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布:会议经济第一人 - 老板写真 - 钟加勇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 次) 时间:2001-08-06 22:13:50 来源:钟加勇 (钟加勇) 收藏

施瓦布:会议经济第一人
钟加勇 杨晓

世界经济论坛基金会(WEF)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礼拜四,都能将1000位跨国公司老总和1000位政界要人、科学家、记者聚到一起,使冬日白雪皑皑的瑞士滑雪圣地达沃斯骤然变成热点。
这个喜欢和妻子一起进行跨国界马拉松式滑雪的大学教授,每年都抽出3个月的时间来管理WEF,平时则在日内瓦大学讲授商业策略。他的著述颇多,有最近出版的《克服漠视》,而自1979年起他就是《世界竞争力报告》的作者,还主编一本《世界联系》的杂志。
施瓦布注定是联系世界的使者,他热心于公共事业,是佩雷斯和平中心的委托人委员会成员之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副主席,地球协会会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爱滋病研究及保护基金会成员。由于他的杰出贡献,各国政府给他授予荣誉勋章,有德国荣誉十字勋章、法国骑士勋章、斯洛文尼亚自由勋章、奥地利金十字勋章等。

         达沃斯论坛:寰球群英会

众人瞩目的第29届达沃斯论坛刚刚落下帷幕,人们清晰地记得33个国家的首脑或政界要人在会上闪现的身影,他们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中国副总理吴邦国。另外还有美、英、法、德的财长们;学术界则有哈佛大学国际发展学院院长杰弗里·塞斯,哈佛商学院教授麦克尔·伯特等出席;商界人士有包括太阳微系统公司总裁麦克尼利,日本东芝总裁,美国在线总裁史蒂夫·凯斯等;各国媒体人士也大都参加,可以说此次会议规模最大且最受各界重视。就像一个与会者说的,“环球旅行一年所见到的要人还不及在这里见到的1/10多。”
年会为什麽对这些“大腕”具有吸引力?而且既吸引了政界又吸引了财界?施瓦布自己这样解释道:“即使你自己已经很出名了,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对你很重要,他有可能是印度总理,墨西哥财长,戴姆勒——奔驰集团的总裁或别的什麽人。总之,出席达沃斯论坛的每一个人对其他人都是一种吸引力。”“我知道,单用经济或单用政治,都不能把问题解决圆满”。把两种权力揉合在一起,不能不说,施瓦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堪称会议经济第一人。
1982年的论坛年会,是乌拉圭自由贸易谈判的催化剂,也导致WTO组织的最终创立;1988年,因为施瓦布的后台运作,促使土耳其和希腊双方同意停止争吵;1990年的年会,他把东西德首脑请到了一起,为加速两德统一创造了条件;1992年,施瓦布成功的促成了曼德拉与德克勒克第一次在南非境外举行的会唔;1994年,施瓦布又见证了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与以色列外长佩雷斯会谈中的握手。
这还不包括那些在这里酝酿的企业购并和计划中的投资举措。“这是一个能充分体现全球化的地方。”Sara Lee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布莱恩如是说。

