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6 次) 时间:2001-09-07 21:57:57 来源:雍弘 (雍弘) 原创-IT
今天,低质伪劣产品的泛滥已经到了无孔不入和丧心病狂的地步,它让我们痛心地看到某些企业不仅不讲质量标准,而且还丧失了起码的道德标准。
近日传媒披露的一则丑闻又给这种认识提供了佐证——
在家长连续举报下,辽宁省质监局抽检发现:辽宁学生喝的豆奶营养先天不良。有50万名中小学生长期饮用的“中国大豆示范企业”生产的“指定”学生豆奶,竟然是偷工减料的劣质产品。其中作为主要营养指标的钙、铁、锌等含量严重不足﹙钙含量每百克应为200毫克以上,实际上只有86毫克;铁的含量每百克应为5毫克以上,实际上不达标;锌的含量低于标准规定的三分之一﹞。每天喝着这些豆奶的学生并不知道这些,他们只觉得豆奶有异味、口感不好。
伸向处于发育阶段孩子的那只黑手,是山东省力源集团。去年年底,由国务院确定的旨在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结构,提高健康水平的“学生豆奶计划”开始启动,并在东北三省试点。山东省力源集团生产的“力源”豆奶粉,获取了该计划在辽宁的生产资格。这家被“指定”企业不但不珍视这一荣誉,而且竟用不合格品蒙混过关,戕害如此众多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性质之恶劣在当地激起了民愤。报道说,目前这家企业将受到“依法严肃处理”。
这个案例不禁让人想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作的描述:“有50%的利润,他就敢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山东力源集团制售低质伪劣产品,拿牺牲少年儿童的健康为代价换取厚利,并非个案。它的堂而皇之、无所顾及的行经,反映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企业所拥有的共同面孔——“缺德”。能够肯定地判断,许多企业身上都存在着这种严重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是整体的道德沦丧,经济暴利的驱动甚至使他们连遮羞布都扯掉了,完全没有内疚、没有心理障碍地谋财害命。企业生产中道德标准荡然无存的趋势,正像病毒一样在蔓延,侵蚀着越来越多的人。
它产生的恶果,对于企业而言最终是垮掉,对消费者而言特别是对未成年的消费者,缺乏对各种产品安全感的阴影将伴随他们的生活过程,继而还会影响到他们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因此,企业讲不讲道德标准不再仅仅是个打击假冒伪劣范畴的事,也不再仅仅是涉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事,它已经上升到像腐败现象那样的能够扼杀国家未来健康发展的程度——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