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教育网 - 校园的网络 - 张翼轸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33 次) 时间:2000-07-20 19:37:46 来源:张翼轸 (earl) 原创-IT

  还没有考进大学之前便已经对于高校充满了憧憬。因为在我的想象当中,中国的高校是上网的圣地,那里有全国最低廉最便利的上网条件,有着远比拨号上网快上百倍的专线速度。只要进了大学,我就可以摆脱家里极其恶劣的上网条件。
  终于,千辛万苦考进了复旦,终于接触到了复旦的计算机中心,终于通过复旦的校园网连接上了中国教育网,但是一切并不是我原来想象中的那样。正如《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对至尊宝所说的那样,“我猜中了前半部分,但是我没有猜中后半部分”,不错,在复旦上网的确便宜的确方便,全校五六百台规模的机房,2元/小时的收费,每个学期还有免费的15小时赠送,与原来在家里的条件犹如天壤之别。但是至于速度,别说想象中的专线速度没有看到,即使是家里几K一秒的龟爬速度也成了奢望。虽然在上海,复旦江南第一学府的地位是毋容质疑的,但是上海高校的网络中心却不在复旦,而在交大。也就是说,在复旦如果要连接教育网以外的网站是,我们就首先要从复旦连接到交大,然后再从交大连接到清华,最后再从清华连接到目的网站,而且这最后一步也未必是直接的,很有可能是需要到美国逛一圈之后再回来的。所以,在复旦的网络速度是需要以字节(Byte)来衡量的,而且就算这样数值也多在两位数徘徊,偶尔能够攀升到三位数,并且很快会像打入奥运会的中国男足那样昙花一现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当然,在教育网内部,网络速度是足够快的,快的几乎和读硬盘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了诸如水木清华(清华大学的BBS)、日月光华(复旦大学的BBS)、饮水思源(上海交大的BBS)这些教育网内部的高校BBS上了。虽然界面是如此的简陋(字符型的),功能是如此的简单(除了写信就是聊天)、用户的同质性是如此的高(除了大学学生外就是大学老师),但是没办法,谁叫速度为王呢?当然,很早便从报纸上知道了在高校里真正的电脑高手会搜寻到几个教育网内部的免费Proxy(代理服务器),并利用它们达到快速连接教育网外网站的目的。然而,这一切于我是不适宜的。因为搜寻Proxy不但需要极大的耐心去度过几十甚至上百个小时的搜寻时间,而且还需要极其高深的网络知识以便分析Proxy可能开放的端口以及中国互联网的IP地址分布情况,而这些都不是我们这种普通网民所能够做到的,我们所能做的惟有等待。
  当然,在等待中也有意外的收获。教育网内部资源的匮乏,使我们不得不将注意力放在教育网内部的网友上。同样的学历和大致相同的社会经历,教育网内网友的交流分外融洽;而高度集中的上网地点(两个相识已久的网友甚至可能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机房上网)也使得网友的见面格外容易。所以,在高校中网恋的发生率与成功率都是最高的,所以因为痴迷于计算机而发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比例高校也是最低的。
  99年深秋的某一天,不经意间得知的这样一个网址:http://www.chinaren.net,在这个网址的旁边还有这样一句注释:(适用于教育网)。后来在相关报道中得知了,ChinaRen网络将一台服务器架设在了教育网的内部,并申请了专用的域名。这也就是说,从此我们终于有了可以高速访问的商业Web网站了。登陆上去之后一看,E-mail、聊天室、讨论区、个人主页应有尽有,终于可以摆脱字符型BBS了。这之后,便是与ChinaRen相当长的一段蜜月期,虽然ChinaRen还是有诸多的不便之处,比如界面,比如功能。但是没有办法,ChinaRen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后来有了RenRen,有了Etang。越来越多的商业网站针对教育网进行了网络优化,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能够得到的服务也越来越多,甚至我们可以以20-200K/Sec的速度下载MP3听、下载Avi电影看,而这些被归类为VOD的功能对于其他的用户来说,还只是一个远景的规划,也就是说,凭借着教育网,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乃至于体会到了网络发展的未来。可以说,中国教育网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到了1999年末2000年初的那段时间,越来越多风险投资商将注意力放在了中国的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中国籍MBA回国投身于网络业,越来越多的网络业厂商将注意力放在了几百万大学生扎根的教育网上。于是,NetBig、ClassOver、网易、263,Sohu无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无论是老将还是新秀,几个加强团兵力的网站蜂拥挤入教育网,意图从大学生这个全国最大的上网群体中分一杯羹。而在那场至今仍未结束的烧钱狂潮中,越来越多的网站不愿意再固守于教育网上吸引用户了,于是黑黄相间的Etang宣传车开进了校园,柳传志、丁磊、黄沁这些中国IT界的腕儿走进了校园,数以吨计的宣传实物派发到了各个高校的每一个寝室当中。以至于如今端坐与电脑前的我,鼠标垫上则印着搜狐那条极有性格的尾巴,面前的墙壁上贴的则是RenRen金海心演唱会的海报,身上穿的是263的汗衫,背的是Etang的书包,左手拿的是联想的茶杯,右手拿的是网易的圆珠笔,填写的是一个个不知名网站的抽奖表。正如那十几个商标瓜分了我的全身和所有能够触及得的一切那样,中国IT业的精英们在正在瓜分着教育网和教育网上的每一个用户。
  而这样的瓜分,是我,是中国教育网上的用户乐意看到的。因为我们失去的无多,而得到的不但是更快更强的功能,还有更多更贵的奖品以及多的来不及扔的实物礼品。
  但是,这一切后面的大背景是全中国那场几乎有些疯狂的建站热潮,所以这也注定了中国教育网如今的热闹是畸形的。我们所接触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网站,但是网站、HTTP、WWW并不是网络的全部。先天上,我们便缺乏正规的网络使用教育,后天上,我们又单一的接受的是Web网站的地毯式轰炸,这样造就的只能是无可救药的网络弱智,习惯于Web的网络弱智,也许应该称它们为网络雨人吧。于是,我们只知道电子邮件是用浏览器收发的,而不知道POP3、SMTP协议和E-mai软件;于是我们不知道利用FTP下载最新最好的软件;于是我们不知道IRC比起Web聊天室来别有一番滋味;于是我们不知道ICQ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
  也许,直到有一天我们离开了高校离开了教育网之时,才会发现我们这些所谓的网民中坚力量所掌握的网络知识是如此的贫乏如此的片面。
  以上的,便是我所认识的教育网,曾经理智的过分寂静如今却热闹的缺乏理智的教育网,畸形发展的教育网。