施瓦布意志:显现大会主旋律

达沃斯论坛每年都有一个主题,论坛基金会从80个永久会员中选出8人组成小组,来预测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思想并选出下一年会议主题。
施瓦布的设想总是具有超前性,往往比现实提前半年到两年。会前,他要从一大串口号中找出最合适的,1999年的主题是希望政经界领导人有责任使新千年里有新变化,因此有了像“负责任的全球化”、“吸纳性繁荣而非排斥性繁荣”、“可持续性发展”这样待选的口号。
由于本世纪末的一年没有什么世界性危机,而且此次会议又召开在新千年之际,所以会议主题比以往更具有施瓦布的意志──一种“对社会深深的责任感”。这或许跟他出生在德国的莱温斯伯格镇有关,那是一个饱受战火侵袭的地方,当时战争的残酷使他从小就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施瓦布曾在瑞士联邦技术学院、苏黎世大学和弗里博格大学学习机械和经济。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深造,获得了机械工程博士、经济学博士学位。精通英、法、德等多种语言的施瓦布良好的教育背景,为确定高格调的WEF奠定基础。
1965年,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崭新的世界从这里开始,”施瓦布说。他为实现理想摒弃了工程上用的计算滑尺。毕业后施瓦布在几家基层企业工作过一年时间,这使得他比较了解基层企业的运转情况;后来,他到瑞士工业协会做了3年的组织工作,又在一家瑞士大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工作过3年。
当问到哪一位思想家对他影响最大时,他提到了卡尔·鲍伯,一位英裔奥地利哲学家。由于金融家乔治·索罗斯也在公开场合提及鲍伯,我们问施瓦布是否在学索罗斯,“他是从达沃斯学的,”施瓦布给予纠正。
鲍伯写了很多关于统一化社会运作的基本原理,以及一些民主自由问题。他坚持认为没有谁能在全球化的社会里扼制住人们的自由与寻求真理的权利。鲍伯看到了社会对全球化这种构架的需求。施瓦布自己正为建造这种构架而努力。“毕竟我还是个工程师嘛。”他笑着说。
1970年,施瓦布发现欧洲在经济上有被美国远远甩掉的危险,而在他看来,欧洲经济应该富有新意。第二年,爱好滑雪的施瓦布就在滑雪胜地达沃斯筹办了第一届论坛会议。当时论坛名叫“欧洲管理论坛”,会议主题是“面对国际竞争寻求连贯性对策”。论坛第一次就吸引了440多个欧洲公司的CEO。这一年他意外赚了25000美元,妻子也因此娶回了家。从这一年开始,论坛发展日趋国际化。
他说,“WEF是开放的、具透明度的,它兼容并包,它让持各种观点的人都有机会发表言论;WEF是预测近两年未来趋势和讨论全球策略的地方,这正是我的专业,我一直教授商业策略。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习、去倾听,是我坚持30年举办年会的原动力。”
         
              WEF的影响力:体现全球竞争力

1976年,石油美元非常盛行,因此他邀请40位阿拉伯银行家和40位欧洲银行家及2000多位商界人士共同协商建立多边金融协调体系,以稳定欧洲金融秩序,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WEF声名远扬。
从1976年起,论坛转变成了一种会员基金会组织。有资格参加论坛年会的企业必须是基金会的正式会员。会员企业的年销售额必须达到10亿美元,会员银行要有10亿美元资产。企业年会费12000美元,银行15000美元。另外,参加年会每人要交7200美元作为入场卷(政治家、学者、记者免费入场)。算上交通、食宿,6天会议每个与会者得花上3万到4万美元。是否很奢侈?芝加哥的一位公司老板说道,“要是没来这儿,那才真是承受不起了。”施瓦布坚持保持会员制组织风格以限制人数,近几年人数一直在2000左右。
从1979年起,WEF每年推出《世界竞争力报告》,将各种指标量化,把各国竞争力综合排名。以1997年为例,我国竞争力排在第29位,新加坡第1位。也是从1979年起,受到组委会的邀请,中国政府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参加会议。
由于达沃斯论坛影响面广,很多政治家都愿在此发言来扩大影响。1987年德国外长根舍发表了他著名的演讲:“让我们给戈尔巴乔夫一个机会”。这常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冷战结束的开始。
近10年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冷战的结束,许多国家开始了私有化。为了私有化他们需要更多的资金,为寻求投资者,政界要人开始对出席论坛感兴趣。1996年墨西哥总统加迪罗出席会议,6天时间里没完没了的会见各界要人,向他们说明墨西哥已经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我国领导人也抓住这一时机宣传国家经济政策和投资环境并进行招商引资洽谈。
随着世界区域化发展,论坛年会也在延伸,从1992年起,施瓦布先后成立了8个区域性论坛,如东亚经济论坛、亚欧会议(ASEM)等,会址分别在华盛顿、津巴布韦、圣保罗、北京、香港、萨尔斯堡、开罗和新德里。区域内的各界要人都争着参加。
会务在逐步扩展。1992年,基金会建立了一个新体系,“明日全球领导者”(GLT)。旨在发掘43岁以下的小有成就的企业家、政治家、学者和艺术家,每年选出100位。同年,“世界艺术论坛”诞生于威尼斯。每年颁发“水晶奖”给那些在艺术文化上有突出贡献的个人。1993年,为吸收规模小不够资格但前景好的高科技公司入会,施瓦布在基金会名下成立了一个新的组织:“环球发展公司”。现有成员80个,年会费8000美元。同年,为与媒体保持紧密接触,“非正式编辑、评论家年会”召开。1998年,施瓦布请来全世界40多位世界性工商协会的领导人与联合国高级代表一起成立工商咨询协会,为工商社团与联合国之间建立起持久、良好的关系。
今天的WEF,已经成为领导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先锋,为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提供机会。WEF自身也谋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会议政府”:全球性问题解决联盟

