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1 次) 时间:2001-08-02 11:46:37 来源:喝彩 (小玖宝) 原创-IT
题记:
“旅行家”与“创业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崇尚创新,挑战风险,在价值实践的前途中寻求“未知“,使原本毫不相干的两种人具有了相同的气质。如果“旅行家”的“日记“可以被视为一本科教书,因它涉及到地理、历史、人文、生命等诸多科学内容;那么“创业者”的“日记”则是一本集合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乃至心理学的“心得笔记”。
照片文字:
1.对大陆市场潜在价值的准确判断是精实成功的关键,也是张瑞麟初次创业中最为满意的一笔。
2.赛博数码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力的“整合“。
3.轻装旅行是张瑞麟向往已久的“梦想”。
0
在张瑞麟的世界里,0始终代表着起点,而绝非一无所有。
张瑞麟的创业“旅程”是从大学时开始的。
学生时代的张瑞麟有些腼腆,不大爱讲话,时而语出惊人却让同学惊异于他的睿智和过人的创造力。学校竞选“学生会主席”,大家一致推选了他。一场精彩的竞选演讲赢得了全校的掌声,就这样张瑞麟竞选成功。按照学生会以往的惯例,每学期同学自愿上缴的“会费“用于学生会的活动经费。由于当时学生大多没钱,活动始终难以开展。新上任的张瑞麟专业学习经营管理,坚实的理论基础给了他足够的信心,一场以”创业“为核心的”校园改革“开始了。
善于思考是张瑞麟最大的特长, “机制不合理是学生会问题的关键,只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才能解决经费问题,而当时我所能看到的资源就是我们自己”。小小的一个学生会在张瑞麟的眼里就如同一个 “白手起家”的小公司。张瑞麟说自己是乡下长大的孩子,自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秉性,张瑞麟决心一改学生会以往的“伸手要钱“变为“动手造钱”。
当时台湾刚刚出现帮助客户从事直效行销的广告公司,需要大量派发员。新市场的出现,让张瑞麟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他用自己省下的零用钱,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盒名片。“学生是最好的派发员,成本低、效率高,由学生会协助组织管理,可减少贵公司的管理成本”直指要点的几句话有理有据,张瑞麟的“创业计划”深深吸引了广告公司的主管,他的名片被夹入“重要供应商”的名片册。几天后,张瑞麟接到了第一笔单子,价值竟然高达500百万台币,这样的战果连张瑞麟自己都感到意外。培训、布点、监督、结案一系列的组织管理工作由张瑞麟一手完成,他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学生会”上。出色的工作得到了广告公司的信任和认可,张瑞麟的名字也在台北的广告公司里迅速传开,客户委托接连不断,其中原因只有一个,是张瑞麟最先在台北开发出了新的“行销资源”—学生派样。
学生会彻底解决了经费问题,从此活动办的有声有色,直至毕业张瑞麟一直被评为历届“学生会主席”中最为优秀的一个。服务过的广告公司纷纷聘请他去工作,然而“校园创业“的成功却让张瑞麟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策—–创立自己的公司。
“当你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你能通过合适的方法使它得以实现,这个过程无异于你创造一个新的生命。尽管创业的艰辛至今让我刻骨铭心,但她的魅力始终吸引着我”张瑞麟谈及创业时充满深情。
1
从“0到1“这个看上去如此简单的变化,却是创业者经过无数次痛苦历练的结果。对于张瑞麟来说,1的意义不仅仅是“量“的累加,而一次是”质“的腾跃。
1986年,张瑞麟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公共关系研究所完成学业,于1988年在台湾创办“精实行销顾问公司”,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创业。
由三个成员组成的“小“精实在台湾的一所公寓里诞生,其中一名成员则是张瑞麟的夫人。“创业并不象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充满传奇色彩,没有足够的资金,你能做的首先是节约成本。”张瑞麟对创业之初的情形记忆犹新。精实最早的业务是帮助客户做“直效行销”,在马路上“派样”成了三个创业成员的主要工作。为了节约成本,张瑞麟总是自己开货车拉“样品”,自己的家则被改造成用来存货的仓库。原始资本的积累过程就是这样的平凡而寂寞,正犹如旅行家在抵达目的地前的那段枯燥而乏味的行程。前方的景色或山清水秀或奇峰异石,而眼前的路只有坚忍地走下去。
