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寂寞”还有“无聊” - 其他 - executor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45 次) 时间:2001-09-06 22:31:53 来源:executor (executor) 转载

上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借的书里偶尔看到了关于孤独、寂寞、无聊这几个词的精辟描述,其中的一个反问就是“孤独,你配吗?” 很遗憾,记不清了,也没有能够在网上找到那篇文章。不过顺便找到了其他几篇,意思上有点接近,可以一看。

——————————————————————————–

关于孤独

作者:living

  一颗平庸的灵魂,并无值得别人理解的内涵,因而也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孤独。相反,一个人对于人生和世界有真正独特的感受,真正独创的思想,必定渴望理解,可是也必定不容易被理解,于是感到深深的孤独。最孤独的心灵,往往蕴藏着最热烈的爱。热爱人生,忘我地探索人生真谛,在真理的险峰上越攀越高,同伴越来越少。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剧性的。寂寞是寻求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然而,人们往往将它们混淆,甚至以无聊冒充孤独。
                    
  “我孤独了。”啊,你配吗?
                    
  哲学家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感到有一条可怕的鸿沟,把他们同一切传统分离开来,置于恒久得光荣之中。这是虚伪包围中的一个真实的人的孤独,这是向一切传统挑战的思想战士的孤独。

——————————————————————————–

关于孤独的心灵沟通

前几天,我的网友痞子发给我一封名为《关于孤独》的哲理散文,是他在上网时发现的,他很欣赏这段话,可是他认为这篇文章不适合我,也许他觉得我不太理解孤独的真正涵义。
                  
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
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剧性的。
寂寞是追求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   
然而,人们经常将它们混淆,甚至以无聊冒充孤独。
“我孤独了。”啊,你配吗?
           
  这三个词被做了定义,但我却认为不能仅用悲剧性,喜剧性和中性来分别形容,我觉得孤独、无聊和寂寞每个词本身都兼有这三种特性。就孤独来说吧,当一个人对于人生和世界有真正独特的感受,真正独创的思想,必定渴望理解,可是也必定不容易被理解,于是感到深深的孤独。就像哲学家,他们是孤独的,任何一个具有深邃思想的人都是孤独的。你可以说他们是悲剧的,但我说他们是喜剧的,因为他们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不是人云亦云,尾随大潮的。
  孤独这个字眼,其实我们都不陌生,当你不被理解时,或多或少都会觉得孤独。在人的一生中,孤独可以说是我们最忠实的陪伴者,这是大家心知肚明而没有道出的。我想不管你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都必须学会孤独,习惯孤独,并且享受孤独。记得看过一篇关于情感的文章,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的一句话“孤独也是一种美,只要你懂得欣赏”。
  看到“我孤独了。啊,你配吗?”,一下令我想到我老妈曾问过我要选择“独行侠”还是“三人行”,可能那时正迷佐罗,一味的欣赏这类人,我选择独行。而妈妈只是淡淡的说要当独行侠不是那么简单的。现在想想,妈妈当年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表达得婉转些。我想我毕竟不到众叛亲离的地步,也成不了伟人,所以我这辈子都当不成“独行侠”,只能“三人行”,不过幸得老天眷顾让我有三个死党,多得一人,现在是“四人行”。
  当我把我的感受打到电脑里发给痞子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自己成熟了。突然间我有了一种冲动,我想让妈妈同我一起分享这份喜悦。于是,我大叫妈妈,把我从不肯让她多看一眼的电邮点出来让她翻阅,特别是这封《关于孤独》的回信。也许正是因为这份喜悦,妈妈忽的兴奋了,我们花了整晚来谈论文学创作。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回想着这整个晚上,辗转难眠。突然,我的房门开了,妈妈探进了头,兴奋的说:
  “我有句话要告诉你,孤独也是生活的一种历练,只有过人的经历,才能体会孤独的涵义。”
  说完,妈妈把房门关上了。当我正思考着这句话的时候,房门又被推开了。妈妈笑着对我说:
  “我还有一句话要告诉你,孤独不是用笔来写的,而是用心来写的。”
  她再次关上房门,留下我一个人,独自心潮澎湃。
                    
                     DRINVEN小姐

——————————————————————————–

说孤独,你配吗?

