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5 次) 时间:2001-08-01 11:01:41 来源:王宏亮 (乐天) 原创-IT
自上个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银河证券在证券承销、资产管理等方面签署合作协议后,国内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投行业务上已经迈出了谨慎的、试探性的一步。但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还没有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在股票承销中真正作为主承销商出现,尽管四家公司前前后后都获得了特别股票主承销资格。
远在去年底为酒泉钢铁(集团)实施债转股方案之时,信达已经担当了该公司下属企业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副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这在当时是资产管理公司承揽股票上市承销业务的首起案例。不过,了解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该案例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承销,“信达往好听里说是副承销商,其实只是挂了个名而已。”
自那以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认认真真动起了证券承销的脑筋。华融公司投行部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华融运作的项目里,有不少业务、资产、技术、产品都不错的债转股企业,经过资产重组,分拆、变更后,其中一些会有可观的增长潜力,“从中找出十几家重组上市,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据负责人介绍,华融公司今年上半年共对54项股权资产安排了重组计划,涉及资产金额36.2亿元。其中已经实施的重组项目7个,正在组织实施和计划安排的47个。例如,借着对东海股份、双鹿、农商社、达凯公司、郴州八达玻璃股份公司、唐山水泥机械厂等的重组,完全可以展开上市承销和资产证券化业务。“上半年我们已经争取到承销业务意向项目近20个,目前已经在担任中石化A股发行的分销商。” 他说。
相对于在投行业久经沙场的券商来说,资产管理公司的优势在于资金充裕,与国企、银行的人脉关系也比券商来得亲近。缺点则是人才优势不足,缺乏特别的激励机制。“作为国有独资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大多有着双重目标:既要完成政策性业务,又要开拓市场,这二者显然有些冲突。也就因此,资产管理公司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国有企业的通病,比如产权不清,比如重精神激励而轻视物质刺激等等,除非进行改制,否则其发展前景很难乐观。从眼下来看,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有两种,一种是继续做一个不良资产的处置机构,另一种就是往金融控股集团这块走,比如控股一家证券公司,通过它来扩展投行业务。显而易见,后者是比较好的发展方向。”这位负责人分析说。
事实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目前都在投行业务上投下了不小的筹码,决心与券商一比高下。例如,在5月份召开的高新技术产业周上,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汪兴益就表示要在资产置换、资产重组、资产证券化、收购兼并、包装上市等投行业务上有所动作,“从被动地作讨债公司,变为积极地搞投资银行业务”。他还说:“目前的100多家证券公司水平都不怎么高,资产管理公司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据记者了解,已有不少业内人士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视为了未来中国新型投资银行的雏形和主体。华夏证券公司副总裁林义相博士表示,资产管理公司在业务开展中,有足够的时间去熟悉和了解技术问题。“如果这些公司在三年、五年里熟悉了资本市场,就会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投资银行家。”
要做到这一点,无疑得有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比如《投资银行法》、《资产管理公司特别法》、《信托法》,可这些法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设立起来的。再有就是修改《担保法》、《公司法》和《民法》中的相关内容,这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