预案制度将给灾难新闻的报道创造有益的制度环境18。

另外,报道突发性的灾难事件,除了记者的精神和工作紧张外,所在新闻部门的支持也同样十分重要。要前后配合,为记者报道灾难新闻创造良好环境。具体包括:协调好采编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调集力量、提供便利;协调好编辑与记者的关系,记者采访了解事件的过程和趋势,编辑了解背景和宏观局势,使报道井然有序;协调好新闻部门与当地党政领导部门的关系。突发事件往往带来负面影响,地方领导出于顾虑一般不原对外详细公布情况,在此问题上,新闻单位要与地方政府主动沟通,并不能畏缩地运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主动出击、解除苦难19。

参考资料:
1、2、《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作者:张威《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1期
3、《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群 著 台北周知文化1997年出版
4、《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主编:杜荣进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5、《温州‘2·24’空难新闻启示——传统媒体处理突发性事件如何应对网络媒体》
作者:郭天乐 《新闻传播》1999年第8期
6、《为抗洪斗争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人民日报抗洪抢险宣传报道总结》作者:人民日报编辑部 《新闻战线》1998年第10期
7、《战事报道的地位与对策》作者:徐学江《中国记者》 1999年第6期
8、《突发事件的采访与报道》作者:蓝鸿文《新闻界》1999年4月
9、《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 魏永征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1999年12月
10、《在死神的阴影下采访》——台湾“9·21大地震亲历记” 杨展业 唐宁《新闻记者》1999年11月
11、《在“封锁”中进行突发事件报道》作者;张和平 《新闻业务研究》1999年第13期
12、《虹桥垮塌事件报道的“快、准、深” 作者;蒋鹏等 《新闻业务研究》1999年第12期
13、《在南联盟战地采访》黄文 《新闻业务研究》1999年第10期
14、《湖南经济电视台租飞机抓报道》 《新闻业务研究》1999年第17期
15、据新浪网Sina搜索文章《如何采访灾难受创者及其家属——台大新研所研讨会纪实》 整理 潘怡静 陈芳萍
16、《对灾难性报道的思考》作者:王宏波 《新闻三味》1999年第4期
17、《中西方灾害性报道之比较》 作者:马守敏 柴焰 《新闻爱好者》1999年12月
18、《温州‘2·24’空难新闻启示——传统媒体处理突发性事件如何应对网络媒体》 作者:郭天乐 《新闻传播》1999年第8期
19、《新闻业务研究》作者:华惠毅 《把握特性 提高水平 ——改进突发事件报道探索》199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