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中有个梦(旧文收藏) - IT是手中的笔 - 北京的雨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1 次) 时间:2001-07-31 00:09:46 来源:北京的雨 (北京的雨) 收藏

玩出来的网站

1997年底,张睿的小熊在线成立。那时候国内个人网站刚刚出现,只是一批电脑发烧友在玩,张睿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睿作网站主要是出于个人的爱好。当然,还有一个看上去更拿得出手的想法是丰富Internet上的中文内容,张睿说那时他确是这么想的。眼看着中国人上网所能看的内容几乎99%都在英文站点上,当时有媒体说这是另外一种文化的侵略。
在经过半年的努力之后,小熊在线的访问量从最初的几个人上升到每日的几百人。在网易的个人主页空间可以申请时,张睿将整个网站搬家到网易上,并开始了定期的更新,最初是每周一次,后来逐步发展到每天一次。到了1998年的暑期,小熊在线的访问量已经达到了每天2000多人次,在网易个人网站排行榜中处于7~8名的位置。
后来相继有一些朋友开始加入小熊在线,也有一些固定的读者前来捧场,如四川的TT、北京的ZYO,他们是真正的发烧友、高手。他们不断提出中肯的建议,甚至会督促张睿及时更新,不要贪觉犯懒。这些铁杆的支持者们给张睿继续做下去的勇气。

《计算机世界》的——熊眼观市

玩儿DIY的发烧友无论是高烧还是低烧,很少有人不知道《计算机世界》市场版里那个“熊眼观市”的栏目。而执笔者,就是张睿。如今是流星雨广告公司总经理的韩云是当时市场版的编辑,他向当时也是那个报社编辑的张睿建议,让“小熊在线”为市场版度身定作出一个服务普通消费者栏目。于是,“熊眼观市”推出了。不但成为了中关村千变万化的市场晴雨表,也成为了《计算机世界》的“招牌菜”之一。
张睿从韩云那里拿到了靠“小熊在线”挣来的第一笔稿费收入。张睿说:这笔稿费起码可以支付上网费了。
一旦跟着计算机世界这样的“正规军”玩儿,就不能再有些不上当次的个人化东西。文化流氓的语气、幸灾乐祸的言辞以及零碎的口头语尽管都是电脑高手们相互切磋时常用的,但到了韩云那里,统统都被删了去。“熊眼观市”的文风开始象正规化发展,而此时张睿的网站也是如此。从1998年暑期到1999年暑期,网站在默默无闻中壮大起来,其更新的内容也逐渐从每天几百字增长到每天数千字,访问量首次超过每天6000人次。

熊的眼睛

1999年,全世界的INTERNET的革命者的理想都在那个火一样的夏日里,被炙热的阳光所点燃。仿佛每一个人都看到了互联网的未来。张睿也不例外。小熊在线也注册了国际域名 http://www.beareyes.net和www.beareyes.com——熊的眼睛。
这时候的国内网站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新浪、SOHU纷纷迅速崛起,门户网站成为了当时最时髦的话题。而bear eyes定位在硬件咨询方面,在这个无边的网络大海中显得非常狭小。Beareyes的初创者们也很惧怕那些率先拿到上千万美元的巨型.COM公司,争论了很久该如何面对未来的风险,是硬顶还是投降。不过很快他们发现,所有的大网站都在搞着”圈地”运动,“只要有就行”是唯一的原则。没有一家会使用巨额资金单独对硬件这个领域实行重点突破。张睿和他的伙伴们决定继续坚持下去,集中力量作精品、作原创,在硬件这个领域上,张睿要做最好的。beareyes还有机会。
张睿说,做网站如同作人一样,只有实实在在才能最后获得成功,Beareyes一定要坚持下去。
9月,有人逼着张睿要在beareyes上做广告,这使张睿决定成立公司。于是,Beareyes有了自己第一个网络广告――华旗和七喜,张睿终于可以给自己开工资了。
11月,bear eyes讨论板开通,平均在线200人左右,服务器上升到2台,日访问量10000人次。12月,日访问量16666人次,并召开了首次全国版主大会,来自全国10个城市的板主齐聚北京,大家统一了艰苦努力和进行持久战的观点。在这样信念的支撑下,张睿和他的beareyes渡过了20世纪的最后的新年。

