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8 次) 时间:2001-08-16 17:11:25 来源:哈迪斯 (哈迪斯) 原创-非IT
昨天,我在图书馆借到一本过期的<三联生活周刊>,其中有一篇文章,是关于12.25事件的审讯延期的报道。看过之后,它的内容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标题上的一张图片却让我看了很久。这是一张游行的照片,看起来还是在冬季,那些面无表情的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在他们的前面,两个穿着皮夹克的男人很倔强地举着两根甘蔗,这两根粗笨的东西打开了一块横幅“为1.25的死难者讨一个说法”,这些光怪陆离的人看上去不像带着多大的悲愤或是痛苦,他们的目光游离,逃避似地朝向不同的方向,有些人抽着烟,带着墨镜,周围的行人匆匆而过,似乎并没有给他们多少注意。这使得这支队伍看上去多少有些滑稽。
但我至少知道他们并不是上街来进行滑稽表演的,因为309个生命的死亡是确凿的事实。在这群人当中,必有多数是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朋友。他们的表情并不张扬,但是他们的情感却是不容置疑。
这无疑有别于国外,国外的示威多少带有点表演性质,新闻中的镜头带给我们的印象是五颜六色的体恤,花里胡哨的标语牌,还有夸张的西红柿、臭鸡蛋……所有这些,使我不由得对他们的严肃性有所怀疑,尽管大多数人是出于真实情感。
这大概是中外的一点区别,在“自由”的国度中,游行示威虽不象吃茶看报纸一眼样随意,但只要你没有过激行为,至少不必担心会被逮捕、管制、扣上一顶“危害社会安全”的帽子,甚至往与会代表的脸上贴蛋糕、向副总理的身上丢鸡蛋,只要运气好,还可以扬名立万。
与此相照,中国呢?上面所说的那群人,他们未必不想高喊,不想骂娘,不想向那些尸位素餐的责任人的身上丢鸡蛋,甚至石块。但是他们却更清楚地知道那样做的后果。即使他们有充分的理由,有满腔的愤恨。但是在无形的高压下,他们只有选择沉默,这真切地使我感受到了“沉默的大多数”的含义。这几个字,包含了怎样的辛酸和无奈。
还记得几年前,同样是一场大火,在克拉玛依带走了那些小学生的生命,而在场的“领导”们,确实毫发无伤。这样的悲愤,让他们家长齐聚在一起。在一张图片上,一个中年汉子圆睁双眼,紧闭着嘴唇,牢牢地抱着死去的女儿的遗照。静静地站在沉默的人群中,注视着前方。他们不能高喊,示威,尽管这子虚乌有的权利赫然被写进了法律。
克拉玛依事件后,受害人曾要求在市中心建起三座纪念碑,一座最高,刻上遇害的学生的名字;一座次之,刻上舍身的老师的名字;一昨最矮,将临事逃窜,弃学生生命于不顾的领导的名字刻在上面,任人踩踏。这要求,当然没有被接受,但是我想,是不是还应当造一座塑像,就以那默默无声的家长为原形,让这沉默的反抗,挑战那令人窒息的高压。
说起来有点惭愧,也有点可怜,算上这两次,在八九年之后,我仅见过三次游行示威(只包括在电视上或亲眼看到的,FLG和大使馆两次不算)还有一次是在我的城市,一群领不到退休工资的老人,排成一排堵塞了市中心的主干道,也是默默无声,一言不发。只是到了最后解决时,有些老人已经走不了路了。
这默不发声,这大概就是当今中国人的示威方式,就像一团被压到了极限的海绵,抱着你总不能不让我生存的倔强,作着无声的反抗,很可怜,也很可悲。但是却也很雄壮,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