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亏两重天:王力侃成败 - 老板写真 - 钟加勇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1 次) 时间:2001-08-07 10:52:49 来源:钟加勇 (钟加勇) 原创-非IT

笔者注:互联网大起大落的现象,套用王力先生的“瞎侃”理论,却颇有几分神似。

盈亏两重天
──王力侃成败
钟加勇

谈到成败,人们往往以成败论英雄,然而同样的大环境,为何盈亏两重天。对于企业来讲,成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一次创业很成功,二次创业准完蛋

首先我们来研究企业何以成功?我有一个谬论:凡是说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挣来的钱,凡是说不清楚自己是通过什么思路圈来的钱,我敢说,这些钱早晚有一天会胡里胡涂地就失去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些企业一次创业很成功,二次创业准完蛋。比如当年的亚细亚风波,就是由于它的素质驾驭不了它突出其来的财富。这种财富严格来讲,是1989年1990年创造的无形资产财富,所以对成功的把握,包括两个方面,即有形资产的把握和无形资产的把握,凡是素质驾驭不了这些有形无形资产的这批人,悲剧将会重演。另外,凡是不承认这样一个前提的人,有可能第二次还会成功,因为机率摆在那,但是第三第四次,它就会出现麻烦,所以对成功的把握,最关键的是看企业能不能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同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见得第一步迈出去的人就是那个双腿完好的人,也有可能他是个瘸子,第一脚踩出去,长腿正好踩在坑里,短腿正好给石头架上,而双腿一边长的就给扔那了。因此,在过河当中,第一个不能看,但是逐渐地,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积累这种理性认识。

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初期相对如鱼得水,完全在于思维方式

我们很多以前的理性认识对市场经济当今出现的许多问题总是解决不了,这里面最主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没有受过专门的市场经济的训练,在上路和下海的时候,没有到位的学识,也没有长期的市场经济氛围的熏陶与感悟。我们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突然因为种种原因,向另外一种经济体制转移,缺乏“书香门第”式的市场氛围的影响。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与败就存在很多的偶然因素,这时,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在市场经济初期,民营经济成功的机率比较大。有些人讲,民营经济不懂法,胆大,包袱没有国企重。这只说明了部分问题,但不能用这个去解决所有的说法,因为毕竟也有不少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初期也不错。我的分析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初期相对如鱼得水,完全在于思维方式。它没有框框,为什么没有框框,一种是大彻大悟,还有一种是它的确没往框框里钻。
相对来讲,民营经济最初的一批代表,往往学历都不高,我们却光认为他们学历不高所以懂得少,错了,学历不高恰恰是他在计划经济束缚下他受约束的过程少,在计划经济下,我们走入了许多误区,而这些人恰恰没有受过那段误区教育。假设我们说成败的概率各占50%,由于我们很多受传统思维影响的人,他们大多是在那部分不可能成事的范围里进行选择,所以成的机会少,败的可能性大,因为他有约束,有框框,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还要找好坏人,找阶段斗争。而我们所谓民营工作者,他们往往由于没有太多的那一段约束,所以他们往往是在成功的那一半中找,成功的机率是75%。相反,受约束方失败的概率是75%。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谁的智商高低,因为思维方式的好坏与智商的高低不成正比。

