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08 次) 时间:2001-09-07 10:53:22 来源:windreview (jxhill) 转载
经济观察报
文/赵剑飞 李燕
当《产业标准》(Industry Standard)在8月24日宣布其将要停刊的消息时,这本著名的新经济杂志再一次赢得了它曾在互联网最高峰时期所拥有的“注意力”。由于《产业标准》过去一度是加州互联网革命的“中心”的短暂辉煌历史,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即使是一直在“观望”这本杂志何时倒闭的罗勃.沃克(Rob Walker,网上批评杂志Slate编辑)也备感
惊讶,他本人亦经常为《产业标准》撰写文章。而更进一步的消息是,《产业标准》母公司标准媒体国际公司已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昨日黄金年代
《产业标准》只不过是新经济杂志中败得最为显眼的一个。将上一个星期你拿到手里的《Red Herring》与去年五月时的相比,就会发现其页码已经从628页减少到100页,《Fast Company》从418页减少到148页,《商业2.0》和《eCompany Now》已经合二为一,页码总数从合计的772页减少到214页,而《产业标准》则从一年前的272页缩减到88页,全部合在一起的话,页码总数从2490减少到730页(算上最后一期《产业标准》),其缩水幅度高过70%,绝不逊色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下跌幅度。
曾经在《产业标准》担任过编辑工作的吉姆.艾温斯(Jim Evans)最近回忆时承认,当他最初加入一家不知名的贸易杂志编写商业报道时,他可以住最好的饭店,在昂贵的餐馆与接受采访者对话,并不时与身价百万的富翁们为伍,让他惟一感到困难的是就这些他一无所知的题目写出一篇好文章来,因为在这之前他所认识的惟一“商人”是他的父亲,而他也从来没有编写过商业报道。但互联网热的迅速膨胀帮助他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一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就此发表两句看法。吉姆.艾温斯后来甚至在另一本著名的新经济杂志《Upside》也干过一阵。此时,一位与他相似的20多岁的新记者的薪金却已经翻了三倍,达到一年7万美元。
当艾温斯在1998年底加入《产业标准》时,很快发现这本诞生仅仅五个月的专门报道互联网商业的杂志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中心”,每周五晚上在公司房顶都会有不收门票的聚会,参加者蜂拥至此参与关于网络的时髦的讨论。而与此相对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发现自己身边的同事对于商业或者技术实际上并不那么热心,许多人甚至公开对于商业加以嘲讽,而大部分人都不清楚自己是如何坐到现在的位置上的。但这里有不错的报酬,有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一切像一个“party”,并且,这个“party”还在变大。
从顶峰上滑落
到了1999年下半年,《产业标准》每期页码提高到超过200页。2000年第一季度的广告销售表明,《产业标准》的广告收入已经达到1380万美元,超过显赫的老牌商业杂志《财富》的1200万美元,而全年的销售收入高达1亿4000万美元。2000年一开头,《时代》杂志将他们当成明星加以报道。
财富的膨胀带来了更大规模的失控,《产业标准》开始学习像在它们上面胡乱花钱的dotcom公司一样挥霍。办公室里开始出现按摩师的身影,每天都有免费的小吃与饮料送到职员手中,而《产业标准》赞助召开的大会(聚会)也从拥挤的房顶移到海边的豪华大饭店。《产业标准》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公开发行股票,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在这之前他们更是向公司的基本建设投入大手笔的挥霍,仅需要支付的租金就超过6000万美元。
2000年3月,dotcom泡沫破灭,随之而来的科技公司衰退引发的经济减速迅速影响到新经济赖以辉煌的广告市场,《产业标准》今年前七个月的广告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下跌了75%。在经历过两次裁员以及种种挽救的措施之后,《产业标准》预计今年的收入将下降到4000万美元,而亏损高达4500万美元。作为主要投资者的IDG公司,一直不愿忍受与别人合伙控制《产业标准》,此时也放弃进一步为其提供资金的努力。这样,这本在互联网高峰时曾经风光无限的新经济杂志《产业标准》终于停刊。
中国新经济杂志的梦想
与《产业标准》同一年诞生的《互联网周刊》,是新经济杂志的浮沉故事在中国最抢眼的一个版本。与大洋彼岸的《产业标准》相似的是,这本一度零售价格接近20元人民币的昂贵杂志也正陷入惨淡境地。
2000年,《互联网周刊》收入高达3000万人民币,这对一本只有两年历史的周刊类杂志来说无疑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正如《新经济导刊》总编陈小平所暗示的,《互联网周刊》藉由这个“恰到好处”的刊名,在网络繁盛时赚得让人眼红心跳。对这本杂志的估价一度超过1亿美元,软银公司创始人孙正义甚至考虑过向其投资。
直到2000年4月,《互联网周刊》的办公地点还蜗居于北京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内一栋破破烂烂大楼的第6层,在那里,员工需要为搭乘惟一一部却又事故频繁的电梯而提心吊胆。就在这个互联网达到高峰的季节,《互联网周刊》迁到了北京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贸大厦,坐拥第32层大楼的1/3。至今为止,没有其它哪家媒体像它那样享受过高额租金带来的气派与荣誉。这样的场景与《产业标准》的故事何其相似!
