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53 次) 时间:2001-09-10 18:13:39 来源:吴限 (吴限) 原创-IT
本报记者 吴限
联合与竞争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联合与竞争是商业社会中一个企业相对于另一个企业存在的两种状态,但从更深层意义上理解,商业社会中只有竞争才是企业间相互存在的唯一常态,联合其实只是企业竞争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若干个企业进行联合,是要形成更大的优势和力量,以利于与其他企业的竞争。
市场学的观点认为:联合实质上是将不同企业的资源实施整合和重组,使得经过重新配置的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让合作方均能受益,从而达到1+1>2的效果。由此可见,一次成功的联合或合作的前提条件是合作双方有互补的资源存在,其结果是联合使合作方均能受益。
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是多方面的,如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品牌等等。企业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资源,而其又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在短期内突破资源瓶颈,联合自然便成为最佳的选择。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很多情况下,资金已经不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第一因素;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规模经济也在很多情况下显现出“规模但不经济”。那么,在以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瓶颈资源到底是什么?企业将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联合?
近日,被称为近年内中国最大的企业并购案——海信与浪潮的合并备受媒体关注,据悉,合并将于年底完成,合并后的集团将成为国内仅次于联想的信息产业航母。这是一起典型的传统意义上的强强联合,具有相当实力的两大集团期望通过联合产生规模效益,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与这种典型意义上的强强联合相辉映,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强强联合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华为公司与海尔集团等一批大型信息技术企业相继与科大讯飞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华为将在CTI领域与讯飞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进行从技术到市场的全面合作;海尔与讯飞则将在PC、软件、消费电子产品以及信息家电网络等广泛领域内结为战略合作伙伴,进行从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到市场推广的全面合作。华为与海尔分别是中国通讯及电子产业的巨头,而科大讯飞则似乎名不见经传,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品牌影响力上,讯飞与华为、海尔都不在一个量级上。那么,不同量级的企业又如何实现强强联合,结成战略性合作关系呢?
科大讯飞是一家以语音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的高科技公司,也是国家“863”计划语音技术领域唯一的产业化基地,在中文语音技术方面基础研究时间长、产业化规模大、专业人才多。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语音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音是实现人机交互的最佳界面,因此语音技术被认为是将计算机、电话、掌上设备乃至于家用电器变成真正“智能化”设备的最佳途径,语音产业也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产业。科大讯飞公司虽然在品牌及规模方面尚不可与华为、海尔相比,但其却在语音技术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方面,尤其是语音合成技术领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也是我国众多软件企业中为数极少的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因此,从技术的角度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来看,讯飞的实力又足以堪称为“强”。
虽然华为与海尔都已成为各自产品领域的大哥大,但不管是华为还是海尔,都希望能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然而,如果说资金能够给缺乏资金的企业带来快速增长,管理能够使缺少管理的企业出现生机,那么,对于相对成熟的华为或海尔,不管是资金、管理,还是更有影响力的品牌或已经拥有的技术,都难以对已然庞大的华为或海尔形成足以推动其快速发展的企业推动力。因此,华为和海尔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核心技术、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强大的技术产业化能力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发动机。拥有核心技术的讯飞公司也迫切希望利用其核心技术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在10倍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常规式发展就意味着机会的丧失,甚至导致企业的失败。因此,尽管讯飞公司的注册资金高达6000万元,市场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要在不长的时间内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语音技术提供商,资金、市场、管理等依然可能成为其发展的阻碍因素。由此可见,虽然讯飞与华为、海尔在企业规模上存在较大差距,但能够实现联合却有着深厚的基础,即合作的任何一方都能向对方提供互补性的企业发展资源。
以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瓶颈资源将不再是管理,不再是资金,甚至不再是品牌和规模,而是高新技术持续的创新能力,以及强大的技术产业化能力。新经济时代企业联合的最佳形式同样不再是单纯的规模与规模的联合,而是规模与技术的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