如今的精实已发展成为专业提供整合行销服务的国际化集团公司,仅在大中国地区就成立了33个分公司和办事处,分布地区从南至北,最远到达新疆乌鲁木齐,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行销服务公司。打开精实的主页,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精实网络分布图》,一颗颗闪烁着的红色光点密密麻麻的分布在世界地图上,光点之间的连线标示着张瑞麟的“创业之旅”,而这次“旅行”是张瑞麟用了整整12年的时间完成的。与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张瑞麟的创业过程中充满了“故事”和感受,然而当他总结这段经历时只用了四个字:创新、坚持。
“市场调查”、“直效行销”在今天已成为人们所熟知并广为应用的营销手段。但在1988年的台湾,它们还是“新事物”,能够提供此类服务的公司更是少之又少。张瑞麟第一个发现了这个没有被人欣赏的“自然景观”,为精实的发展找到了最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精实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壮大,而“美丽的风景”也吸引了大量的“旅行者”蜂拥而至。追随者的脚步越来越近,张瑞麟认为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服务产品的创新。随即,张瑞麟促销服务、公关活动以及营销策略咨询等项目迅速引进精实,并其整合为。精实成为当时唯一提供全面“整合行销服务”的公司。
1993年成为张瑞麟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他将“创业旅程”的方向指向中国大陆。今天张瑞麟可以欣慰地评价当初的决定:“当年如果精实没有走到中国来,精实就没有今天的成功,我自信精实的未来依然在中国”。精实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在当时他却为这个决定承载了巨大的压力。
1993年精实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张瑞麟聘请了一位职业经理人负责大陆公司的经营。虽然每个月张瑞麟都从台湾飞到大陆“视察”,但仍然无法体会大陆市场的脉动,影响了决策的准确性,公司严重亏损。这一事实让张瑞麟的很多“合作伙伴”对于开发大陆市场的决策产生怀疑,原本已建立的5个分公司逐渐萎缩,只剩下了1个。如果将最后1个也关闭掉,那么将意味着精实对“新市场”的开发彻底失败。
“如果你认定你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坚持就是最重要的。”为了维护其他股东的利益,张瑞麟决定将公司重新改组,亲自到大陆坐阵,把台湾公司交给自己的副手打理,独自踏上了在大陆的“创业之旅”。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张瑞麟决定将台湾变成一个“产品生产基地”,吸收国外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并“改装”成适用于大陆市场的“服务产品”;大陆则作为精实主要的“销售市场“。公司内部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了精实的优势,张瑞麟领导的大陆公司得到全面发展。直至今天,”中国精实“的收益远远超过”台湾精实“,最高达四十倍之多。目前精实在大陆的33个省市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和办事处,广阔的市场空间使精实的”规模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张瑞麟又一次成了行业的领航人,第一段“旅程“完满的抵达目的地。
对于这段“旅行”,张瑞麟自己也感到满意,“精实的服务可以涉及很多行业。因此我每天都在接受新的挑战,它要求我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创新,这让我觉得很快乐、很兴奋。”精实有如此的成功是张瑞麟在创业之初所没有想到的,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精实不仅完成了他的“创业梦想”,又为他打开了另一个全新的“机会窗口”。1999年,张瑞麟再次创办了“赛博数码广场”
