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新探讨(1)B2B现状分析 - 电子商务 - 郑裕杰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9 次) 时间:2001-08-06 16:50:39 来源:郑裕杰 (IQ笨笨伯) 原创-IT

一、B2B现状分析
最近,新浪网计划推出一个全新的产品:企业广场,希望能凭借新浪网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浏览量,为中小企业提供集网络技术支持、企业信息展示、网上电子商务以及供求信息发布相结合的信息交流、网上交易平台。在服务上,其从一开始就计划实行有偿服务,企业通过新浪网授权的合作伙伴,成为企业广场会员,就可以得到以下服务:企业主页、产品信息宣传等展示功能;商情信息发布、企业公告栏、网上定单交易等网上交易功能;以及新浪网灵活的可扩展的增值功能和服务。其在销售渠道上,将实行区域和行业代理商相结合的新代理机制,新浪本身并不直接面向最络企业客户。(其网址是www.sina123.com,尚未完全对外公开)
新浪的企业广场项目,其实就是在走以前阿里巴巴、美商网、中贸网或中企网的老路,从我与其负责人洽谈代理合作的过程中,感觉并非特别好,因为尽管该项目由于是新浪来做,具有较大的品牌优势和浏览量作基础,但与新浪原给人“新闻门户网站”的第一印象定位其实已经是另一码事了,其进入的是B2B的电子商务行业,具有与原来门户网站运营所不同的市场特性与经营特点。
大体来说,现存的B2B网站,除了马云的阿里巴巴,具有深厚传统资源的环球资源之外,其余的发展得实在不怎的,其基本的发展思路分如下几种类型:
1、中贸网、中企网这对孪生兄弟的道路:刚开始还都以为B2B有前途,建起了相应的网站和企业数据库,并推出了相应的一些电子商务产品,如中企网的PPS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其实与中贸网的自动撮合功能是一回事,都是为供求双方的企业提供一种自动的配对功能。但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发现B2B网站再也难以从股市上融到资金后,纷纷减少网站方面的投入力度,而将经营的重点放在为企业建网站这种实实在在的业务上。中贸网的网站从去年中就只剩下一两个人在勉强维护着;而中企网虽说靠着PPS系统吸引企业加盟成为会员,每年每个会员须交两三千元会员费,现已经有会员两三千个,但其真正的收入来源还是来自于为企业建网站的业务上。
最近深圳某个主管部门做过一次市场调查,95%的网络公司主要靠为传统企业建网站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甚为艰难,别看中企网有十多个分公司,一个月营业额上千万,一家分公司平均每月有一百来万,但这是基于其残酷的劳动密集型人海战术才取得的业绩。如中企网深圳公司约160人,每月约100万,平均每月人均创利只约6,000元,因为其靠的是低人力成本,低竞争报价的方法来维持企业的发展,其业务员底薪是600元至1,000多元之间,而其网站报价也是面向中小企业的最低价,两三千元均可做。而中贸网在多次探索新的营收来源失败之后,现其主要有收入的部门还只是其做网站部门,其20多人的业务团队,每月营业额是在20多万左右,相比中企网来说,其人均创利较高。
这两个兄弟企业,做为中国B2B电子商务的先驱者,现在已经沦落到靠做网站维生的地步,难以在真正的电子商务市场上有所做为,然而其无奈的结局,却也基本反映出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难以逃脱的命运,也可以说这是现实的选择。
2、美商网、阿里巴巴的国际化发展道路:美商网去年的营业收入据说是5000万,但其以采购为主导的商业模式在以前经常受到媒介的怀疑,也许是童家威太喜欢放卫星的风格并不招人喜欢的原因,反而现在质疑其模式的少了,因为其确实有效,能挣钱;而大打迷踪拳的马云,将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掩藏得严严实实,但从最近其一些市场动向来看,其也打起了国际大买家的采购牌吸引企业。马云最近大谈逆市出击,说其如果现在不扩张,就已经能实现收支平衡了。
阿里巴巴的收支平衡无从考证,但是美商网的收入来源却对于大家来说是公开的,主要有三块;“贸易先锋”占收入的70%;为买家提供的增值服务占了25%;而网络广告只约占2-3%。
3、环球资源、慧聪资讯的多媒体综合发展之路。其实环球资源是这一类B2B企业中做得最好的,现在其它如阿里巴巴还在谈如何挣钱时,它早已经在一边点着大把的钞票偷着乐了。由于环球资源和慧聪资讯均具有原来丰富的多种报刊杂志的媒介资源和众多的客户资源,因而其网站反而与原各传统媒介相互相成,互相促进,较快地进入了一种良性的业务循环。其业务的指导思想是基于广告思路,并结合多种媒体进行综合运营。
新浪网的企业广场其实是想基于其新浪的原广告这一主营收入,同时也想走一条多媒体经营的路子,所以其B2B的指导思路是一种基于企业形象展示的广告,但却采用了一种会员的产品机制,几千元的产品定价其实已经限制了其赢利的发展空间。
(QQ:85216370,[email protected],思路整理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