我所认识的教育网 - 徐远明 - 2000-07-20 22:06:33

记得你在党校,怎么一下子跑到复旦去了?

Re:我所认识的教育网 - 柯志雄 - 2000-07-20 23:48:00

复旦党校啊,呵呵

Re:我所认识的教育网 - liuyee - 2000-07-21 01:15:33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复旦上的是校园网,即使连接到交大等教育网内部分资源,也会受到严格的控制,常常慢如蜗行,甚至根本不可能。校园网内恒古不变的页面和UPLOAD几张光盘形成的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学子的需求。到现在,连个稳定持续的邮件服务器都没有,一些教授拿着免费邮件地址去参加国际交流什么的,被人嘲笑。 高校站点是教育网内的主要资源,但受到体制、资金、基础设施等因素限制,目前基本上毫无作为,形同虚设——当前中国最具活力网民却在“享用”最有限的资源,实在悲哀。起步最早的教育网,仍在固步自封,监守一片所谓的“净土”。 商业网站放个服务器在高校内或作个镜像也只是权宜之计,关键是植入品牌效应,攫取人才资源和培育若干年后的新生代市场。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学生以外的人,都对这份蛋糕下手了。但是,校园网不打通、教育网不打通,思想观念不打通,做井底之蛙,看到的永远只是巴掌大的那块天。

Re:我所认识的教育网 - 张翼轸 - 2000-07-21 09:51:14

那里,我一直说我来自复旦,远明兄怕是记错了吧?

不好意思,是我搞错了。 - 徐远明 - 2000-07-21 11:40:14

亦真、张义祯、张翼轸搞混了,非常抱歉。

Re:我所认识的教育网 - benbon - 2000-07-21 14:24:52

现在教育网和chinanet之间的接口不是扩容了吗,我们现在连chinanet上的各个站点已经非常快了,不需要再去各大网站在教育网的镜象了。 你大概是文科学生吧,所以才会只知道web,事实上对于我身边的绝大部分同学而言,pop3收发邮件,irc,ftp,icq这些东西每天都要用到,没有什么新鲜的。我觉得网络这东西,根本不需要什么正规教育,在实践中学习是最好的,用得多了自然就熟悉了,呵呵,个人意见啊。 教育网的速度那真是没得说,我暑假里几乎每天下一部DVD来看,呵呵,怎一个爽字了得。 祝你暑假愉快!

Re:我所认识的教育网 - carboy - 2000-07-22 01:05:28

好文章

Re:我所认识的教育网 - 张翼轸 - 2000-07-22 10:23:43

扩容我也知道,但在复旦速度只有慢没有快. 至于irc,icq这类我是常用的,不过从我在机房观察的结果,似乎使用的人还是很少的.

Re:我所认识的教育网 - nasa - 2000-07-22 14:56:59

好象少了洪恩在线

Re:我所认识的教育网 - 发条鸟 - 2000-07-31 15:09:59

那个什么互联网交换中心建成后, 不是把教育网、公众网和其他几个网打通了吗? 反正从清华去公众网还是快多了, 不知道复旦的网络是怎么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