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报刊的门槛 - 传媒投资 - jerry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55 次) 时间:2001-08-25 17:59:09 来源:jerry (杰瑞) 原创-IT

(小标题)克隆很容易,特色需创新

新创报刊的门槛
文:杰瑞

创新形成门槛。目前新创财经报刊的已经靠风格形成了第一道门槛,笑傲传统财经报刊之上。但传统报刊也没有闲着,最近,中国经营报将其财金周刊全面改版,变得同《经济观察报》惟妙惟肖,轻轻松松跃过风格门槛。

专家认为,新创报刊如《经济观察报》和《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的创新,是版式和编排的创新,仅仅停留在形式的上,在办刊思路和经营模式上并没有什么创新。媒体经济学家侯琰霖认为,唯一能算上模式创新的,可能就是版块设置“杂志化”,添了一些传统财经报纸没有的“格调”“生活”等甜点类内容。

纵观两报的特色,《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沿袭《南方周末》的揭内幕、抖“猛料”的伪善小报风格,走经济版“法制文学”路线。在炒作秘闻之余,对新闻的深度分析明显不足。在办刊思路上,《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没有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

《经济观察报》的问题在于策划力不足。该报对经济热点的把握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封面文章很难激起读者的购买欲望。文章内容空洞而夸张,部分版块装腔作势不知所云,在某些栏目流露出极强的精英小资偏好,而且老是将自己想象成为中国的《纽约时报》,要“领导时代风尚”。这些自恋的内容隔膜了读者和报纸,也致命地摧毁了广告投放。

《经济观察报》宣称即将采用欧美流行的橙色新闻纸,三条理由中的一条是:“报纸翻动时的声音较轻,体现您的尊贵身份”。广告上还半真半假的贴了个巴罗克风格的椭圆形黑白头像,底下是舒曼的手写签名,签名上用英语打印体写着“Now I write in color paper!”_Robert Schumann,1852。 好像舒曼那时候还不流行用美式英语写作,我也不知道自己突然有了“尊贵身份”。
这样矫揉造作的版式和夸大其辞的遣词用语在《经济观察报》中随处可见。也许《经济观察报》把自己的价值定位在为有品味的商业巨子服务。这些有“尊贵身份”读者,像是来自三十年代灯红酒绿飘着爵士乐的大上海,在纸醉金迷的百乐门舞厅一支探戈之后,呷着香槟深深吸一口雪茄,然后拿起来的是—-《经济观察报》。
等一等,醒醒,好像傅雷先生说三十年代上海的商人也没什么品味,那时候也没有一个“尊贵身份”的大众读物。目前这两份报纸还能自我陶醉一阵子,毕竟经济类的实力报纸不多。然而,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家更关注的是财经时报,是中国证券报。仅靠新颖的版式,经济类报纸难以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报林里确立自己的地位。如果把这两份周报与杂志对比,离《财经》、《中国企业家》等成熟媒体还很遥远。

等大家都看清了新财经报刊的路数,报纸风格的第一层门槛就一跃而过。中国经营报金周刊改版后与经济观察太像了,据说这是刻意的,两者内容暂时也差得不是特别远。《经济观察报》总经理张忠说,“中国经营报现在等于是追着我们跑,我觉得非常有意思,跟在我们屁股后面转感觉真好。”他认为:“现在等于用我们的方式,逼对手在大量的花钱。”
《经济观察报》和《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等报纸五六月一轮轰炸过后趋于平静,可以理解为运行平稳 ,问题是怎么能够持续保持优秀与注意力。这时,资本的力量就开始体现了。
新创报刊,你还有下一道门槛吗?
——————————————————————

海光出手就一针见血,犀利。俺受此启发,乃为此文,不敢掠人之美。
帖子主题: 克隆很容易,特色需创新 信海光

发表于:01年08月25日 13:51 └ 〖直接回复〗 〖引用回复〗
————————————————————
中国经营报金周刊改版后与经济观察太像了。
据说这是刻意的
暂时也差得不是特别远

可见报纸风格的第一层门槛不高。

另经济观察等报纸五六月一轮轰炸过后趋于平静
可以理解为运行平稳
但另外一个问题是
怎么能够始终保持优秀与注意力?

你有下一道门槛吗?

文章评论:新创报刊的门槛 - 陆新之 - 2001-08-25 18:14:52

很好。一针见血。这两份东西都是造作太甚。经济观察的选题操作能力奇差,实在硬伤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