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高唱国际化主旋律 - 老板写真 - 钟加勇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 次) 时间:2001-08-06 22:06:57 来源:钟加勇 (钟加勇) 收藏

资本市场高唱国际化主旋律
——2001年中国资本市场高峰年会侧记

钟加勇 苏小和

2001年,中国资本市场走过了10年的里程。
10年时间,中国资本市场高速发展。到2000年底,深圳、上海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达1088家,上市的证券1257只,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达5081万户,证券投资基金33 只,股票的市价总值高达48091亿元,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54.03%。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资本市场也出现了许多必须纠正的问题:优质上市公司短缺,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股市价格及收益与公司实质表现高度不相关;规范的监管力度不够,法律建设相对滞后。很大程度上,资本市场还在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的层面上运行,这些问题直接滞阻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而当我们把视野投向世界经济圈,我们发现,中国的资本市场需要一个崭新的整体的提升。中国入世在即,中国的经济将逐步融入国际市场。作为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方面,资本市场必须以健康的体魄、稳健的步伐走向世界。
中国资本市场在经历了10年风雨之后,走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需要我们总结,反思,探讨,然后提高。
关于资本市场的探讨,我们的经济学家,我们的普通百姓早已经开始,基金黑幕、庄家、股市赌场、圈钱跑马场,所有形象的评语都堆在了资本市场的头顶。要规范?还是要发展?如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人们在用心的思索。
2001年4月3日至4日,一场事关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大讨论在北京嘉里国际会议中心展开。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会议的主旋律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把中国资本市场提到“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进行考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著名经济学家王国刚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的演讲,国际证券服务联合会(ISSA)主席Josef Landolt、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秘书长Bryan Carsberg爵士、新加坡著名投资专家郑文娟女士、香港著名律师,高伟绅律师行合伙人陈雅丽等一批世界著名资本市场专家带来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资本市场管理经验。

中国资本市场必须有步骤地国际化

众所周知,外国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觊觎中国资本市场。几年以后,外国资本登陆中国股市,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
客观的说,外国资本进入中国股市,对提升中国上市公司质量,培育机构投资者大有裨益。但问题的关键是,中国资本市场在今后几年中如何逐步开放?即将加入WTO的中国政府面临着严峻挑战。
经济学家董辅礽全面解释了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风险。他说,证券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可能对中国的证券市场以至中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我们从那些对外开放证券市场的国家以及香港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中所受到的巨大冲击和经历的风险中可以看到。中国也必须认真地对待证券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中国的资本市场的规模毕竟较小,很容易受到巨大的国际资本投机的伤害,大量外国投机资本的进入和撤退将造成证券市场的大幅波动,甚至引发金融动荡;中国的上市公司的规模太小,无力抵挡庞大的跨国公司的恶意收购;中国的证券公司的规模也太小,无力参与国际竞争。
董辅礽建议说,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只能根据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状况、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能力以及其他条件,逐步地来实行。如果不顾具体的条件迅速开放,迅速国际化,那将给中国的证券市场和中国的经济带来无法控制和承受的冲击和震荡,甚至会波及世界经济。逐步地开放和国际化可以积累加强监管的经验。他举例说,可以设想先设立中外合作基金管理公司,由其先发行国内证券投资基金,参与A股市场交易,然后向国外私募发行证券投资基金;先允许香港的公司或中国在外创办的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先设立中外合资的证券公司并允许外国证券公司在中国的证券交易所设立特别席位进行B股交易等;然后逐渐积累经验,一步一步地走向更加开放和国际化。
  董辅礽警告说,实际上中国的证券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也不可能立即全面开放。首先,要实现人民币的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想投资于中国A股市场的外国资本既难以进入,更无法以外币的形式退出或汇出。而人民币的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不是很快能实现的。其次,中国上市公司是按不同投资者设立不同的股份的,即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后者又分为内部职工股和社会公众股,而且占总股本65.87%的国家股和法人股是不能流通的,由此又形成了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的情况。此外,还有以人民币买卖的A股与以外汇买卖的B股之分,同一个公司的A股和B股的价格的差距巨大,这些情况都与国际的证券市场是根本不同的。不改变这些情况,中国的证券市场就难以走向开放和国际化,外国的投资者也难以进入甚至不愿进入。
而要改变这些情况很不容易。单单使A股与B股合并就不容易,最近只是迈出了一步,即中国大陆居民可以用外汇账户买卖B股,AB股合并还有一段路要走,而要使数额巨大的不流通的股流通就更不容易。再次,中国在建立和发展证券市场中受到许多条件的约束,形成了与国际证券市场不同的许多“中国特色”,除上面已经谈到的设立了各种不同的股份外,在法律方面、会计准则方面都与国际的证券市场有许多差别,没有与国际接轨。最后,在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方面也要作许多改革和改进,才能使中国的证券市场走向开放和国际化。中国的证券市场的建立时间很短,中国政府的改革也还在进行,这使得政府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许多的干预。例如,对股票价格的高低涨落曾进行过干预,对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制定了可发行几只股票和发行多少股票作出规定等。这种监管方式不能为外国投资者所接受、近来已有很大改进,但尚待改进的地方仍多。
基于这种现实,董辅礽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是我们的必由之路,但是,我们必须有步骤的走向国际化,闭关自守和盲目突进都是错误的。

