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读后感 - 思想录 - 入云龙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80 次) 时间:2001-09-04 10:31:58 来源:入云龙 (摩天居士) 原创-IT


  这次参加donews聚会,得到了几本赠书,其中就有《知识经济》第九期。我在北京办完事后,第三天就坐火车回郑州了。在空旷的火车上,我仔细阅读了《知识经济》。正好今天来donews,发现项立刚先生从出版技术的角度谈了对《知识经济》的看法,我也凑个趣,从内容上谈谈我的看法。


  《知识经济》的封面,赫然是柳传志、杨元庆、郭为“三巨头”的照片。柳传志的图片是我见过的最酷的一张,我很佩服柳传志,因为他不仅遇到了很好的机遇,而且他也有能力把握住机遇。大浪淘沙,80年代到现在仍站在浪尖上的没几个人了。过去他总是像弥勒佛似的特憨厚,我就猜他说话很慢。没想到有一次看电视,柳传志谈兴甚高,我才知道他说话的速度其实是很快的。这三个人在IT界都已经如雷贯耳,实在难以写出新意。文章中虽然也披露了过去一些内幕,也有“三巨头”的真知灼见,但我觉得刘韧以联想(以及分出去的神州数码)为题材打他的第一炮,无疑是想有个好兆头,因为过去刘韧写联想都很成功。

  同创的王荣之倒下了,但TCL的杨伟强站了起来。杨伟强的篇幅不比“三巨头”少多少,所以PC的内容本期介绍得颇多,但产业背景仍然不太浓厚。如果以产业为背景写PC,还应该有长城、方正、以及第三梯队的同方、实达等等,所以,应该说这两篇文章主要是写这四个人的。

  刘韧的文风我很喜欢,就是采访前,先写点东西,然后是采访,最后是采访手记。文章中或许还会夹杂着他的议论(但和正文明显区分开),这种文风在《知识英雄》中体现得最为充分。本期的另一篇重点文章:《王志东答疑》,充分体现了刘韧的风格。

  《王志东答疑》中还体现了刘韧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问话中带“刺”。我认为这是别的IT记者欠缺的。刘韧很欣赏卡拉齐刀子般的提问,但考虑到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刘韧的提问不能不温和和艺术一些,但在提问中仍然充满了“刺”。比如,对于王志东的法人问题,如果刘韧这么问王志东:“如果新浪不满足你的要求,你是否会利用这个结构来威胁新浪?”就是一把锋利的刀子,对采访恐怕不利。对于这么一个敏感而广大读者又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刘韧是这么说的:“有人说,如果不满足王志东的要求,他就会利用这个结构来威胁”。看看,“有人说”,抛出一个“第三者”,让虚拟的第三者把球出来,而刘韧只是一个“二传手”,“不是‘我’说的,是‘有人’说”,呵呵!气氛就缓和了许多。但这个问题,王志东很难回避,因此效果是同样的。又比如:“你现在是看好新浪股票呢?还是能抛就抛?”这个提问真是神来之笔!因为如果王志东回答“看好”,就等于说他看好新浪的现任班子,这显然是他不愿意承认的;但如果说“不看好,我愿抛出”,那么刘韧下面的问题恐怕是“你已经全部抛出了吗?”如果王志东再回答没全抛出,就和上面的回答有点自相矛盾了,但如果说全抛出了,那王志东现在就不是新浪的股东了,这恐怕同样令王志东难以接受。所以,王志东面对这个难接的“香蕉球”,为了不陷于难堪的境地,只能闪身躲过,虚与委蛇一番。类似的带刺提问在文章中还有很多,在别的文章中也不少。

  那么,带刺的提问好不好呢?我认为,一本小说如果没有尖锐的矛盾,恐怕提不起读者的兴趣,同样,一篇采访如果没有尖锐的问题,同样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真理是在辩论中产生的,而不是单方面的自吹自擂。如果采访中充满了包装和未包装过的带刺的问题,读者从一问一答中看双方的斗智斗勇,不是很有意思吗?不是更能看到问题的实质吗?