被钱砸着了

2000年的到来对于bear eyes来说已经是第三年了。每个人都在”超频”运转着。一边埋头工作同时,偶尔也看看外边的风光。网站的上市成为了时尚,TOM和myrice成了新的明星。这时候,张睿看到《北京青年报》上报道了有国外财团拎着四个亿的“美国银子”来到了中关村,满处求着各网站答应他们的“布施”,象白给一样,或者说就是白给。后来张睿发现,他们真的来了。而且找到了自己头上。
与各家风险投资商开始接触时,beareyes的广告收入已经可以填补日常开支的大半。那时普遍的认识是ICP只能存活一两家,而专业的、垂直的模式是最有前途的。张睿发现自己不小心做了一个标准的垂直网站,bear eyes的模式和当时的潮流刚刚吻合。于是,平均每周大约有两家投资公司来和张睿谈合作、谈收购。bear eyes接待着一次又一次的询问和调查。那些投资商们看上去有些着急,手中的美圆对于他们就好象是烫手的山芋,忙不迭的要送出去。这似乎是那时众多网站最幸福的抱怨。bear eyes的估价也从100万直升至上千万,张睿第一次感觉到那斯达克的威力。
张睿没有给那些巴巴的赶到他这间17M2的破屋子里来“送钱”的投资家们拿出一页的商业计划书,反而向他们提出了三点“送钱”条件:一是要以我为主,二是不能控股、三是要资金必须先到位。这三点在现在看起来简直就象在开玩笑,甚至会招致“你以为你是谁”的质疑。即使在那个时候,也使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望而却步。张睿说:“总会有谈得来的”。这是那时正处于卖方市场的大小网站CEO们的普遍心态。
与此同时,bear eyes的第一本书——《电脑DIY一点通》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月销量超过1万册。对于张睿和bear eyes,春天,似乎真的到了。
3月中旬,bear eyes与后来的投资商香港Edgemont公司开始了第一次接触。这是一次在长安大戏院附近的一个咖啡厅里的见面。张睿是来谈关于向Edgemont公司的网站提供一些技术支持的。Edgemont总裁随便说起他们要收购一些网站,就让张睿当时报了个数,随后大家一拍两散。没几天,Edgemont的一个市场部的小伙子突然不请自来,说是过来做投资协议的技术沟通。这着实让张睿吃了一惊。很自然的联想起是不是骗子到了,因为那时侯Edgemont公司刚来北京,就几个人,还住在饭店里。张睿看看自己全部的家当:一间房子几台旧机器和加上他这个总经理才三个人的公司。。。。。他觉得自己实在是没什么可骗的。既然没什么希望那也没什么可怕的,张睿就这么有一搭无一搭的谈着。而让张睿更想不到的是在3月底的一天,也就是在第一次接触的两个星期后,Edgemont的老总再次出现,不同的是这次他带来了投资合同。不到两个小时,就在张睿的小屋里签署了协议。几天以后,Edgemont的第一笔投资就打在了bear eyes的帐户上。至此,bear eyes从游击队走向了正规军。
张睿说回想起次融资过程简直是难以置信。后来他听说大家差不多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那时就是这样,有什么奇怪呢。不过,他还是认为其实那个时候的风险投资是非常聪明的,Edgemont公司其实在接触前后做了大量的调查,与很多同类型网站做过分析比较。他们甚至连保安都问过。他们看重内容,看重你已经做了什么,进而才推断你将能作些什么。靠骗套钱的机会实在太小了。张睿后来才知道,很巧的是Edgemont的有些技术人员竟是bear eyes的铁杆用户。他们最清楚bear eyes价值所在。