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00 次) 时间:2000-07-18 12:33:14 来源:shuxi (南岸嘴) 原创-IT
当我们在唱“道德高调”时,也应唱“道德低调”——无论何时何地人类应共守的“伦理底线”
呼唤“道德黄金律”
孙君恒
在人类社会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局势下,面临着道德危机、东西方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但是很多人对待繁琐的道德理论如坠烟海,不少过分理想化的道德规范也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不免陷于迷惘与痛苦之中。有识之士与社会团体致力于寻找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与适用的道德原则——黄金律。目前,道德黄金律已成为在海外流行的重要术语,它得到多数学者的支持和认同。
中国的孔子提出:“己所勿欲,勿施于人”(《论语》)。耶稣基督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圣经·马太福音》)。十七世纪,人们把《马太福音》第7章第12节和《路加福音》第7章第31节的论述称之为道德“黄金律”。“黄金律”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人类社会的普遍道德的最低水平的要求、最有效的伦理规范。
对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最有权威和最经典的论述在《论语》和《圣经》中。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公认。并且,不同的国家、民族,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语言,都有可以普遍化的道德理念,体现了“黄金律”的要求,即是说“黄金律”早已有之,在各种宗教信仰、道德学说、国际关系理论、人类学等中都有大量的论证。
柏拉图说:“交往的原则极其简单——做到己所欲,施于人。”
道教说:“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矣。”
佛教说:“在我为不喜不悦者,在人也如是,我何能以己不喜不悦加诸他人?”
伊斯兰教说:“你们当中,谁若不想要兄弟得到他自己想要的东西,谁就不是信徒”。
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论述了社会契约的必要性。他指出要避免“人对人是狼”的可怕局面,人们应该了解一句普通人都了解的自然法则——“己所勿欲,勿施于人”。
近代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说:“致力于理想社会的人际关系的所有时代和所有宗教的道德学家都同意‘黄金法则’”。
正因为如此,当代学者罗曼·J·布尔才指出:“‘黄金法则’在所有的种族、宗教和哲学中都可找到”。另一个学者保尔·韦斯说:“‘黄金法则’是西方、同时也是东方遗产的一个部分,但它在每一代人、几乎每一个人那里都得到了重新发现和确认”。
人们对全球性伦理的强烈渴望,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跨国、跨民族、跨文化的国际交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在发展。国际交往中迫切需要有在全球通用的和有效的伦理道德。于是,人们想方设法,寻求全球性道德的认同、普及和流行。
1988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国际人道主义和伦理学会(IHEU)主办了第10次世界人道主义大会,29个国家的1300多人参加这一盛会。会议围绕当代全球化的大趋势、人类尊严、民族主义、世界和平和道德教育等现实问题,倡导人道主义的新型的全球伦理学。1988年7月30日,会议通过了《相互依存宣言:一种新的全球伦理观》。
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世界宗教议会”,6500人中绝大多数代表签署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宣言》提出“四项不可取消的规则”:(1)坚持一种非暴力与尊重生命的文化——“不可杀人”;(2)坚持一种团结的文化和一种公正的经济秩序——“不可偷窃”;(3)坚持一种宽容的文化和一种诚信的生活——“不可撒谎”;(4)坚持一种男女之间的权利平等与伙伴关系的文化——“不可奸淫”。《宣言》认为,此四项基本原则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金规则”,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的、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999年9月,在山东省济宁市举办的孔子圣诞2550周年与“儒商与21世纪国际研讨会”上,日本财团法人道德科学研究所的永安幸正教授,根据儒家的经典著作,结合当代市场经济与世界潮流,提出今日道德四项基本原理:(1)自律尊重原理、(2)无危害原理、(3)正义原理、(4)仁惠原理。永安幸正先生指出,他的观点和人类社会历史上的“黄金律”是完全一致的,是新的时代下对“黄金律”的贯彻与运用。
二战以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一体化在国际社会充分发展,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增多,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加深,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正逐步形成并部分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这些共同价值和利益要求主要有:(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维护人类生存和安全;(2)反对暴力解决争端,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3)尊重人权等。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作用加强,国际关系准则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各国认同和遵守。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由国家关系组成的国际关系网向其他种类行为体关系网的转化,这也是一个全球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说,全球社会已孕育在国际社会中。
可见,历史上形成的道德黄金律,在当代世界范围内,有了加以广泛应用的有利条件和广阔前景,这一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但是,全球化进程并非易事,要实施人类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难上加难。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与世界一体化并存的潮流中,个性化、自由化、多元化、民族化、本土化、地域化也势不可挡。这成为与全球化相对立和抗衡的巨大力量。第二,国家之间存在着客观现实的大小、贫富、强弱的差距,难以平等对话与交流合作。由于利益冲突和矛盾加剧,使双方达成协议十分困难,有时侯甚至于兵刃相见,战争的硝烟始终没有间断。第三,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道德观念的统一也未真正实现,国内不同民族、宗教、地区之间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也是各种各样,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就不同于被统治阶级的道德观,何以奢望全球性的道德?第四,人们对“道德黄金律”的认识远未一致。赞成的有之,反对的有之,怀疑者有之。因而,要达成共识,普遍推广,得到运用,绝非易事。
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全球化的不可阻挡的趋势,了解道德共同规范作为全球性“底线伦理”的美好前景,又要清楚一种道德观念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是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