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76 次) 时间:2000-07-09 12:00:34 来源:白板 (dql) 原创-IT
解析微软垄断案(4)拆分微软,唯一的选择
倒骑驴/文
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历时三年多的调查之后,微软垄断案还是走入了死胡同。在1993年的两次表决中,微软垄断案被搁置。随后案件转移到司法部,由反垄断司司长安妮.博格曼领导,对案件进行更细致的调查分析,以便对微软提起诉讼。
博格曼聘请了律师、经济学家利坦作为反垄断司的监察代理,著名的审判律师萨姆.米勒担任微软诉讼案的首席法官。联邦贸易委员会移交的文件足以无数次将微软推上法庭,但司法部还是小心从事,决定缩小诉讼范围,以速战速决。尽管利坦和米勒两位法律专家对以“优先便利权”为法律基础起诉微软有足够的信心,但由于把软件技术纳入“优先便利权”范畴尚无先例,这会使案件拖很长时间。最后司法部决定仅对微软的市场行为进行起诉,集中在强制性契约和非法捆绑上。
美国司法部和欧洲委员会进行了合作,于1994年7月就微软垄断案达成了庭外和解。由于司法部急于对漫长的反垄断案作一个了结,在讨价还价中,司法部一让再让,最后的结果是禁止“永久特许权”协约和非法捆绑,但并不反对微软在产品中组装新的功能。这个协约实际是一纸空文。尽管联邦地方法官希波凯否决了这个协约,但该协约在上诉法院得到通过。
在协议签订后,IBM试图检验协议的实际效果。它通告所有的微机制造商,现在它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其他公司的产品,不再受微软的“永久特许权”协约的限制,并且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大幅度降价。但“蓝色巨人”终于发现这无济于事,即使是自己的产品白送。因为微软在个人操作系统的地位已使它不怒而威,这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契约,微机制造商必须想方设法讨好微软,否则它将被逐出电脑市场,因为微软会根据电脑厂商的“表现”制定“优惠”政策。
所以从一开始对“永久特许权”协约的禁止就是毫无效力的。调停协议在1995年开始生效的随后几年中一直没有得到遵守,也不可能得到遵守。在浏览器大战中,微软在操作系统中捆绑IE浏览器的行为使新兴的网络公司Netscape迅速走向衰亡,这激起了司法部长雷诺的愤怒,司法部控告微软藐视司法,并要求对微软课以每天100万美元的罚金。而比尔.盖茨则声称司法部阻挠微软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这实际上是调停协议的一个重大缺陷,既限制微软捆绑,又不反对微软在新产品中组合新的功能。
微软和司法部的争吵最终以微软的胜利而告终。在1998年6月的庭审中,放宽了对微软的限制,微软藐视司法案也被搁置。司法部想速战速决,结果自己走入了死胡同。
事实上,微软垄断案的核心是技术垄断,即使微软在市场行为中表现得中规中矩,由于微软控制了操作系统从而在IT产业中获得优先便利,这使它对应用软件的任何创新都可以合情合理地掠夺。在新经济中,技术已经成了第一要素,要解决微软垄断案,美国司法部无法回避技术问题。
1998年10月美国司法部联合19个州重新起诉微软。这一次“优先便利权”成了办案的核心,法庭对技术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质证。我们从杰克逊法官的最终判决中可以领略一二:
1.对微软的支解判决有效期为10年,也就是说在10年之内两家公司不能够合并。
2.90天内微软业务将开始受到限制。
3.微软必须开放视窗操作系统源代码。
4.微软必须在4个月内提出一分为二的分割方案,并且在12月内完成公司的分割。
在涉及优先便利权的垄断案中,从结构上分割是一种彻底的解决方案。在“极限铁路案”中,尽管桥梁的拥有者被判令向竞争对手以合理的价格开放桥梁,但什么是合理的价格?这种价格能否保证公平竞争?只是这个案件比较简单,政府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是比较容易的。在MCI诉AT&T案中,如果不对AT&T进行拆分,而仅仅判令AT&T以合理的价格提供接入,接入成本的判断会成为一个大问题,AT&T会提出过高的接入价格,使MCI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且无法保证AT&T对接入提供同等的技术支持。在微软案中,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如果仅仅判令微软对自己的应用开发部门和独立软件开发商提供同等的技术支持,这从操作上更是一纸空文。因为微软对自己的应用开发部门开放技术的时间、程度根本无法监督。拆分微软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在这里,如何对高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同时让技术垄断企业为竞争对手提供同等便利成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视窗操作系统的源代码作为微软的知识产权是应该得到保护的,但如果完全开放,一方面难以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有悖于法律维护知识创新的精神。因此,法院判令微软开放视窗操作系统代码会为微软反击司法部提供口实,而且会在公众中引起更大的争议。如果只是拆分微软,向软件开发商有限度地、无差别地开放源代码,将是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一方面保护了知识产权,同时使应用软件领域能够公平竞争。
杰克逊法官曾经提出过将微软一分为三的设想,当然这在业内成为了笑柄。将微软一分为二的最终裁决表明,杰克逊法官已经牢牢地把握住了微软垄断案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