当务之急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体系

梁定邦是在中国证监会急需提高监管水平的背景下出任首席顾问的,在年会上,他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必须与国际接轨。
梁定邦强调监管方一定要多了解庄家的操作行为,包括跟一些庄家接触。他举例说,美国1934年成立证券会时,头一任主席就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他在美国证券法颁布以前,是一位超级庄家,在美股票市场发了大财。后来罗斯福政府要请一个能监管市场的高人,便找到了他。由于对市场本身各方面的旁门左道都非常了解,他名正言顺当上头一任主席。可惜我们的市场上没有这种庄家,因为我们大部分庄家都是惨淡收场。显然,我们的市场经验是不够的,因此对这些实际的问题都需要虚心去研究。
梁定邦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处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保卫中,部分因素正在与国际化接轨,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我们的硬件在世界上是绝对不差的,我们有非常先进的机械设备,每天交易成交的笔数非常之高,当然每一笔交易量比较小,大概每一笔是1000元人民币。另外,我们一开始就基本上进入无纸化状态,这在全球证券市场上是梦寐以求的。因此可以说,我们购买了全球最好的系统,最好的硬件,我们把市场搞起来了,不巧的是,我们如今恰恰需要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我们的监管体系包括市场体系需要不断地与国际接轨。比如,我们开始并没有实行实名制,因此我们有大概6000万股民登记在A股市场里,其实最后兑现的只是一小撮的人。这个问题在市场上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许多不正当行为正是因为这个问题而来的。而在国外,券商开户的时候,一定知道他的客人是谁,这个客人的买卖是否是他自己的买卖,他出的钱是不是他自己的钱。倘若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我们的市场就接近国际上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的市场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所以从国际化来说,首先应达到这个市场的基础理念,以下才慢慢地规范。
梁定邦认为,国际化就是要在国际上筹资。1992年B股启动,1993年H股启动,都是在国际上筹资,包括间接在香港建立红筹公司。在这范畴里,B股市场由于一直向国外投资者直接推销,所以很早期就用国际会计准则,H股亦然。A股公司则一直以国际准则为追求的标准,现在虽没达到,但下一步会往这个方向靠拢。最近财政部颁布的上市公司财会制度也是往国际标准的方向看齐,相信下一步会有更多的改观。现在,对于国外筹资的公司,我们要用两种方法来规范,一方面是我们国家的法律,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外汇管理法等等。除了这一套法律,还有另外一套政策,即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政策一般是在法规里体现出来的,譬如香港,一看法规就知哪个能投资哪个不能投。在内地则不同,产业政策一般是主管部门做,比如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等,而且这些产业政策到现在也不是完全透明的,因此,国外投资者来我国投资都需要去跑机关。加入WTO后,这种不透明的产业政策将会慢慢过时,我们市场的产业政策最终是要透明化,并在法规上体现出来。

全面引入国际会计准则

法制、规章和会计制度是证券市场的基础建设,最近,中国证券会主席周小川指出会计标准的提高是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的前提。他认为,会计标准是上市公司重要的基础性部分,如果这方面的质量不够高,证券市场规范化是很难获得进展的。周小川认为目前这个会计标准偏低,将来采用的办法是提高披露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对金融企业披露提出要求。
可以预见,中国资本市场最终将逐步引入国际会计准则。而在本次资本会议上,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长Bryan Carsberg 爵士透露,该托管会正计划邀请中国参加准则顾问委员会。他说,全球准则是一个趋势,在我们致力于完成这套核心准则制定的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形成一套统一的财政报告国际体系的需要日益迫切。
Bryan Carsberg 爵士认为,这种需求的日益强烈,一方面源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一方面源于国际间货物及服务贸易壁垒的逐渐削弱,这两方面的共同因素促进了多国公司业务的攀升,另一方面,也源于全球资本市场的日趋重要。准备财务报告的业务人员注意到如果在财务报告中采用一套统一的准则,将会使成本大大降低;同时,随着投资者对国际机遇的日益关注,他们也需要获得建立在可比基础上的金融信息。这套准则将同时适用于国内及海外上市。
最后,他说迈向真正全球化准则的进程将很快取得进展,希望新的董事会能采取断然措施在短时期内对准则存在的重大差异做出评估,相信迈向全球会计准则的步伐将是不可阻挡的。

