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91 次) 时间:2001-09-04 11:47:24 来源:woody (woody) 原创-IT
市场尚未形成 价格大战已经爆发
收费邮箱没有赢家
1日,靠着一个好名字起家的中华网开始了它“姗姗来迟”的电子邮箱收费计划。收费邮箱分别标价120元/年(10M空间)和180元/年(20M空间),曾经用来引诱网民注册的88M超大免费邮箱被一刀砍成5M。至此,国内提供电邮服务的多数大网站都踏上了收费之途。
就在人们还在为收费还是免费而争论不休之时,收费邮箱之间的战争已骤然打响。
电子邮箱价格战势不可挡
眼看着收费风云渐起,一周前,率先拉开邮箱收费序幕的21CN了推出E传真及一系列增值服务,以巩固其商务邮箱(收费20元/月),同时降低门槛力推收费6元/月的经济邮箱,发誓要争夺收费邮箱最大的市场份额。
“我最担心的就是收费邮箱之间打价格战。”21CN市场部经理丁志锋说。但是价格战似乎已不可避免。昨日,新飞网副总经理李伟斌向记者透露说,已全面停止免费邮箱注册的163电子邮局计划在下周推出按月收费的电子邮箱,价格刚好比21CN少一元——5元/月。他称,163电子邮局正在马不停蹄地发展集团用户,“收费比这个标准还要优惠”。
回顾收费邮箱纷纷出笼的过程,我们会发现价格飞速跌落的曲线。21CN推出商务邮箱之时的价格是20元/月(21M空间),而263邮箱50M空间只报价15元/月;今年,刚刚收费的163电子邮局爆出更低价,25M空间一年收费120元,10M空间一年只收50元;而决心将免费用户全部踢走的百家,10M的空间一年只要30元……
暗地里花样百出的打折和变相打折措施也接踵而至。21CN每天“制造”一名幸运儿,奉送免费机票或里程优惠;163电子邮局的促销措施则是攒积分送大礼,最高奖竟是送电脑;此外,一次性缴一年的服务费,有的邮箱可以用两年。
收费邮箱在唱“独角戏”
但是,除了遭至一片骂声,一再降低姿态和增加服务内容的收费邮箱似乎并无赢得网民的好感。天极网在8月23日的调查还显示,有9.5%的人表示“只要服务好,我愿意付费”,但到了月底,愿意付费的人就下降到8.2%。收费邮箱的放声呐喊,换来的是一片空寂的回音。
没有网站肯透露收费用户的具体数量。李伟斌告诉记者,163电子邮局目前的累积收费用户是3000多个。而丁志锋说,21CN收费邮箱注册用户是20万,被记者几经盘问缴费用户,他回答了一个虚数:5位数。新浪总裁汪延在被问及这个敏感数字时,干脆说:“我还没问过呢!” 只有263在线副总裁赵旭敢说:“目前263收费电子邮箱的用户量已经达到个人用户6万人,企业用户4万户。目前的用户规模已经可以在收费邮箱这个项目上做到收支平衡。”但是,这种说法在业界遭至强烈的怀疑。
丁志锋说,21CN每个月在收费邮箱方面的收入现在达到了“6位数”,但是为了另建这个收费邮箱的服务系统,投入在1000万以上,“肯定做的是亏本生意”。
正如263总裁田健所说:“免费信箱市场和收费信箱市场的竞争形态是不一样的,免费信箱可以拥有好几个,但收费邮件是要掏钱的,用户一般只会选择一个,在这个市场的竞争肯定是相当激烈的。”
收费邮箱没有赢家
“不收费是等死,收费是找死。”有人如此精辟地评论网站收费的尴尬处境。但是,资本的耐心是有限的,有一种说法是,资本对赢利的等待期大约是3至5年,在资本的逼迫下,越来越多的网站踏上了收费之途。
而市场不听任何人的调度,有人收费就有人不收费。就在注册用户达2200万用户的新浪宣布邮箱收费之时,搜狐对新浪发动了“闪电战”,连在国内沉寂已久的雅虎也不失时机地来了场“空袭”。搜狐为自己的闪电邮件所做的广告满大街都是,上面摆着一只示意“NO”的大手:“我们不收费!”而雅虎宣布说,它马上要把放在美国的服务器搬到中国来,为国内的用户提供更稳定的免费邮箱服务。
“收费是大势所趋,但在这个潮流中有不同的声音也是正常的,毕竟不同的公司有自己不同风格和经营的理念。”丁志锋说。“一狐一虎”不跳出来,也会有别的网站跳出来打破这个游戏规则。搜狐一位人士坚定地说,“收费邮箱打破了互联网开放的原则,没有前途。”
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有人唱“对台戏”。“收费邮箱的市场还没有形成。”李伟斌承认说:这不仅仅是因为网民还有大量的免费邮箱可以选择,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收费邮箱有迫切需求的消费群体还非常之弱小。的确,网民越来越离不开电子邮箱,但对于大量的学生用户来说,电子邮箱很大程度上是可有可无的。要说服他们花钱去买一个并非垄断性的、必需的服务,难度自然不小。即使真正的商务人士、白领,他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对于电子邮箱的依存度还是比较低的。而且,对于高端用户来说,他更看中的是通讯的稳定性和到达速度,这更多的是由公共网络设施的状态而不是由邮件系统决定的。
收费邮箱不会有赢家,至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是这样。但在收费势不可挡的浪潮下,也许,现在是培养赢家的关键时期。所以,网站们并不介意即使打崩头,也要来一场“圈地运动”。值得一问的是:圈到地之后,将来是否又要来一场升价运动?
本报记者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