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50 次) 时间:2001-08-03 12:27:22 来源:王宏亮 (乐天) 转载
谁能膨胀我们的财富?眼下,刘淇、徐匡迪求才若渴,都想将天下英才悉数网罗到自己的麾下。他们都向我们发来了招贤帖子。京沪两大营垒,我们何去何从?我们是谁——知识型的投资者、创业者、求职者。
长期以来,京沪两地各自的角色定位是清晰的,北京是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中心,上海是商业、金融、外贸中心,在这方面似乎没有什么争议,两地相安无事。
可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上海与北京展开了对人才的争夺。从两方争相夸耀自己的优势地位,到各自打开一点城门放入几个投奔者,到各自在城头上吆喝招人,张贴出招贤榜,亮出房子、大洋,给人才开出价码。到如今,京沪两地已开始觊觎对方的人才,分别派人潜入对方营垒里干地下工作——猎头、挖角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这是天大的好事。上海、北京的决策人终于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意义了。
刘、徐过招,户口成筹码
对京、沪两地的新移民来说——不管你是知识型投资者、创业者、求职者抑或是民工,户口总是你心中爱恨交织的隐痛。
翻开京、沪两地的报纸,你会发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中国经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只要刊出招聘广告,只要是白领中级雇员以上的职位,十有八九要注明:“只限北京户口”、“须有上海户口”。户口是什么?它仅仅是个城市正式、永久居民的身份证明吗?
不是。它是享有系列福利待遇的凭证。
在当今,您想跻身公务员行列,走仕途,就必须参加公务员招考,而参加招考的资格之一就是要有当地户口;您想应聘事业单位,也得要户口;大中招聘人才型企业往往也要让您亮出本地户口。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招聘高级法官,竟然也要北京户口。
对于北京每年5万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硕士生来说,不能谋求到一个北京户口指标,北京的政府部门、金融、保险、邮政、电信、媒体乃至房地产、广告、信息咨询等行业就向您关上了大门。而北京上千家外企,中层以上职位基本上都排除了持有外地户口的知识分子求职者。如果您有幸挤入以上部门、行业或商务机构,也会缺少一些拥有北京户口的正式在编人员所享有的待遇。
譬如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就基本上与没有北京户口的人无缘。没有北京户口,子女入学,校方将收取大额的“寄读费”、“暂住费”等等。
在北京,没有本地户口,按规定就买不了经济适用房,若是买一般商品房,每平方要高出数百元甚至上千元。这意味着,如果想购置个50平米的小窝,就要比北京人多花5—10万元。没有北京户口,甚至不能买地铁月票,这么一来,每月多花几百元交通费是毫无疑义的。
最新市场调查表明,如今,单是在北京中关村,无当地户口的知识型投资者、创业者和求职者,已超过了10万人。他们栖身在京都,也漂泊在这里,如有更好的机会,他们中的许多人将会毅然南下或是漂洋过海。
北京和上海的户口壁垒给全国各地的投资者、创业者和求职者带来诸多不便,也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中人才必须充分流动的客观要求。
上海人醒悟得要早几年。
这几个因素促使上海人将尘封已久的城门打开了一道缝:一是浦东大开发,二是外商在中国大力圈人挖角,三是上海人决意谋求中国商业、金融、贸易的老大地位,四是知识经济的来临,竞争空前剧烈,人才资源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长期以来,每年都有数十万知识型的投资者、创业者和求职者从四面八方前来叩击北京和上海的大门。幸运者挤进大门,成为北京、上海的新移民。然而,没有户口的诸多不便,仍使新移民深以为憾。
从1990年到小平南巡开始,上海掀起开放浦东大潮,上海的决策人一改对外来人才的傲慢态度,很快制定出大受好评的“蓝印户口”政策(《上海市蓝印户口管理暂行规定》),向外来投资者、创业者和求职者发出明白无误的信号——上海要接纳你了!
蓝印户口把打算前来投奔上海的外来人士分为三类:购房类、投资类和聘用类。上海从可能前来的人才中筛选出了对上海最有用、最有利的三类,对这三类人亮出了上海户口的诱饵。
蓝印户口政策显示出上海人一贯的精明。它告诉投资者、创业者和求职者:来上海安居乐业是有成本、有价格的,上海户口这种稀缺资源不是白送的。
上海对外来者开出了怎样的价格呢?
外来者只要在浦东新区买下建筑面积65平方米的商品住宅,或在浦东陆家嘴地区买下总价达32万元的商品住宅,或在内环线以内买下总价达16万元的商品住宅,或在内环线以外买下总价10万元的商品住宅,符合以上四者之一的,都可以为本人、配偶、本人与配偶的直系亲属申请一个蓝印户口。
大陆外来者在本市投资100万元人民币,外商和港澳台人士在本市投资20万美元,项目竣工投产或开业、营业两年以上,可申请一个上海蓝印户口。大陆范围的外来者可为本人、配偶或子女、三代以内旁系亲属、管理人员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办理一个上海蓝印户口。外商和港澳台人士可以为其直系亲属或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及其聘用人员办一个上海蓝印户口。
外来者只要被本市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聘用,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具有管理能力或工艺技能且为聘用单位所急需的;被一个单位连续聘用3年以上且有工作实绩的;在本市有固定合法住所的,都能申请并获取上海市蓝印户口。
蓝印户口政策有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它对外来投资者、创业者和求职者产生巨大吸引力。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开始往上海聚集。许多雄心勃勃的知识型人才将上海作为自己创业的首选城市。
可惜的是,北京市的决策人当时居然没有意识到上海人已发动了与北京争夺人才的战役。他们仍无视知识型投资者、创业者和求职者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仍固执地认为:人才资源不是北京发展的瓶颈,北京渴求的只是资金和技术。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1996年北京市人事局居然制订出悖离资源最优配置规律、将外来知识移民拒之门外的政策——外地大学生进京求职,每人要交纳10万元“城市增容费”!
此举引起广泛争议。中央国家机关首先发难,他们每年都要从外地引进不少人才,北京市增收“城市增容费”无疑加大了引进人才的成本,所以他们大声抗议,频频施压。大量知识型投资者、创业者和求职者,看到北京如此苛待人才,便毅然改变初衷,投奔大上海。
许多已在北京寻梦多年的人,包括职业经理人、企业管理人员、经销商、专利持有人、商务代表、归国留学生创业者、高新技术研发人员等等,因迟迟不能落户北京,纷纷南下上海,为北京的竞争对手效力去了。
近十年来,随着众多知识型人才涌向上海的热潮,不少本来已驻扎在北京的外企亦将中国总部营销中心、技术研发部门迁往上海,面对数万(现有可能达到数十万人)中青年投资者、创业者、求职者的改换门庭,北京有些慌乱了。
在慌乱中,于1999年6月24日急忙抛出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政策。这套政策显然是个应急之策。它闭口不谈户口问题,只许诺要给来京效力的知识型人才办个“工作寄住证”。有了这个证,“不再办理户口的暂住证,在购房、子女入托、入中小学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待遇”。
《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暂行办法》将人才分作两档:可以引进的和可以拿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
谁能被北京引进呢?
45周岁以下且身体健康者,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或是在国内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谁能让北京发给“工作寄住证”呢?
35周岁以下且身体健康者,具有学士学位且成绩突出者;或是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业务骨干;或是在国外获得学士学位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留学人员。北京当家人又想引进人才,又舍不得给人才北京户口。但不管怎么说,能意识到人才的价值,毕竟是个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