规避创业板的市场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创业板市场”研究会会长王国刚在会上,对众多处于焦灼状态,等待创业板佳音的中小企业说,虽然创业板的推出目前不存在任何障碍,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但对企业来说,准备得充不充分更重要。一旦创业板推出,企业要达到标准才行。他认为,目前很多人对创业板市场有种种错误的看法,必须预先予以纠正。首先,必须弄清楚设立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目的。第一,创业板是为成长型中小企业设立的,并非为一切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二,创业板激励的是创业投资(又称“风险投资”),并非股市投资;第三,创业板不仅应激励资本投资,而且应着力激励人才投资;第四,设立创业板的目的,不在于有多少家企业上市,而在于建立一个“可上市”的机制。
  王国刚认为,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从A股发展历程、我国双重体制并存和目前已发生的一些倾向来看,如若在创业板市场建设中不注意解决好以下一些问题,则该市场在发展中将逐步累积风险,不仅可能再现A股市场状况,而且将引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问题之一:政府部门干预。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利用公司改制审批权,强制性地将拟申请在创业板市场发行股票的企业“掌握”在手中,并为这些企业排列申请顺序,甚至利用媒体公开宣布本级政府首批推荐那些企业申请“上创业板”。政府部门设立的风险投资机构,利用政府力量进行风险投资活动。
  问题之二:股份的限制流通。股份全流通,这本是创业板市场区别于A股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但近来,有人提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内不得出售其所持该上市公司股份,包括由于公司送配股而增加的股份”。如若这一主张成为“规则”,那么,创业板市场发展将面临巨大风险。
  问题之三:投资“失误”。通过股市“圈钱”,是多年来A股市场中时常发生的现象。在创业板市场中,这一现象再度发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圈钱”条件下,极易发生上市公司的投资“失误”,这不仅将严重影响这些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严重影响创业板市场的走势,而且将严重动摇投资者对创业板市场的认知和信心。
  问题之四:关联交易。在创业板市场中,关联交易不仅可能发生在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而且可能发生在同一股东投资的若干家企业(即关联公司)之间,如若不予以严格限制,一些上市公司的资金和发展前景将难有切实的保障,相关投资者权益将面临严重损失的风险。

开放式基金:把投机变为投资

开放式基金是世界各国基金运作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指基金管理公司在设立基金时,发行的基金单位总份额不固定,可视投资者的需求追加发行。投资者也可以根据市场状况和各自的投资策略,从发行机构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开放式基金的特点是选择性强、流动性好、透明度高、便于投资。
从目前来看,我国首家试点华安公司50亿份的供给显然不够。对此,梁定邦说,日后推出的肯定不仅仅是华安。目前华安只是试点,今后估计在经过一段不长的时间之后,监管部门会总结经验,提高监管水平,在仔细规划之后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梁定邦认为,开放式基金对广大股民来说,将彻底改变他们的投资理念。目前中国大部分股民是自己炒股,一旦他们将钱交给专业投资机构来运作,这将使基金公司面临考验。如果业界自身业绩不好,股民会很失望,这将促使基金公司不断提升水平。现在的基金公司大多都与国外的基金公司展开合作,如华安就是与怡富合作的,他们必须吸取国际专业经验。
华侨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郑文娟女士,则从投资者的角度和基金运作经验方面,对开放式基金作了全面的描述。她认为,开放式基金将成为中国人投资理财和养老策划的新选择。人们可以通过开放式基金作长期投资,这有助于投机者转变为投资者。
郑文娟分析说,中国人口有逐渐老化的趋势,这和许多国家是一样的,根据联合国的一项人口调查,在2000年,中国只有6.7%年龄在65岁以上,到了2060年,有关比例将增加到22%,即每5人当中就有一位是65岁以上的。除了人口逐渐老化,人们的寿命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达而不断延长。有关资料显示,在1953年中国只有3000多位年过百岁的寿星,到了2050年就达到470000名。人人都希望长命百岁,但如果要有一个快乐的无忧无虑的晚年生活,我们就要尽快为退休做准备。因此,退休策划是非常重要的,开放式基金如果能建立并发展,政府可以鼓励人们进行长期投资。
这些年来,不少国家逐渐地将管理养老金的责任和风险由政府转移到私人企业和个人身上,这也是我们基金业迅速增长的原因之一。目前,美国的投资基金资产总值中有一半是来自养老金。
郑文娟说,建立中外合作基金,最大的好处是能缩短中国学习的进程,避免国外公司所曾犯过的错误。值得提出的是,尽管西方模式在西方国家获得成功,但是如果要把西方的模式全盘套用在亚洲市场可能并不合适,亚洲拥有它本身的文化,背景和体制,这和西方国家是非常不同的。
一个成功的模式是一个能吸纳西方模式的最佳特点,然后融合亚洲的文化特色、架构和体制,融会贯通。最重要的是外资必须对亚洲市场和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同时,愿意根据中国的步伐紧密地进行长期的合作。
郑文娟从华侨银行成功的经验出发,认为要在开放式基金业务方面取得成功,除了必须获得政府的强力支持和有效的监管架构之外,基金管理公司本身要在基金回报表现、核规、客户服务、投资者教育等方面下工夫。