2001年初,虽然对于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一个好季节,《互联网周刊》还是发动了自己的扩版运动。这本报纸周刊一下子扩版成为一本有144个页码的杂志,零售价格甚至超过一般时尚杂志,高达19.8元。当然,它也一度拥有超过50个页码的广告。
在dotcom泡沫破灭之后,这样的改版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从今年七月开始,《互联网周刊》着手缩减成本,首先是将页码减少了将近40%,零售价格也下降到10元。办公室的长途电话线已经被掐断,只有中层骨干能享受这一服务。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其员工的薪水已经比上个月降低了几近一半。“公司在去年赚了不少傻钱,”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编辑说,“但今年上半年也花了不少傻钱,而且周刊的广告收入随着dotcom公司的陷落也颇有损失。所以……”而更多的观察者则在观望,这本杂志将在什么时间搬出带给它荣耀的国贸大厦。
以《产业标准》中文版自居的《数字财富》,现在广告和发行量亦惨淡不堪。通过IDG这位横跨中美的媒体投资巨头,这份创刊至今才5个月的杂志取得了《产业标准》“简体中文内容的独家发布权”,在他们的杂志上可以看到多则高达20个页码、少则10个页码来自《产业标准》的内容。但不幸的是,由于错过了良好的时机,《数字财富》即使拥有令人羡慕的背景资源,却难以创造《互联网周刊》曾有的辉煌。对于《产业标准》的停刊与破产,《数字财富》总编辑陈立辉表示不会对《数字财富》有任何负面影响,双方“仅限于内容合作”。他笑言,《数字财富》由信息产业部电子情报所投资,早就有了3年预亏期。
另一本今年2月问世的《新经济导刊》始终毫无起色,总编辑陈小平频频感叹生不逢时。“如果我们在去年出来,可能就不同了,”他说,“我们的名字比《互联网周刊》还好。”他显然没有深刻理解,一本杂志的成功并不在于dotcom两年的狂热,而在于杂志理想与时代脉搏的巧妙相遇。
对于《互联网周刊》在两年之内创造的一个奇迹,我们无法忽视其投资人高在朗和沈维的高巧经营,但另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则显然是中国的网络狂热。在中国多年潜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在1999年遇到dotcom的诱发之后,对于广告的投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随着张朝阳而让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互联网,《互联网周刊》仅仅因为一个好名字就可以得意不已。但除了这个好名字之外,这本杂志从头到尾充满了厂商报道,文字枯燥乏味,在可读性与思想性两方面的薄弱使得它难以成为中国新经济灵魂杂志。
一切只是一场“幸运”
广泛的批评者可能会将新经济杂志的失败看作经济减速、广告衰退的牺牲品。这无可否认,但需要提醒的是,这些由一帮年轻人误打误撞而开启的杂志革命,由于缺乏像《商业周刊》那样对于商业报道持久的热情,像《财富》那样对于商业事件深入的理解,以及像《经济学家》那样对于这个世界冷静的旁观姿态,他们固然可以在dotcom繁荣时成为一时耀眼的噱头,大多数却缺乏在股市泡沫散尽之后继续生存的本领。
互联网的贡献之一是对于资讯传播的革命。还在互联网如火如荼的1999年时,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以其能够洞穿历史的智慧告诉我们,三百年前印刷术技术革命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曾经使得印刷厂主获得了“巨额的金钱与如日中天的名誉”。当时一派生机勃勃的新经济杂志应该可能从中发现警告的讯息。在印刷术成为一项普及的技术之后,印刷厂主们的地位与财富迅速消失,而新经济杂志很可能在互联网成为一项大众化的技术之后步其后尘。《Red Herring》资深编辑汤尼.博金斯(Tony Perkins)曾经说过,当他们早在1993年开始尝试报道风险投资活动和网络公司的时候,并没有预料到互联网会繁荣到现在的程度,以及他们所关注的这个市场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事实上他们“什么也都没有做,却拥有了这份幸运。”
文章评论:再见了新经济杂志 - 摩天居士 - 2001-09-07 11:31:05
看来作者对新经济类杂志做了比较多的调查。对于<互联网周刊>,我认为他们走高端路线的确不太明智. 但今年上半年很多媒体看到它发了, 就想学它. 实际上如果一本报纸或杂志是给广告客户办的, 到处是吹嘘或侧面吹嘘广告客户的文章而没有把广大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那它最终也会失去这些广告客户。 <互联网周刊>这两年虽然蒸蒸日上, 但我总觉得非常危险, 现在果然危机爆发了.不过他们有姜奇平, 胡延平等优秀写手和编辑, 所以我相信如果能尽快找正方向,完全是大有可为的。
RE:文章评论:再见了新经济杂志 - 小导 - 2001-09-07 14:20:34
【(小导)回复(摩天居士)的大作】 看来作者想一骂成名,每个杂志的存在都有其理由,否则早就灰飞烟灭了。新经济杂志不会因为这声“再见”就消失了,就如这么多的都市报中,有人说撑不了几天一样。而且我认为文章的作者并没有采访到本人,就煞有介事地引用所谓原话,至少违反了新闻报道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