  本期《知识经济》的前几篇重量级文章,都是刘韧主笔,至少都是刘韧策划的。其他如吕伟刚、陆新之、陈宗周的文章同样不错。文章虽短,但直奔主题,切中要害。只是王总的文章中似乎有意遗漏了一个敏感的名字:“万润南”。我倒挺想知道万润南现在在美国过的怎么样,不过是不是有点敏感了?那就就此打住,哈哈!信海光和白学峰的文章罗列了大量的事实,夹叙夹议,像两篇美丽的散文,别有一番风味。王辑志、杜红超、杨震霆、项立刚的文章我也仔细读完,很有收益。

  都是大腕儿,为《知识经济》助兴不出我意料之外。反正不是这几个就是那几个。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能看到张朝阳写的文章!要知道,刘韧在《南方周末》和《中国.com》中有一篇《张朝阳如此答记者问》,其不屈不挠的提问在我看来简直想把张朝阳“扒光”。这次,刘韧能请张朝阳为《知识经济》写文章(这个流程是我猜的,因为张朝阳似乎很少写文章,要写也是给搜狐写),张朝阳能答应写,刘韧能登,两人都很有职业精神,令人钦佩。

  不过,从张朝阳开始做搜狐起,我就一直看好他,因为我从他的说话中经常体会到他的思维和别的CEO不太一样,我认为他的思维很深刻。张朝阳有一段时间给媒体的印象不太好,是因为他仍没有适应中国国情,但他不久就适应了。在最近的各种风波中,张朝阳的言行很得体。这绝非拍马,在经营、管理和合作精神上,我就是认为张朝阳比别的网站CEO高一筹。

  张朝阳的《这边风景》,我仔细读了几遍。最后一段是:“无论是坦克还是卡车,不管路边是什么风景,往前冲就会有没有路的时候,没有路的时候,就会撞山或者翻到悬崖里去,但是跟水是没有关系的。”这一段一开始把我弄得莫名其妙!因为我完全可以仿照他说:“无论是舢板还是军舰,往前航行总会有搁浅的时候,但是跟空气是没有关系的。”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我想了几遍,大概有点明白了。针对最近几个月几个网络CEO的表现,张朝阳拐弯抹角是不是想说:“无论做什么类型的网站,总有做不下去的时候,你撞山或者翻到悬崖里去了,别老埋怨资本,这和资本是没有关系的。”哈哈!不知道我理解的是否正确,这里我也下一根“刺”,哈哈!

  简段结说,下面再说说缺点。
  项立刚已经重点说了照片的缺点,本期《知识经济》的排版和校对还有一些明显的疏漏之处,我知道编辑们太辛苦了,因此可以理解。但有一个错误让我觉得很不舒服,就是《王志东答疑》中说王志东的办公室有100多平米,但第46页《18mm》中却说王志东的办公室只有十几平米,是不是差得也太多了?这不是一个实质问题,但如此疏漏,会不会令读者对其他内容产生怀疑?

  本期后半部分是各种知识的大拼盘。《中国数据流向》我感觉作者真下工夫,但对全局的描述似乎仍有欠缺,不过这篇文章确实难写!至于其他文章,知识面挺广的,可能很吸引别的读者,但我没太大兴趣,所以只是翻了翻。虽然说一本专业杂志能有一半内容吸引不同的读者就很成功了,但后半部分我觉得还需要加以改进。

  兴之所致,就说这么多吧,全是我的个人看法,欢迎拍砖。

文章评论:《知识经济》读后感 - 厦门丸子 - 2001-09-04 12:01:51

我只对我的《18mm》里的办公室做一个解释,刘韧提的是他文章里王志东公司的规模,这套房子应该是100多平方米,而我提的王志东的办公室是指他自己用的套房里的小办公室也就是我进行拍摄工作的地点,文中我以为指代清楚了,因为当时我们和王志东的君子约定是不拍室外一套房子的,因此我就把王志东的10几平方米的小办公室指代在自己的文章里了,现在引起了小小的误会,恐怕是我以后落笔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了,谢谢指教!

RE:文章评论:《知识经济》读后感 - 摩天居士 - 2001-09-04 17:06:50

【(摩天居士)回复(厦门丸子)的大作】   呵呵,客气了!

RE:文章评论:《知识经济》读后感 - $farmer - 2001-09-04 18:15:30

【($farmer)回复(厦门丸子)的大作】 呵呵

RE:文章评论:《知识经济》读后感 - carboy - 2001-09-04 22:06:55

这篇读后感写得很好,刘韧的文章也写得很好,杂志排版也很好,就封面差一点。 当然最主要看得是发行量,还要努力

RE:文章评论:《知识经济》读后感 - 稻草人(可可) - 2001-09-04 22:18:20

【(稻草人(可可))回复(厦门丸子)的大作】 希望下期封面能做得更好一点,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