● 赵焱/文

  老是听到身边的朋友说:“活着真累,我孤独”。于是我毫不客气地对他说:“说孤独,你不配。”

  扭开电视,一个美女明星,不管脑子里有没有知识,装出一幅孤独的样子在你面前玩深沉。面对记者的采访,就跟一个“人来疯”似的,东侃西侃,云山雾罩,满嘴错别字,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和已经说了什么,观众被侃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热闹一番后,最后来一句:“我现在时常感到孤独”。

  语言和文字对她来说并不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是一种时髦,一种时尚,内容无关紧要,好听就行了,哪怕美丽的外表下是一个草包。这种人的节目你看还是不看?我不看,我怕变成和她一样的草包。

  扭开收音机,到处都是排行榜。流行歌曲的内容不是你抛弃我,就是我无奈地离开你。总之两个人不能一起呆着,好像两个人在一起比分手还痛苦似的,所以要分开。可一分手孤独就找上门儿来了。一首比一首孤独的流行歌曲像一群苍蝇一样迎面而来,这种歌你听不听?我不听。我和女朋友在一起也好,分开也好,都是快乐的事。

  找朋友聊天,还没等我开口,他们就向我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们鸡毛蒜皮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从他的教授一直到他养的那只猫,没完没了。他只允许我作听众,剥夺了我滔滔不绝的权利。后来他说累了,站起来甩出一句话:“跟你说话真没劲,我感到孤独”。面对这种人你还跟他聊吗?我不聊了,因为我无话可聊,我无聊了。

  孤独和无聊、寂寞不同

  这仿佛是个孤独的世界,不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每个人都在说着孤独,可大家并不一定真正体验过孤独,因为孤独和无聊、寂寞不同。

  电视里的假深沉,装蒜明星的表演,那叫无聊。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的心情。说得更明白点儿,就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那些漂亮的明星充其量算是利用孤独的美名装酷。并把这种无聊的装酷传染给看电视的人,让大家一起孤独,一起酷。

  部分说自己孤独的年青人也属于这类,他们留着三千尺长发,穿着野兽派的衣服,在街上闲逛,一双茫然的眼睛到处寻找着感官的刺激,常常当着众多人的面向着天花板叫出内心的呐喊:“我孤独!”——像是哺乳动物到了繁殖期。

  我身边这种人多,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几个共同的地方。一、懒:什么事儿都懒得做,整天躺在床上才好;二、因为懒,对任何事儿都没兴趣;三、时常用没兴趣来掩饰自己因缺乏学习而产生的无知。

  寂寞比无聊好点儿,首先从产生原因上就比无聊有水平。因为生活、工作艰辛,想找个地方靠靠,找个心灵停泊的港湾,可找不到,这就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一种现代城市病,像流行性感冒一样,是这个社会越来越冷的反映。

 我身边没有孤独的人,倒不是他们活得都很高兴,而是没活到那个水平。平庸的大脑里,并无值得别人理解的内涵,因而也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孤独。

孤独成为创造的顽强动力

  一个人对于人生和世界有真正独特的感受,真正独创的思想,必定渴望理解,也必定不容易被理解,于是感到深深的孤独。最孤独的心灵,往往蕴藏着最热烈的爱。热爱人生,忘我地探索人生真谛,在真理的险峰上越攀越高,结果同伴越来越少。

  孤独是一个值得理解的人寻求理解而不可得的感觉。鲁迅孤独,人家面对的是永远走不到尽头的惨淡人生,和从后面永远射不完的如飞蝗般的冷箭,他在中间顽强地孤独着,挺着。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敢说自己是“孤独的旅客”,因为他终生真挚地热爱物理学、艺术和哲学,因为就他把“相对论”弄明白了,别人不懂。

  孤独对真正有孤独感的人来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企图抗衡和摆脱这种孤独感,成了那些人从事创造的一种最顽强的内部动力。在艰难、短暂的人生中,能时时体验到孤独感并寻找到一条解救方法和出路的人,自会感到一种悲壮的奇美。

  浅薄的快活和廉价的感官享受,远不如处在孤境中并力图去解决它来得幸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宋诗词里这样的千古名句很多都是让孤独给挤出来的。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不朽乐章,梵高的绘画,也是孤独感情的爆发。

  孤独,是因为伟大的思想无法被无知的大众理解,而又必须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时产生的感觉。她是人类文化的育婴室,和这些比起来,染着红头发、穿着奇装异服,想通过哗众取宠引起注意的你,还有资格说孤独吗?

  最后用一句话与各位无聊、寂寞着的朋友共勉:让我们一起充实我们的头脑,寻求那种真正的孤独感,别在外表上装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