一次创业是量变,过程再长也只是量变
二次创业,那怕是在分分钟搞定的事,它是一种质变

我强调民营经济最初的成功跟它的思维方式有关,但并不等于这一切就可以无限地发展下去,因为往往从第二步来看就不一样了。我们的民营企业不能总是停留在感性当中瞎折腾,不要老把过去的机遇误认为是能力,要学会通过感性提高到理性,从一个新的阶段来看问题。可事实上许多民营企业,当年由于机遇、政策等问题,第一步可能成功了,但第二步该做大了的时候,该形成规模经营、规范经营的时候,玩不转了,为什么?我想,因为它第一步成功的过程是在阴差阳错当中完成的,但阴差阳错的事情严格来说是不可能长期都让你赶上的,因此就会使一批人被淘汰掉,所以一些民营企业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用他们的话说即是二次创业的时候,就遇到了麻烦:往往是一成二败。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二次创业。我认为,一次创业过程再长,也只是量变。比如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到1990年共12年,由于你只是一谓地追求经济增长,或者只能去完成单一的经济增长,所以12年再长也只是量变;二次创业并不从时间段来划分,但我们很多企业往往是从时间段和自己的经济效益上来判断自己该二次创业了。如果这样,就该失败了。二次创业是质变,它不再是爬坡。比如从1991年开始,它完成的是一个台阶,从表面上看,到1992年的单一的经济增长点和没有这个台阶是一样的,都在这个点上。但是由于有了这个平台,所以就会出来一个平台效应。换句话说,这个平台上不光是一个经济增长点了,还有社会的,传播的,各个方面的很多东西都在这个平台上聚合。有了这个平台之后,往往出现的质变是,再发展时就不再是一步一梯了。所以一次创业是量变,过程再长也只是量变;二次创业,那怕是在分分钟搞定的事,它是一种质变。我想成和败的问题,还在于对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的把握。
如果说民营企业一次创业容易成功,那是因为它会经营,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要进行二次创业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管理了。相反,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由于长期注重管理,其管理相对民营企业已经很完善,缺乏的就是经营。毕竟只有适销对路的品种(产品),然后在此前提下品质(质量)跟进,最后才出现品牌,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才真正让你赚钱。然而,我们很多国企现在还在继续强调管理,强化管理跟进,强化成本节流,但是它忽略了:任何事情,能够生存下去的,开源是第一,节流是第二。回过头来,我们也有一部分国有企业在过河中脱颖而出,其主要原因就是它迈出的第一步对了,先踩在开源的(经营)的位置上。

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有一个从一变成二的过程

企业再往下发展,素质的问题就提到了新的高度。我认为,素质驾驭不了财富和素质差创造不了财富一样,都是悲剧。我们的很多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如果上市后都变成很好的企业,那无愧于成功。但往往是企业上市后出现了新的困惑,因为表面上看,上完市似乎手段完成了,目的达到了,可事实往往是10个里头有7个是玩不转的。因此我要说,上市是更多企业的追求,圈钱是国外流行的一种方式,可圈完钱以后咱办?哪怕是你捡来的钱也一样,只要你的素质达不到,白给你也没用。
我由于工作的原因,好些年前接触过特区的企业,用不成熟的话来概括他们,就是创新多,求实少;资本一下到位的多,步步为营的少。而我们内陆地区现在流行的资本重组等新概念,早在好多年前在特区就已经出现,用他们的话说,即做产品不如卖企业。挣钱的速度真是分分钟搞定,只要整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包装得好,就可以重组上市、圈钱。所以玩概念、炒概念成了一个时髦的东西,致使很多公司上市前讲的是一套,上市后做的又是另外一套;上市前唱得天花乱坠,上市后钱到位了,开始喊钱怎么花,往往做出一些可笑的投资。
企业圈来钱后算不算成功了呢?我想,资金的来源肯定不可忽视,但我认为圈钱不是企业之本,企业的根本在于不断地更新和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使这些产品迅速的回笼,变成钱。
资本的积累是一个过程,我们有许多的资本一开始并不是最终的资本,有许多身价一开始并不是最终的身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要知道“没有钱办不成事”就够了,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有一个从一变成二的过程。我在海南时遇到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那一个晚上赚来的钱让你想都想不到,赚钱的速度超过了时速的速度,一晚上赚几亿,这过程太快了, 超出了一个客观的积累过程,就很危险。我们也看到,好多一次成功的企业,三五年就没了。
曾经在一个时期,钱能够左右一切,有多大的资本就能办多大事,而后来恰恰是这批人成功到一定阶段后,突然发现:有什么样的人才能办多大的事。所以民营企业发了财之后总有一个哀叹:人才外流!那么我想,人是不是也是资本呢?这种资本是不是指特定企业中的人的素质呢?
我想,这个时代已经把经营从管理中剥离出来,管理是对内的,经营是对外的。我们的民营企业会卖就是很好的证明,但发展到二次创业时,就需要管理,需要对内的一种横平竖直的管理来支撑。相反,我们国企的弱势正好在经营,所以如果不跳出传统的经济理论,用原来的办法就解决不了今天的问题。
我们的时代也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卖方市场研究的是货,买方市场研究的是人。过去我们研究的是货源,今天我们关心的客源,甚至更往前走一步,在客源当中如何把顾客变成消费者,这是新的课题。老的思维方式能否应对新的挑战,关键是要用过去调动货的本事来调动人,用原来派遣货的本事来派遣人,不是乱点鸳鸯谱胜似乱点鸳鸯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