[1,+∞)
由0到1,旅程没有就此结束。这位脚步不息的创业者又开始了新的旅行,张瑞麟要让“1”得以继续延伸。身为赛博数码广场的“创业天使”,张瑞麟说,如今他的任务是要创造一个最“完美的集合”。
必然的巧合
1998年,精实协助经营电脑卖场的“百脑汇 “做旗舰店的筹备工作。从市场调查、招商宣传、开业活动设计,整整花了张瑞麟6个月的时间。对于这个利润并不丰厚的CASE,张瑞麟却十分关注,所有的相关工作都是他”亲自操刀“。“中国IT产业的正迅速崛起,我能看到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品市场正在快速形成,电脑卖场的前景十分光明,让我不得不去关注它。”遗憾的是,诸多主观、客观上的因素导致精实向“百脑汇”提供的很多建设性意见均未被采纳。而张瑞麟却把这些被CANCLE的“提案”保留了下来,他坚信总有一天这些提案的价值会体现出来。几个月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些“提案”终于得到实施,使用者不再是“精实“的客户,而是张瑞麟自己。
1999年6月,上海电脑卖场的行业内由于各种原因释放出很多专业的管理人才,原”百脑汇“中国区经理骆雄华就是其中一个。在与精实的合作中,睿智的张瑞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离开“百脑汇”后,他第一个想找的就是张瑞麟。几次谈话后,张瑞麟断然出决定:他愿意投资,创办一个全新的营销型4C连锁卖场。
张瑞麟说,当时基于两方面的原因让他毅然作出决定:“企业的成功在于人才,当时从其他电脑卖场中流失的人才很多,但他们却是一批经验丰富而且职业素质很高的专业性人才。如果他们因此而分散转到其他行业上,那么对整个电脑卖场行业都将是很大的损失。这个“团队”的默契也将是企业成功的基础;其次,当时我们所看到电脑卖场,因为经营者缺少“ 国际观”,在经营方面存在很多可完善的地方,对于我来说,这种情况是一个最理想的“机会窗口”。”
偶然的巧合,在经过理性分析之后,让张瑞麟作出了“必然”的决定。经过6个月的紧张筹备,上海赛博数码广场旗舰店(淮海店)于2000年12月25日成功开张。
角色的转变
18个月的时间,赛博数码广场在全国开设了8家连锁店,成为大陆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经营4C产品的连锁型卖场。张瑞麟对这个成绩表示满意,然而与精实不同,此时他所“肯定”的不是自己,而是赛博的管理团队。因为对于赛博来说,他不再是亲自上阵的“创业者”,而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天使”。
作为赛博的投资人,每当有人问及“赛博的真正价值将体现在哪?赛博的目标是否就是3年内在全国开设50家大型连锁卖场?”张瑞麟总是强调:“赛博最终的价值将体现在消费者对它的认同。而赛博的目标则是,是否能实现当初对消费者的承诺,为他们提供最好的产品,最好的价格,最优质的服务。投资人要求得到投资回报并没有错,然而如果因为眼前利益,就改变已设定的目标,其结果将得不偿失。“张瑞麟很理性看待赛博的发展前景,他认为,精实和赛博不一样,精实是在市场上完全空白的前提下产生的,没有竞争对手,或者说竞争对手比较弱。在当时只要努力,就能做大。但赛博不一样,这个行业在中国大陆已经存在了几年的时间,也存在一些不错的卖场,所以做赛博比做精实的挑战度要高。作为”创业天使“他有责任和赛博的”创业团队“一起接 受挑战。
事实上,赛博自成立以来,尽管每周几乎都会有风险投资公司向赛博表达投资意愿,但赛博从未接受。张瑞麟对此有自己的见解,每个公司都希望有更多的资金以求更大的发展,但是如果大家的目标不一致,资金的介入只会破坏公司的稳定性。目前,赛博的资金来源于“创业基金“,它是由几个志向相同的职业经理人共同筹集的。所有的投资人对于赛博均达成共识:赛博潜在价值的体现需要时间,更需要脚踏实地逐步开拓的过程。虽然3年内在全国开设50家店,是通过严格的财务计算而得出的可行性结果,然而人才培育、企业文化的建立、系统的管理建设都是需要时间的。大多数风险投资公司要求在短期内得到回报,无形的资本压力会给赛博年轻的管理团队以非良性的影响。目前,赛博更欢迎的是策略型合作伙伴。至于未来,赛博将不仅仅是只有少数人投资的公司,而是成为由公众投资,受广大股东共同监督的企业。
很多通过精实认识张瑞麟的人,都对他有一个共同的印象:有闯劲、想法多、勤劳肯干、凡事喜欢亲力亲为。今天,身为投资人的张瑞麟则显得更加谨慎和低调。他多次拒绝媒体采访,而希望赛博的管理团队能有更多的机会和社会沟通。张瑞麟认为,为了对其他股东负责,他将认真履行对赛博的监控职责,而对赛博的经营管理团队,他更愿意做一名合格的顾问。
完美的集合
目前赛博所拥有的8家连锁店均以“转租”的模式经营,然而在2000年一些以直营为模式的电脑卖场出现在行业中,“新现象“的出现让很多人怀疑:转租的模式是否已经过时了?
