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学家的嘴:应由学术良知勇气掌握 - 视觉模糊 - sos遥然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2 次) 时间:2001-08-20 16:02:33 来源:sos遥然 (sos) 转载

论经济学家的嘴:应由学术良知勇气掌握

  翻开报纸,瞥到一个醒目的标题:股市近期不会继续大跌。定睛一看,原来是全国股民们都耳熟能详的某个名字又在接受采访了。这位在股民心目中当属“重量级”的著名经济学家分析了影响股市走势的各项因素后说,虽然上证指数近来大跌300余点,但2000点肯定已是股市大盘的一个基础线,日趋成熟的中国股市能够保证近期不会继续下跌。

  虽然我不炒股,但在印象当中,每回在股市出现波动或者碰上难解纷争的时候,这位
经济学家照例总是要站出来在媒体上说一番话的。像“党政机关干部可不可以炒股”啦,证券市场的发展“效率和公平”哪个应该优先啦,“理智看待股市泡沫”啦,等等。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就在不久以前,“中国股市预期前景向好”仍然是权威常常挂在嘴边向广大股民强调的观点。如今,因为近期股市低迷徘徊的实情,“看多”虽已不能再提,但放言“不会继续大跌”,倒也是与权威信心十足的一贯调门多少保持了一点一致的。

  本来,影响股市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即便是权威,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各家媒体的投资分析报道,不是都标有“仅供参考”的字样吗?但我仍然有一些疑问,那就是经常发布言论的几位“著名经济学家”的身份。细细数来,权威们在私当然都是可以坦率发表个人观点的学术研究者,在公却也都是对管理决策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角色。在媒体的追捧式采访中,他们到底是以什么样的社会身份在侃侃而谈呢?如果是前者,那么从学术角度分析经济现象,即便是今天说东,明天说西,那也还是属于一个学者的权利范畴;如果是后者,就必须考虑个人言论对广大投资者的影响因素。有人说,格林斯潘打个喷嚏,美国股市就会感冒。我们的“著名经济学家”们虽然尚不能与其相提并论,但其言行对市场的影响方式和作用途径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前两天我又看到某报文章,说以力倡股份制改革而闻名的某学者“一席话,可以影响‘熊’、‘牛’决斗,动摇股市涨跌”。话虽夸张了些,一定程度上却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体现。

  但在许多场合,我看到的只是权威们的嘴在“说”,而看不到他们是以什么身份“说”。以个人身份发布听上去很有社会影响力的观点,或者借公众人物的身份抛出一些“私货”,这种身份上的含糊虽然方便了经济学家们在不同的时候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观点、自圆其说,但有时也很让人伤脑筋。

  经济学家的嘴,应该由学术的良知和勇气来掌握,而不是屁股坐在哪一边,嘴里就说什么话。

(人民网)

我现在在看这些牛皮经济学家的一些小册子,希望能够看出点道道来。世界永远那么混沌,这般东西,永远那么自信。
经济学就跟楼底下的管理员一样,在小区门口喊一嗓子,

“都来买白菜了,今天不买,明天就涨价了”

一般来说,第二天的价格会更加低。她就是那么可笑,跟经济学家一样。

文章评论:论经济学家的嘴:应由学术良知勇气掌握 - executor - 2001-08-21 09:24:26

"经济学家的嘴,应该由学术的良知和勇气来掌握,而不是屁股坐在哪一边,嘴里就说什么话。" 很遗憾,现在的情况可能恰恰相反;当然,总有一些例外,好比我们的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