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82 次) 时间:2001-09-07 09:10:11 来源:玫瑰 (玫瑰) 原创-IT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电子邮件成为人们继电话之后信息交流的又一有效手段,电子杂志也应运而生并成为人们网络生活的新宠。就目前国内的电子杂志发展的现状而言,比较成功的是希网网络(http://www.cn99.com),该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邮件列表发行商,订户数已经突破1000万,每天平均的发信数超过2500万封。一些电脑爱好者纷纷做起了自己的电子杂志,在网上开辟自己的自由空间。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各个站点之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相互屏蔽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于是,一些用户收不到信件、信件丢失的情况屡见不鲜。而苦于站点之间的阻塞,用户的苦恼无处申述,网络公司无法向用户解释其中缘由。这样就使用户与网站之间的误会越来越深,进一步妨碍了两者之间的交流。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使各个ISP之间打起了邮件的屏蔽大战呢?据笔者的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从邮件的接收方来分析,可能是由于硬件上的原因,也就是说,邮件接收方的email服务器的负载有限,不能承受过大的邮件通过的阻力和数据传输的压力。这样,对于通常有较大流量的提供邮件列表服务的某一站点的信件只好说“不”。
其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邮件接收方也是出于对用户利益的维护。电子邮件的盛行尤其电子杂志的大规模发送也使各个isp不得不采取有力的技术措施来防范垃圾邮件的侵扰,一些列表管理者为了推广自己的杂志,不经用户的同意就大肆发送邮件,此外,在信息传输便利的今天,一些商业企业和个人甚至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作广告。为了用户的利益,网站就选择了屏蔽(或称过滤)的手段。
其三、可能是一些邮件接收方出于规避竞争压力的考虑。邮件列表(电子杂志)作为信息发送和传输的一种有力工具,对于网站而言,电子杂志发送的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是网站发布广告以赢利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互联网赢利模式还比较单一的今天,很多网站都看中了这一块蛋糕而欲从中分享一杯羹。于是一些网站采取了对竞争对手的邮件的屏蔽就不难理解了。
站点之间的邮件的相互屏蔽,对站点的各方而言,是不是就能赢得大量的属于自己的用户了,从而扩大了自己的那块蛋糕的份额了呢?非也。邮件屏蔽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无辜的用户—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这其中的蹊跷,但无缘无故的自己的信箱就收不到邮件了,并且据了解,有些订户订阅的还是收费杂志,倘若没有什么紧急信件还好,否则遇上这样的情况可就“叫天天不应,就地地不灵”了。那么,对于各个站点而言,有没有从中赢利呢?答案也是否定的。我们都知道,网络企业实际上就是提供服务的行业。一个商业性站点的利益不仅仅包含他所拥有的帐面的有形资产,还包括他的企业形象所代表的无形资产。对别的站点邮件进行屏蔽,一方面损坏了自己在用户中的形象—用户最关心的可能只是网站能否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而并不关心其他。另一方面,也容易被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轻视—可能会被怀疑网站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状况。最后,对于不能自行提供免费信箱的网站而言,邮件屏蔽所带来的制约和负面影响几乎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邮件屏蔽的矛盾是不是就一定要这样僵持下去呢?显然是不明智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从邮件接收方的角度考虑,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力量,尽量用比较精确的方法来识别垃圾邮件和常规邮件,使之能够把垃圾邮件拒之于自己的邮件服务器之外而对常规邮件放行。另一方面,如果发现一些站点向本服务器发送垃圾邮件时,可以通过相互沟通进行协商解决,而不一定要把别的站点的邮件“一棍子打死”。
其次,从邮件发送方而言,除了要加强邮件的过滤功能,如果能够提供自己的免费邮箱系统,不妨开辟自己的免费邮件江山。对于提供免费邮件列表发送的平台提供商而言,加强邮件列表创刊者的身份确认和监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列表不经用户的确认就强行订阅和在创刊过程中由于某些参数的设置的失误造成了大量的垃圾信件,这是发行商应该注意的问题。
然而,上述的方法可能只是在短期内能够解决问题或者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互连互通的时代,任何一个网站的发展和壮大都不可能脱离整个网络的大环境而孤立存在,它需要各个ISP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这是关系到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规范和体制的健全的问题。所以至关重要的是要在整个行业中形成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意识和运行环境,使网络经济在一个健康的经济环境中逐渐形成规范的竞争机制,灵活的运行机制,从而使网络经济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也就不存在什么“邮件屏蔽”的问题了。
首发于chinabyte:http://www.chinabyte.com/digest/digest_detail.shtm?dtype=focus&digeid=43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