张瑞麟认为,企业的组织模式是由市场决定的。目前大陆的商业大环境和IT本身的小环境是否已经成熟到适合“直营“,这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就他个人的观察,在未来的3~5年内,“转租”应是规避风险、稳步发展的最好方法。IT市场风雨变幻,每天都有新的情况发生,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库存成本”转为“沉没成本”的概率是非常大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决策者必须理性对待。另外,租户的价值对于赛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赛博希望能与这些曾经一起塑造“赛博品牌”的租户共同成长,不远的将来,他们甚至可以加入赛博成为我们的股东,那将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集合。
对经营模式的选择,张瑞麟始终坚持自己的决定。此时,他更为关注的却是赛博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树立全新的行业标准。只有这样,赛博才能在同业中保持领先的地位,同时新的行业标准的建立还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他的建议得到了管理者的广泛认同,决策迅速得以贯彻。2000年6月,赛博率先申请ISO认证,成为中国电脑卖场第一家通过ISO9001认证的公司;2000年10月,第一批赛博员工赴海外培训,将国外先进的营销理念及营销工具引入中国市场;2001年3月赛博第一个推出以“四季海棠”全方位服务体系。一个全新的标准即将出台。
人才的吸引
张瑞麟对赛博目前的管理团队十分满意,其中原百脑汇中国区经理、现赛博数码广场高级顾问骆雄华先生和赛博数码广场执行长朱家义先生的加入,被张瑞麟视为“一件十分幸运的事”。
张瑞麟坦城地说,“虽然我对这个行业一直有所期待,但如果99年不是骆雄华先生来找我,可能就不会有赛博的诞生。对于这个行业,骆雄华先生具有相当多的经验,赛博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他功不可没。在赛博发展的历史里,永远都会有骆雄华先生的这一笔。我认为他是赛博最称职的顾问,我相信有他在,赛博可以更健康更快速的成长。”
赛博数码广场执行长朱家义与张瑞麟一样,同是营销出身,然而以往的工作经历,使张瑞麟认定朱家义比自己更具有“国际观”。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默契和配合是最难能可贵的,企业的稳定与此有很大的关系。他相信朱家义可以把赛博经营好,带领整个团队实现赛博的终极目标。
赛博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才,这是张瑞麟一直强调的。但赛博的发展速度,仍然要求人才的不断补充。张瑞麟说,他期待着更多的人才加入赛博,对于人才的投资都是值得的。
“创业者”也罢,“创业天使”也罢,张瑞麟始终认为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然而十几年来,他却一直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他需要对太多的员工负责,需要对太多的投资者负责。这段旅程他走得实在太辛苦。他说退休以后,他希望成立一个非赢利性的旅游机构,做一个真正的“旅行家”,轻装旅行是他向往已久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