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与《虎!虎!虎!》 - 电影评论 - 李安科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4 次) 时间:2001-08-16 11:02:16 来源:李安科 (南宫昭仪) 原创-非IT

《珍珠港》与《虎!虎!虎!》

美国和日本都是我不喜欢的国家。所以谈起珍珠港,谈起被美国大兵强奸的日本少女,我的感觉就象是在观赏一场事不关己的足球比赛,有时兴高采烈,有时昏昏欲睡。
我替美国人感到庆幸,他们只有12月7日这一个国耻日,所以美国人很容易就能记住。而中国的国耻日如果统统列出来,能让一个小学生头疼半天。好莱坞的导演们也颇以为宝,前有《虎!虎!虎!》,今有《珍珠港》,将同一段历史,尽情演绎。事情虽说是一个,但影片的内涵、外延,都有了深刻的变化。
《虎!虎!虎!》(Tora!Tora!Tora!)拍摄于1970年,由20世纪福斯公司出品。也许是因为当时好莱坞虚伪浮华之风尚未形成,或者是因为由于日方导演的参与,这部片子看起来就象是几个终日心惊胆颤的随军记者的习作,古板、冗长而又沉闷。美国人在回忆自己为什么会被打成这个鸟样子,日本人在检讨自己为什么又一次兽性大发,仅此而已。世界电影工业70年来积累的制造戏剧冲突、安排叙事技巧的经验与理论,在这里荡然无存,只剩下飞机无穷无尽的轰鸣。美方导演理查德•弗莱舍(Richard Fleischer)让片中的美国士兵继续了他的电影作品中美国人只知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禀性,而日方导演深作欣二让片中的日本士兵都象是他的《日本暴力团》中的暴徒。尽管这部影片的投资在当时来说已经令人咋舌,获得了第四十三届(1971年)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但无论是美国人还是日本人都不喜欢。只有军事爱好者们对它赞口不绝。我也只是把它来当成一场足球赛来看。炸弹投下,珍珠港内的军舰缓缓地沉了下去。进球了。
《虎!虎!虎!》拍摄于冷战时期。那个时期人们对战争有着一种特殊的看法,就象是不同信念之间的搏斗。有信念的人是幸福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虎!虎!虎!》应该可以算作是一部上乘之作。导演们把忠于现实当成一种信念,没有让各自的私欲占上风,而对片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不当的渲染和强调。现在好莱坞的制片人也有信念,那就是“钱”、“商业”。西方曾有哲人说过,钱就是娼妓。那以钱为信念,就可以说成是以“娼妓”为信念了。《珍珠港》就是这么一部以娼妓为信念的作品,不过,这没什么对错、高下之分,因为看起来他们都很高兴。
战争、爱情一直都是人类世界的主要内容。将战争与爱情融为一炉的电影作品为数众多,但无疑《珍珠港》是比较滥(或者说“烂”)的一个。《魂断蓝桥》中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对灭绝人性的战争的诅咒,是以整个人类为基石的,所以能够轻易超越国家的界限,引起不同肤色的人的共鸣。而《珍珠港》说的是美国人的战争,日本人偷袭了他们的珍珠港,毁掉了他们引以为自豪的舰队,他们派几个毛头小伙子进行了一场无关痛痒的自杀式的报复,仅此而已。爱情呢?则有着更为深刻的美式标签:爱情象是一种随时会挥发的液体,由一个男人注入到一个女人体内,女人又迅速把它分泌给另外一个男人。如果把同一时刻美国男女之间所说的“I love you”分贝量集于一处,那威力绝对不会亚于维苏威火山爆发,十个庞贝古城也埋得下。但像这样的爱情,就是他们所推崇的。战争在这里成了彼此不忠的夫妻们的借口:我以为你死了,我没有理由浪费一个月的美妙的生命,所以我爱上了另外一个男人。瞧,我的肚皮里还藏着他的孩子呢。
有人称《珍珠港》是一部史诗。也许是因为它与史诗的共同点在于有规模宏大的战争,也有混乱不堪的男女关系吧。我宁可把《虎!虎!虎!》看作一部史诗,因为它讲述的,是一段对于全人类来说都非常沉重的历史本身。

原创影评
未经允许,任何媒体均不得转载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