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4 次) 时间:2001-08-29 13:18:15 来源:杨海峰 (杨海峰) 原创-非IT
近来书市上推出一套好书—-张之洞(上中下三册),本人买后一周看完,的确是一本值得大伙参考的书籍。张之洞作为晚清最后一位中兴名臣,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讲都是值得纪念的一位名臣。
张之洞生长在大清帝国最后的年月里,从同治到光绪年间,这位儒家学派的典型代表给大清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成为大清帝国最后的顶梁柱。无论从功绩还是政绩,张之洞都是大清帝国数一数二的人物。
张之洞祖籍山西洪桐县,后居直隶,贵州等地。16岁中举人,33岁中探花,如翰院,开始了他戎马倥偬的一生。从此在中国政坛上出现了一位刚正不讹的宿将。张之洞早期由于敢于上书言事,又不善于走门路,所以自通籍以来有二十年没有什么升迁,一直处于中下级官僚,虽然作为清流派的典型代表,但是升迁却一直与他无缘。但是,大清帝国此时的掌权者慈禧太后却一直在关注着这个敢于言事的臣子。终于在中俄关于伊犁问题上,张之洞直言上书,言呈利弊,的到慈禧太后的赏识,之后从洗马之职,升迁到山西巡抚,之后由于中法之争,得两广总督之职,短时间里连升5级。这个速度同当年曾国藩的升迁差不多,也奠定了张之洞竟后的今后的发展。从此以后,张之洞给晚清带来了一丝希望。
在这本书里,关键写了张之洞的处世哲学,张之洞从一个儒家学派的代表,从一介书生成为洋务运动的实干家。这中间的种种学问,十分深奥,随着种种事件的发生,也使得张之洞随着变化,总之,张之洞成功的典范归根结底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扎实的文学功底。二是家国为己任的态度和中兴民族国家的责任心。三是办事干练,永不气馁的作风。四是注重人才,善用人才,发掘人才的举措。五是恰逢乱世,所谓乱世出英雄。六是上级统治阶级的器重和青睐。七是张之洞游刃有余的经营风范。八是善于扑捉新事物,研究新事物,引进新事物的做法。上述几点是我看后的一点总结,或许每一个人看后都有各自的看法。
此书的另一个好点是里头所评述的当时晚清出现的社会现象与现在我国出现的种种社会弊端如出一辙,里头出现的种种做法也是值得我们现在借鉴的。从统治阶级到地方官僚,所体现出的腐败无能,地方于政府各自为政的种种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探讨,从这本书里头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现在的弊端,在这里不好评述,所以希望各位朋友们都抽空看看这本书,从中可以学到好多只是,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良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