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威弃守ISP,忍痛“大转型” - 网络观察 - 王宏亮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00 次) 时间:2001-08-20 13:48:22 来源:王宏亮 (乐天) 原创-IT

    在不满6岁的中国商业互联网的记录中,瀛海威是一段不论如何抹不去的记忆。从1995年5月创立“瀛海威时空”,到1998年跻身国内十佳网站,瀛海威似乎始终在领跑着。然而曾几何时,故事不那么好听了,瀛海威几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直到去年的这个时候,因为张树新收购瀛海威一事,人们才似乎重新对它发生了兴趣。可惜的是,收购案尘埃落定后,寻求快速突围的瀛海威公司却一直无甚惊人之举,于是在以炒作为能事的IT界渐渐地沉寂下去了。

  一年后的这个8月,也就是“瀛海威事件”一周年之际,瀛海威公司经由一番痛定思痛的蓄势之后,开始以一个全新的样貌浮现出来——“面向信息化建设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自1999年底即出任瀛海威公司总裁的韩旭说,这一全新的定位,阐述了瀛海威在中国信息化路上能够承担和愿意承担的责任,“是市场变因的结果,而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韩旭外表精明而炼达,给人一种老江湖的感觉,但说到炒作,却比记者出身的张树新女士有所不如,结果是在去年的瀛海威股权之争中,被传媒一边倒地给予了“口诛笔伐”。不过,在这位曾攀登过珠穆朗玛峰的老牌CEO看来,那场股权之争只是一个“炒作大于实际意义”的游戏,“这样的纠纷以后再不会发生在瀛海威事业集团了。”韩旭说,“今天瀛海威的转型和业务构建是在北京瀛海威信息技术公司的平台上整合的,和我们的老股东,包括张树新女士已经没有太大关系。”

  沉寂一年为转型

  去年下半年正是国内互联网狂热由盛转衰的时候,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酸甜苦辣以及靠冲劲做事的过程后,瀛海威管理层开始考虑转换商业模式的问题。韩旭事后回忆说:“当时我们意识到:只有进行彻底的转型,才能跳出以前的模式和框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如果只是在原来的业务模式上做一些改良,如捆绑销售、建立直销、代理,其实还是在旧的业务里面打转,还走不出烧钱的怪圈。”于是从去年年末,瀛海威开始“边思考,边做资源储备”,到今年8月1日,转型战略“水到渠成”了。韩旭说,瀛海威并不是突发奇想要转型,而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要素的组合,包括整合珠海天心和深圳万能这两个优秀的产品和品牌。这种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网络公司很少有网络集成的能力,而瀛海威的长项恰恰在网络集成上,瀛海威以其全国性的大网,以及六年的网络运营经验,应该有能力构筑并升级自己的业务模型。

  韩旭意识到,时下整个IT行业的低迷并不能说明市场没有需求或者需求很小,而是因为相当多的.COM公司还在以虚拟的客户需求为导向,不做客户访谈和客户跟踪,也就是未能真正理解和落实“以客户为导向”的战略,而瀛海威决心走出这一误区。

  此瀛海威非彼瀛海威

  不为外人所知的是,今天的瀛海威事业集团,是由“香港意科控股有限公司”斥资7000万港币投资的北京瀛海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天心商用软件有限公司、深圳万能软件公司及中兴发集团所属瀛海威信息通讯有限责任公司四大块构成的,采用的是集团化管理模式。