施瓦布要改变全球现状。“领导者们来达沃斯并不是学怎样赚钱,”施瓦布讲,“他们来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
讲得很不错,但难道商人到这里来不是为了争食,学者来不是为了寻找课题材料,媒体来不是为了抢新闻,政治家不是为了谋私利吗?这也许是对施瓦布的亵渎吧。施瓦布难道不同意寻求个体利益的实现是整个经济体制运转的原动力吗?如果商业公司承担起社会责任,那是否会使欧洲在经济上表现得软弱无力呢?
“我不同意这种假设。一个商人必须跟从政治,良好的政治环境有益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个人。从长远看,这种政治与经济的协调是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商业公司的一些短期利益损失应该不算什麽。”教授回答得很直接,“我承认,这里的事情不一定会消除贫困和阻止对人道的侵略,但我们确实一直是向这一方向努力的。”不管怎么说,公司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国界。正如施瓦布说的,“主权现在已经很过时了。”他认为应有一个“全球性问题解决联盟”。“世界政府现在可能还建立不起来,但起码我们可以使决策制定起来容易一些。”
若世界经济论坛真是世界政府的话,那我们得热烈拥护,因为至少它没有赤字。年预算达12.5亿美元的联合国总是入不敷出,而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只需花0.37亿美元,这绝大部分来自于会费,另外每年还有500万美元的赢利。
联合国人员冗杂,而在达沃斯,领导人必须自己动手。像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这样的领导,一出门就得有随从数百,这里却只让带5个人;如果你退休了,那就很抱歉了,即使你曾经是法国总统或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或别的什麽,也不能进入会场,你必须是在位的。照施瓦布的意思:“退休的、下台的一概不要。”

            会议经济:非盈利是个幌子

世界经济论坛一向与媒体保持稳定良好的关系,本次会议又有650名记者参加,难怪论坛基金会宣传主管芭芭拉·艾尔斯基乐得合不拢嘴。
以前一直是达沃斯长期拥护者的华尔街日报,这次却对施瓦布提出尖锐批评。
世界组织论坛是非盈利机构,但其一个分支——社会经济发展基金会却有施瓦布自己的经济利益存在。
1998年施瓦布成立社会经济发展基金会,专门料理世界经济论坛对因特网和高科技投资的业务。它包括一个电视会议传送公司、一个软件公司和一个名叫“i2i”的电子商务公司和其它一些高科技公司。华尔街日报认为该基金会掺杂着施瓦布的个人商业利益。WEF对此拒绝评论,这使得第30届年会蒙上阴影。后来WEF总经理斯马德加解释说这是用美国非赢利机构标准来衡量瑞士基金会。与会者表示同情,可是终归发现解释与施瓦布的要建立世界政府的承诺相去甚远。不管怎麽说,WEF在运作方面很成功,是该领域的权威,谁也替代不了。

    近十年达沃斯年会主题

99年第29届 主题:“全球化影响对策”
98年第28届 主题:“21世纪优先考虑的议题”
97年第27届 主题:“建立网联社会”
96年第25届 主题:“如何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
95年第24届 主题:“未来发展面临挑战”
94年第23届 主题:“再定义世界经济基本设想”
93年第22届 主题:“为振兴全球经济聚集力量”
92年第21届 主题:“全球合作与竞争”
91年第20届 主题:“世界领导地位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