中国金融企业争相上市

2000年以来中国金融企业发行上市得到了证券、保险、银行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周小川、马永伟、戴相龙先后都对金融企业的发行上市作出了积极的表示,一时间中国的证券市场金融企业竞相上市。金融企业发行上市是国际资本市场普遍的做法,国际上著名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大都发行上市。我国政府监管部门的明确表态标志着国内社会各界对金融企业发行上市已基本达成共识。可以预言,中国金融企业将加快发行上市步伐,无疑,这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国民生银行是继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之后的第三家上市的银行,于去年的12月19号在上海上市,到现在为止才4个月。
会上,民生银行副行长洪崎谈了上市过程的感受。他说,上市为中国金融企业带来的经济效应基于企业的管理方面,而民生银行的上市对银行自身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
  洪崎个人对目前民生银行股价很满意。他说,民生银行前一阵股价保持在17元左右,深发展估计也稳定在15元左右,而浦东发展银行股价稳定在19元左右。洪崎说,目前证券市场投机成分大,而银行没有什么太多的炒作概念,同时银行相对来说盘子大,也不好炒作。对银行来说,希望能够作为长期的投资性的股票,也不宜被炒作。随着今后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上市,民生银行将与其他上市的金融企业一道,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金融界正面临着加入WTO的紧迫挑战。与竞争的紧迫相对比,中外金融企业差距之大触目惊心。推动金融企业上市,是尽快缩短中外金融企业实力差距、提升中国金融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
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之内,中国所有的金融企业都将把上市作为发展自己的最重要的举措。一个庞大的中国金融板块将吸引全世界的投资者,并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结构。

推出互联网证券交易新模式

目前,网上证券交易基本上形成了两种模式。一是以和讯、证券之星、盛润、赢时通、康熙、乾通等为代表的财经类网站为主导,通过搭建交易平台与不同券商营业部合作的方式完成交易,该模式可称为“财经网站+不同券商营业部”。另一种模式为证券公司自建网络平台,并通过与自家券商的部分或全部营业部联接到该平台进行网上交易。截至1999年11月,国通、国泰君安、国信、广发、华泰证券、港澳上证、长城证券、汕头证券等20家公司开通了网上交易。这种模式可称作“券商网站+该券商营业部”。
本次峰会上,飞虎证券网的CEO李祥生否定了这两种模式。网上证券交易对传统券商和网络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由于缺乏网络技术人才和相关管理人才,其建设过程比较艰难,并且会由于行业差异而出现管理上错位,而券商自办的网站只能继续扩大成本。
李祥生认为网站与券商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接近,黏度要更高。因为证监会的文件已经表明,没有券商的背后支持,证券网的根基就不牢固。而券商的支持,从本质上来讲应该是双方的利益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网上证券交易必须节约成本,也就是必须没有营业部环节的存在。他认为证券营业部造价之高令人咋舌,繁华商业区的一块黄金地皮,花费不菲的豪华装修,这要数千万元才能搞定。但大多数证券投资者只是营业部开个户,没有时间到营业部炒股。而到证券营业部的人,更多的是时间充裕的离退休人员和无业人员。
因此,李祥生在这两者之外找出一条新路:把银行拉进来,形成网站、券商、银行三者联盟的新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三家角色基本上各自独立。与资金有关的事由银行完成,用户到银行的某个营业网点开设证券资金账户,银行一次性从中收取一定的中介服务费用,就好比电信部门利用银行网点收取话费;投资者股票平时的托管以及结算则由证券公司完成;交易信息的传递和交易相关服务则由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