  这四个子公司的业务架构是这样的:北京瀛海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咨询服务,重点拓展网络集成、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宽带技术应用等业务;珠海天心商用软件有限公司是台湾三大软件厂商天心咨讯集团在大陆的总公司,以其先进的管理思想、巧妙的设计技术、上佳的性能价格比及全面的本地化服务著称;深圳万能软件有限公司着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型财务软件”,在财务软件领域拥有良好的口碑和稳定的客户群;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则专注于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和瀛海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营运架构上是互为供应商和运营商的结盟伙伴关系。至于万能和天心,这两个产品还是会延续以前的品牌,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市场和客户基础。不过,虽然是在瀛海威大品牌之下作为子品牌管理,这两个产品却是我们的‘左右臂’。”瀛海威高级副总裁冷学华对记者说。今年8月,意科控股公司以4800万港币的价格全部收购了珠海天心。天心在台湾做ERP和企业管理软件已有14年历史,1996年开始进入中国大陆设立开发基地供两岸三地使用,1999年进入市场拓展。冷学华介绍说,天心的ERP在台湾的制造业占有很大的份额。台湾制造业往中国大陆迁移后,像天心这样的软件厂商也跟了过来。到内地以后,天心花了5年的时间进行本地化,如今在大陆的客户已有400多家,包括台湾在这边的分厂。“天心ERP的客户定位在中小型企业。我们不是像SAP和ORACAL那样只是把软件卖给你,然后找一家咨讯顾问做实施,而是亲自实施。已经实施的著名企业有麒麟啤酒、露华浓、威达纸巾等等。此外,联想和方正的ERP用的也是OEM天心的产品。”

  瀛海威与天心的并购在形式上并不是现金收购,而是增发新股。“这更多的是一种战略联盟。”韩旭说。“我们在收购和建立策略联盟中遇到的对手都异常强大,但是天心最后还是‘花落我家’,可见这不只是钱的问题——我们的资源可以弥补天心的不足。”

  据介绍,在瀛海威事业集团的业务构成中,软件产品的收入与网络集成的收入比例是1/3:2/3,可见其转型力度之大。不过韩旭表示,公司以后仍会凭借和依托其在网络服务方面的优势进行IT外包服务,“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和同业竞争,而是可以和大的软件公司进行联盟。”大的软件公司之间不能联盟是因为他们太雷同了,而瀛海威有独特的网络集成能力,是其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从基础的财务软件到网络集成、ERP、物流管理等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的本钱。

  看瀛海威如何应对挑战

  在网络业的低潮期,.COM公司如何跳出原来的业务模式,形成新的定位,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没有找对路的公司,即便当初发展得再好,吸引了再多的眼球,一样难找到用武之地。比如,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就不是单纯的ERP和网络集成公司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后台强大的支持,于是技术能力和开发能力强大的.COM公司就可能在“百花皆杀”中保持一枝独秀。

  瀛海威以前不像新浪和网易那样专注做事。但是专注做事的新浪和网易同样需要业务的创新,面向企业服务,而不是在“围城”里修修补补。因为电子商务春天之来临完全取决于IT应用在企业中的普及和深化。

  瀛海威是否能将处心积虑数年积累的四块业务整合在一起,是其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韩旭表示,产品和市场他们都不担心,担心的是管理上的挑战,四个部门能不能完全整合在一起并继续保持技术领先性,在内部管理控制服务体系上能不能发挥上下连通的作用,特别是在工资待遇、销售策略、销售技巧、企业文化等方面能不能实现无缝对接,公司高层和中层能不能实现有效整合,这些都是整个集团无法回避的挑战。“但是这样的挑战是可控的和可以改善的。不像以前想的是天上掉馅饼。我们的信心也来自这里。”韩旭说。

  的确,瀛海威在网络集成部分的资源优势至今仍非一般的网络公司或者系统集成公司可比,由此出发打造的整个产品服务链,其服务能力自是不可小视——电信级的服务可不是每个系统集成商都能做的,加之现在又整合了天心ERP和万能财务软件,等于是凭空添了两个臂膀,由此形成的“企业信息化生态圈”,其优势焉能不明显?

  曾经是中国互联网和IT行业一面旗帜的瀛海威,不管经历过多少沉浮和沉寂,现在总算融会到中国信息化伟业之中来了,这是瀛海威的光荣,也是中国商业互联网的光荣。至于它能否在乖离主流行业和主流企业多年之后顺利归队或者说找到“回家之路”,则还得打个问号。(经济观察报)

文章评论:瀛海威弃守ISP,忍痛“大转型” - 郭轶峰 - 2001-08-21 10:51:20

现在都相中“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个词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永远没有梦的尽头  永远没有不灭幻想

RE:文章评论:瀛海威弃守ISP,忍痛“大转型” - 乐天 - 2001-08-21 12:00:11

【(乐天)回复(郭轶峰)的大作】 炒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