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新闻时代的沦陷 - 没事偷着乐 - 李志伟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15 次) 时间:2001-08-26 20:51:48 来源:李志伟 (李志伟) 原创-IT

做公关公司的人都知道,有的外资公司客户在媒体名单中会选择一些海外媒体,局外人以为在海外媒体发稿一定会大幅度提高成本,这完全是按照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的思路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在海外媒体上发稿子,根本不用车马费之类的东西。

1896年8月9日,奥茨在接办《纽约时报》的宣言中指出,时报的新闻报导,“应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并无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他还强调,新闻报导应力求真实可靠,并以“所有适宜刊登的新闻”作为时报的信条,此以信条,便永远地出现在时报第一版报头的左角落,成为《纽约时报》的招牌。

中国的报人及报纸,实在缺少这种新闻铁律,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想想我们厂商给我们的信封、PDA、笔记本等等东西,该放弃的就放弃了。有同仁总把责任推到政府头上,总拿新闻自由说事,其实,是我们自己主动放弃了这份自由。

《经济观察》和《21世纪》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刚一推出的时候曾经让人觉得它可能会坚持新闻铁律,但没多长时间,我们就知道那是个推广新媒体的噱头。这是一种姿态,很市场,很急功近利,但损害的是长久的利益。三拳两脚踢了出去,然后该怎么办?然后就应该忙着找厂商广告了。所以,让人觉得有“伪善”和“露馅”的感觉。从最近两报的一些文章来看,沦陷已经在所难免。其实,也并不是所有的版面都沦为厂商的殖民地,而是,在一些可以做新闻的地方,让厂商牵着鼻子走了。从中可以看出记者对选题内涵缺乏理解,采访并不细致全面,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而编辑更没有行使生杀大权。我们在报纸上经常可以看见同样的句子出现在几家不同的媒体上,都是厂商发来的稿子,内容当然有相同的地方,甚至包括结论部分。前些天某厂商发布的稿子中,有“笔者”两个字,结果,我在几家媒体中都看到,甚至都没有人把“笔者”改成“记者”。记者也便由此蜕变为厂商的笔者。

有一家公关公司的人曾对我讲了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公司的市场总监到中国来找公关公司,谈合同的时候,他死活不同意按中国的行规办事,他不肯按字数算钱,只肯按写出文章的篇幅算钱,他的观念是:撰稿是要花钱的,而发稿并不需要花钱。接该公司业务的公关公司一定很高兴,因为它可以节约很多很多成本了。
充满诱惑的时代,想恪守新闻铁律实在很难,但我的观点是:并非所有版面都要沦陷,总应该有一点东西是对读者负责的。

我特别关心的媒体是改版后的《互联网周刊》,本来以为它可以更时尚一点,更深刻一点,但是它还是辜负了那么好的纸张和那么贵的价格。IT媒体,也不敢奢望能有多诚实,但有一两篇养眼睛的就足够了。

中产阶级(或小资、或职业经理人)会喜欢什么呢?一点格调,一点智慧,但不能为获得这些而累死眼睛;一点参考,一点回味,但不能为得到这些而动多少脑筋。所以,累死眼睛和动大脑筋的事就应该由记者和编辑来做。

说实话,作为同行,我从来没有认真地读完《经济观察》和《21世纪》,太累,深度报道也谈不上深度,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字,并且文字也经常没有文采,有时还有错别字。中国的市民报纸做得还不错,但市民阶层以上读者的媒体总也找不着感觉。常买这样报纸的人绝对不是下岗职工,但这些报纸常常让我们觉得累。

高端媒体的杂志化倾向我并不反对,相反,我觉得这是一种能更好地提供阅读快感的方式,能深度传播精神的方式。但杂志化绝不等于浪费读者的时间,损害读者的视力。

想起了上接受主义美学时,老师讲的一句话,“越过门槛,天地澄明”。我以前曾经劝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管是进,还是退,总之,别斗志昂扬地把自己往死胡同里逼,别让某种姿态成为自己最大的负担。让编辑掌握好生杀大权,让记者多拿点工资,让大家都通过正当收入的提高多体会一下小资生活是什么样子,没事自己也可以按照《格调》的指点过过高尚生活——开玩笑!开玩笑!大家都还不富裕,还在讨生活。

本文是读了《新创报刊的门槛》一文后的感想,不想说太多了。当然,有人愿意讨论,我还会说。但是,没学过新闻,不懂的实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